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筛查的观察

2015-05-08 08:04姜明杰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4期
关键词:耐量糖化空腹

姜明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糖尿病是一类临床上常多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其检测方法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随着近些年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质量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再加上人口趋于老龄化,导致糖尿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时无典型症状,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并介入人为治疗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糖耐量实验可以在糖尿病初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若此时能够对病人进行有效干预,则能够显著改善病情并使之延迟起病[1]。空腹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但是葡萄糖耐量试验操作繁琐,效率低,在临床上使用有明显缺陷,而单纯利用空腹血糖法诊断糖尿病虽然简便,但是准确率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该院结合实际病例对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筛选糖尿病的结果进行观察,目的是探讨糖尿病诊断的更好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80例糖尿病高危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入院后在未服用降糖药、无饮食控制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参与研究的患者仅患有糖尿病一种内分泌疾病,不受其他非相关因素干扰。将参与检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观察组共190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87例;年龄分布为50~84岁,平均年龄为(55.6±1.9)岁。对照组中男性100例,女性90例;年龄分布为49~83岁,平均年龄为(56.8±3.0)岁。经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参与对比研究。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空腹血糖检测法,受试患者需要在检测前10~12 h禁食,采集2 mL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葡萄糖已糖激酶法检测[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抽取2 mL静脉血并采取抗凝处理,待血液分层后利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分离血细胞层并进行检测。两组患者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致,所有试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效期内以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统计上述试验结果之后,对所有受试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葡萄糖己糖激酶法确定阳性患者[3]。

1.3 判定标准

阴性标准:空腹血糖低于5.6 mmol/L,在葡萄糖耐量检验中,服用葡萄糖2 h后血糖不超过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超过6.0%。弱阳性:在葡萄糖耐量检验中,服用葡萄糖2 h后患者血糖为7.8~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范围为6.0%~6.5%。阴性及弱阳性不可确诊为糖尿病。阳性: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葡萄糖耐量检验中,服用葡萄糖2 h后血糖超过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过6.5%。阳性可确诊为糖尿病。

1.4 统计方法

该文所涉及的关于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8.0统计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病人中有4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21.57%;而该组病人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阳性为28例,准确率为68.29%。观察组病人中检测出42例为阳性,阳性率为22.11%;该组病人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阳性为41例,准确率为97.62%。两组受试病人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9,P>0.05),可以用来比较对照,参与检测的两组患者在诊断准确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3,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受试者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个重要的临床和社会健康问题,据估计最高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还未被发现确诊,原因是糖尿病的起病时间较长,其中2型糖尿病的起病时间有9年甚至10年以上,所以对于糖尿病早起的筛查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4]。从病理上来说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可能有多重原因导致,主要症状是慢性高血糖,同时常伴有由胰岛素含量低或结构异常导致的脂肪、蛋白质及糖代谢紊乱。如果患者长时间未确诊,导致病情加重,体内代谢紊乱未受到有效干预,则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产生并发症,肾功能减弱,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失明、尿毒症、心肌梗死等后果[5],对病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在不断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在逐渐增多且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遗憾的是,临床上仍未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或特效药,因此在糖尿病的起病期间及早诊断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抑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极大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糖尿病的检查需要测量血糖,血糖检测普遍采取空腹血糖的的方法,空腹血糖对操作要求低,花费较少且十分快捷,但是对于血糖的检查不够精确,没有普遍意义,容易产生漏诊[6],因为患者空腹血糖正常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糖尿病。胰岛B细胞的结构受损和功能缺失是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会造成患者早期时相消失,血糖水平随进食而提高。进食后血糖水平决定了糖化血红蛋白的多少,因为饭后血糖浓度较高,血液中的葡萄糖在非酶介导下可以与氨基酸结合产生糖化蛋白,从而产生糖化血红蛋白。若果检测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即表明患者血糖水平超出正常。由此可见空腹血糖和进食后血糖检测对于患者的血糖高低都只能片面反馈,同时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患者自身情况、糖代谢及患者用餐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显示患者血糖的真实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葡萄糖在非酶介导下,经红细胞膜与血红蛋白-链颉氨酸反应产生糖化血红蛋白,合成速度随血糖浓度升高而加快。糖化血红蛋白一经合成便无法分解,其浓度受到红细胞持续时间及血糖的平均浓度有关,与血浆的葡萄糖浓度无关,也不受剧烈运动或进食的影响,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显示之前40~55 d的平均血糖浓度,由此可以反映血糖的实际水平不易受无关因素干扰可[7]。糖化血红蛋白在此基础上与空腹血糖检测法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提高诊断率,降低了漏诊率的效果,对糖尿病患者的及早发现干预有重要意义。此方法在使用时需要避免无关因素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水平,例如血糖浓度的急性异常改变等有可能使糖化血红蛋白出现假性改变,对检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该文所讨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采用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患者血糖水平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仅用空腹血糖法检测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使用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经过临床观察,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法相对于传统仅检测空腹血糖准确性、特异性及灵敏性较高,相比于葡萄糖耐量试验操作要求低,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确诊有助于患者尽快进行干预和治疗,尽快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俞春芳,葛军,李静怡,等.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用于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5):390-392.

[2]黎微微.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意义[J].中国疗养医学,2014(2):148-149.

[3]李小琳,秦雄,梁晓刚,等.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在诊断前驱糖尿病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3,34(11):1739-1741.

[4]徐庆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412-2414.

[5]王东霞,张卫群,张菁菁,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86-87.

[6]郭莉,郭慧淑,刘越坚,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920-921.

[7]朱红霞,李英,王敏哲,等.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13):1956-1958.

猜你喜欢
耐量糖化空腹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血为何要空腹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提取纯化研究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知晓率调查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