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视域下的中东铁路北线影像文本研究

2015-05-09 10:16崔昊刘国滨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崔昊 刘国滨

本文属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齐齐哈尔大学嫩江流域文化研究所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摄影史视域下的中东铁路北线影像资料挖掘整理研究初探》,项目编号:201410221041。

摘  要:从1898年开始,沙俄利用《中俄密约》以侵略中国为目的在中国东北地区建造中东铁路,一时间各个地区的各种不同的人汇聚到铁路施工现场,他们中有既有下层的劳工,又有官员,当然少不了对侵占中国领土建设铁路的反抗者,通过对《中东铁路大画册》中他们身影的记载,来还原他们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中东铁路;人文影像;摄影史

作者简介:

崔昊,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刘国滨,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2012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1

一、中东铁路建设沿线中的劳动者

㈠外国技术工作者

在中东铁路建设中,沙俄从国外招来了很多技术人员。最有代表的一幅照片是砌筑拱顶的意大利工人[1],这是在兴安岭隧道作业时拍摄的。照片中一共13人,坐在隧道施工架上的5个技术工人,姿态各异,工作服很脏,但脸上没有中国劳工的那种沧桑,有的甚至在笑。站在施工架下面的8个人,前排七个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右边第二个人手提着油灯,站在中间的人官员打扮,很显然是来视察工程的。照片拍摄中可能用到闪光灯,站在后排只露出一个头的人不是很清楚,但从其头裹着包巾,显然是中国人,可能是小工。这些技术工作者虽然穿着看上去很脏很破,但表情种却没有那种痛苦疲惫。很明显这些人要比中国劳工的生活好很多。

㈡中国劳工

中东铁路筑路工作人员多达17万之多,下层劳动者主要来自河北、山东的农民,他们劳动繁重,工资微薄,施工地及生活条件恶劣,疾病流行,死亡人数无法统计。《7个中国人的午饭》[2],显然带有人文摄影的意味。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衣着干净整洁,精神抖擞,有两个在划拳,其面对摄影师的镜头都毫紧张。他们有可能是中东铁路官员的保镖。是中东铁路的修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可能是他们的命运比较好,生活因中东铁路的建设而变好。但这只是少数的人,大多数的中国劳工还是食不果腹,生活条件恶劣,甚至中东铁路的建设让他们连命都丢掉了。

二、中东铁路建设影像中的统治者

㈠铁路建设官员

在中东铁路建设之初,维特是一个关键人物,中东铁路的走向,就出自他手。沙皇因采用他的方案,他因而得到重用,被任命为俄国财政部部长。这里要介绍的这张照片是1902年9月维特在管理局副主席格尔别同志的陪同下,视察铁路及外阿穆尔地区边警独立师团时,摄影师拍摄的一张标准照[3]。照片的风格很符合当时的人像摄影手法,照片中的维特统一的沙俄式的胡须,精神饱满,完全看不出一个侵略者应有的样子,但就是这个人把铁路开到了中国的领土上,是中东铁路建成后的实际统治者,也是沙俄的交通大臣。铁路建成后,随之而来的是铁路附属地权,开设工厂、商店,建设公园、医院,单方面设立警察权等,一系列的侵略行为在维特的头脑中慢慢实现。这就是沙俄侵略者的真面目,沙俄在中国地区的代表——维特。

㈡中东铁路护路队

为了保护铁路沿线的工程建设以及日后的长期侵略,沙俄派驻了由俄军组成了护路队。《护路队》[4]中,共14人,10个俄国正规军,4个中国人,一马,两狗。端坐在中间,身穿皮大衣的队长,在照片中很明显就能认出他,严肃的表情充满杀机,而混编在其中的中国人也是同样的表情,他们可能是附近的土匪。这就是赤裸裸的入侵,而照片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切。

㈢反抗者

1900年的义和团运中,义和团冲进建设中的中东铁路,驱赶俄国人,拆毁铁路,焚烧教堂,车站。但最终因清政府的妥协,义和团被镇压下去。但在铁路建设中,为了能在铁路建设中分得一杯羹,在照片中被称为红胡子的土匪,为了生存,与中东铁路护路队展开征战。《红胡子》[5]中,俄国士兵手持枪,站在11个被俘虏的红胡子身边,这些中国的土匪,从老到幼,穿着比一般的底层劳工要好,《被砍头的红胡子》[6]中红胡子被砍头,抛在大街上,一群中国人围观,这就是他们被捕的下场。有的人低头面部表情僵硬,有的人表情茫然,然而有的人抬头表情坚毅视死如归。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及周围附属地权的确立,红胡子越来越少,俄国正规军队越来越多,中国的领土主权却丧失殆尽。在照片中的反抗者,不管以什么形式,都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政府。

三、与中东铁路中的其他人员

㈠俄侨

随着铁路的建设,俄侨涌入。他们多是家属,铁路工人,商人等。《俄国学生毕业照》[7]是1902年3月拍摄,共28个人,25个学生和3个成年人,这些孩子可能是铁路建设工人或官员的孩子,他们形成了二代俄侨。

㈡中国贵族

中东铁路的建设似乎没影响中国贵族们的生活,反而使其生活变得更洋气滋润。这些贵族们也享受着沙俄入侵带来的果实。《满族贵妇》[8]在1901年的哈尔滨香坊公园拍摄,一群中国女人,穿着华丽的满族服饰,坐在连椅上,身后跟着仆人。他们在参加活动,为俄国红十字会捐款。这些贵族大多是官太太,参加活动打着洋伞,有仆人服侍,与在铁路上丢掉性命的中国劳工有着天大的区别。

中东铁路的建设,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让其超越其他地方迅速崛起,但是也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

注释:

[1]黑龙江省博物馆,庞学臣.中东铁路大画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60.

[2]同上.72.

[3] 同上.151.

[4] 同上.4.

[5] 同上.140.

[6] 同上.160.

[7] 同上.73.

[8] 同上.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