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护生全程渗透式关怀品质培养

2015-05-10 14:17王冬华袁爱华
护理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能力

王冬华,袁爱华,周 静,刘 玮

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护生关怀品质直接影响其日后的护理照护质量,护理关怀品质是可以被教育的[1],护理关怀品质除了自然关怀、伦理关怀意识,还包括专业的关怀能力。护理关怀品质的教育不仅仅是护理专业教师的核心任务,也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点范畴。目前护生关怀品质或能力教育研究多从单个课程开发或教学方法环节进行改革。渗透式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生发出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感染和陶冶中得到优化[2]。本研究自2010年开始尝试实施全程渗透式关怀教育教学,旨在全面提升我院本科护生护理关怀能力及综合素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民办本科护理学院2010级护生作为研究总体,随机选择1班、2班作为观察对象,排除经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统一排查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者,护生均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并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纳入观察对象共289人,男生12人,女生277人。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采用全程渗透式关怀教育教学模式。全程渗透式关怀教育教学模式指从护生入学到毕业均实施以护生为主体的关怀渗透教育,本研究的观察期为入学至护生临床实习前。全程渗透式关怀教育不仅指教师学科课程的全程渗透,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同学及家庭等其他成员对护生全面关怀支持的隐性渗透。

1.2.1.1 关怀意识在护理专业建设中的全程渗透①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关怀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将护生关怀能力作为护理学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护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十二五”总体规划建设中。由护理学院组织护理专业各课程负责人紧密围绕“以护生为主体、关怀护生、培养护生关怀能力”为主题,就护生关怀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如何挖掘关怀素材、将护理关怀意识渗透到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等问题展开“头脑风暴”,确立全程渗透护生关怀意识及关怀品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策略,全员参与护生关怀教育。②改革教学内容,全程渗透护理关怀意识:开发护理人文关怀系列课程资料,如《关怀与照护》《护理人文修养》《护士与病人》《护理人际沟通学》及护理关怀性行为录像等。将护理人文关怀知识渗透到德育与学科课程中,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公共基础课程中以南丁格尔对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奉献为例讲述对生命无条件的热爱、珍惜及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来激发护生对于生命关爱的深层理解及专业自豪感;在《系统解剖学》理论与实践中借助解剖模型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及对医学奉献精神的感激来唤醒护生对于生命个体的尊重与感恩之情;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及时引进先进国内外护理关怀型照护模式等。此外,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展护理特色活动,如护士礼仪风采大赛,“5·12”国际护士节文艺汇演、邀请南丁格尔获奖者及护理前辈进行人文关怀讲座、朋辈辅导等隐形课程开发。③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积极培养护生关怀能力:依托现代化学校服务条件,创建具有人文关怀环境的教学环境,聘请护理专家对我院护理人文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与指导。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引进情景模拟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反思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团队项目教学法、服务性学习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录像、网络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让护生评估、体验人际互动及护理服务中的关怀性行为和非关怀性行为,注重护生共情能力、感知关怀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护理关怀品质的培养。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护生每日撰写关怀反思日记,包括感知关怀和自我关爱行为。同时,要求教师每次授课书写教学关怀反思日记,促进有效的关怀性教学关系的建设。④实施多层次人才培养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学业评价与德育评价等多层次评价方法,将评价结果及有效建议及时反馈给护生,取得护生的认同并帮助护生进一步调整学习策略,注意保护护生的自尊及发展学习的自我成才意识。此外,本研究引入师生互评机制,即每次课堂教学结束,由课程代表及随机3位同学当场对当次教师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及关怀性程度进行“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1级~5级评价,该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评价。

1.2.1.2 全员关怀,促进护生关怀感知能力 ①教学关怀:研究组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评估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和非专业教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关怀能力(关怀意识及关怀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怀能力培训:如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智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及护理专业关怀能力相关理论知识;指导教师及时更新知识观与教育观;在教学中运用关怀性语言,强化关怀教学反思,提高教辅人员与护生建立有效的关怀关系的能力。②朋辈关怀:成立了由分管护生工作的学院院长主管的省级特色成长辅导室——“护理学院天使心语室”及由学院辅导员及“天使心语室”主要成员组成的朋辈关怀小组,依托班级心理委员及寝室长开展金字塔式的关怀渗透培训,在护生间建立自助-互助,自爱-互爱-爱他的同学关系。③家长关怀:举办新生家长见面会,向家长介绍学院基本情况、专业培养方针及学院教学、护生工作情况,强调家长与护生沟通及家长与学院联合促进新生学校适应及德育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电话、E-mail、QQ建立家校联合平台,由班主任负责与家长联系,每学期初、学期中期及期末各至少联系1次,鼓励家长主动关怀护生,争取家长对护生学业支持。

1.2.2 评价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我效能感、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其中护生自我效能感采用Schwarzer等编制,王才康[3]翻译修订的个人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包含10个项目,采用1级~4级评分法,分别表示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7。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选用张秀伟编制郭瑜洁[4]修订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包括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4个维度4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第5题为反向题,分数越高,说明人文关怀品质越高,本次研究该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1,各维度介于0.71~0.76,重测信度为0.92,符合测量要求。在护生入学第1天,第1学年、第2学年、第3学年末进行关怀品质及一般自我效能得分调查。

1.2.3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统一采用Epi data 3.02软件包录入,并进行程序检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ANOVA分析、LSD事后分析法及独立样本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民办本科护生关怀品质及自我效能感不同时点得分比较(±s) 分

表1 民办本科护生关怀品质及自我效能感不同时点得分比较(±s) 分

时间 人数 关怀理念 关怀知识 关怀能力 关怀感知 自我效能入学第1天 289 3.64±0.39 3.71±0.38 3.39±0.34 3.49±0.37 23.88±4.47第1学年 289 3.80±0.37 3.95±0.33 3.60±0.33 3.50±0.43 25.65±3.47第2学年 289 4.00±0.39 4.14±0.37 3.93±0.21 3.92±0.38 26.57±4.12第3学年 289 4.23±0.37 4.30±0.36 4.14±0.32 4.19±0.39 28.61±4.57 F 值 128.53 141.13 295.56 235.78 96.23 P <0.01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3.1 早期关怀教育渗透可有效提高护生自信心及关怀理念 本研究结果显示,民办本科一年级护生关怀品质较某重点本科护生明显不足,尤其在关怀感知及关怀能力两个方面[4],可能与生源特点有关,民办本科护生在中学阶段很少作为优秀生感受到传统中学教师的关怀。培养民办本科护生关怀能力既是护理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也是民办本科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要求。渗透式教育是西方国家进行道德教育普遍使用的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形式,渗透式关怀教育是指关怀教育中教育者通过间接方式或多渠道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教学目的。目前护理关怀能力培养除了开设专门的人文关怀课程外,也见于个别学科课程如《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第1学期或学年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本研究自新生入学开始,即全方位实施自然关怀教育及护理专业关怀教育。调查显示,第2学年末,护生的关怀理念、知识、自我效能感均明显提高(P<0.05),表明早期实施关怀教育能有效维护护生自信、促进护生对关怀知识和理念的理解。在关怀感知及关怀能力维度上也有提高,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关怀教育本质属于德育教育,这可能与德育教育内化机制,受教育者对信息真实性、合理性、可理解性和可行性的选择和接受有关[5]。德育教育有效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作用的结果。

3.2 全程关怀教育,重在学科渗透 关怀不是靠讲授的,而是被感染的[6]。民办高校的护生在社会上是否能成功或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教育[7]。护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学制四年,既要求有扎实的医学专业基础,又要求有丰富的护理学专业理论与技能,护生在校期间相比其他本科专业通识教育的时间较少,而学科专业教学从入学到毕业,贯穿始终,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护理关怀教育,具有可行性。学校统一教师护理关怀教育意识,用心挖掘关怀教育素材,渗透到学科课程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优势在于高校学科教师多为专业型学术人才,容易成为护生榜样,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授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时,采用关怀性教学技巧,尊重、关爱护生,与护生平等对话,其“仁爱”处世之道及自身道德修养更容易被护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可。课堂的关怀性环境和关怀体验能够正向影响护生的专业态度,尤其能帮助护生建立关怀服务对象的专业态度[8,9]。本研究结果显示,第2学年和第3学年末,护生的护理关怀品质均较入学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呈逐渐增高趋势,与刘秀娜等[10]关于本科护生关怀认知水平随年级增高而下降的调查结果不一致。本研究中教学设置第2学年、第3学年是医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的主要实施期,表明学科课程渗透关怀教育是促进护生关怀品质的有效途径。

3.3 全员关怀,提高护生关怀感知能力 护生感知到被关怀程度越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也越高。Paterson等[11]认为,护生首先能从师生关系中经历或体验到关怀才能去实施关怀。本研究中统一教师关怀教育思想,组织关怀知识、技巧及教学策略培训,强化师生关怀型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关怀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让护生更容易感知教师的关怀。此外,研究表明:关怀性的学校氛围、感知到的父母及同学关怀对护生的关怀能力均有显著影响[12]。除了学科教师关怀,本研究还积极争取护生家庭对学业及护生心理的关注,通过建立朋辈关怀小组及护理学院天使心语室,促进护生身心健康,帮助护生建立有效的支持性关怀型人际关系,促进护生关怀品质的发展。

[1]Murphy F,Jones S,Edwards M,etal.The impact of nurse education on the caring behaviours of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 Today,2009,29(2):254-264.

[2]王祚桥.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7):27-28.

[3]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4]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77.

[5]刘惊铎,权利霞.试论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规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7(2):153-158.

[6]Gelazis R.Caring through aesthetics:A universal need in nursing education[J].Int J Hum Car,2006,10(2):35.

[7]沈晓慧.民办高校的德育渗透教育模式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2):30-33.

[8]Watson R,Deary IJ,Hooqbruin AL,etal.Perceptions of nursing:A study involving nurses,nursing students,patients and non-nursing students[J].Int J Nurs Stud,2003,40(2):133-144.

[9]伍冬梅,张婷,陈红.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医学本科新生关怀特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3C):1135-1137.

[10]刘秀娜,蒋义,周娟,等.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5B):723-726.

[11]Paterson B,Crawford M.Caring in nursing education:An analysis[J].J Adv Nurs,1994,19(1):164-173.

[12]Simmons PR,Cavanaugh S.Relationships among childhood parental care,professional school climate and nursing student caring ability[J].J Prof Nurs,1996,12(6):373-381.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