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防军事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

2015-05-12 00:09许世华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军训国防军事

【摘 要】分析国防军事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及对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进作用,提出当前促进国防军事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028-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任务。党中央分别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学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旗帜,也为高校的国防军事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国防军事教育是军事训练与国防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了从历史到现实、从内政到外交、从基础科学到当今高科技领域的多学科知识体系,蕴涵着深刻的育人功能。军事教研室于开学初拟定了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国防军事教育的工作方案,经过几个月来的实施,充分体会到国防军事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相互促进作用。

一、国防军事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具有创新精神。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有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团结富强的政治觉悟。然而,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社会实践锻炼及社会认知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且知识面狭窄,是非辨别能力尚需提高,看待问题容易偏激。国防军事教育集德、智、体教育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校实施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国防军事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观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就是热爱祖国。通过军事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军队的感情,培养他们的献身精神和不畏困难、不畏牺牲的顽强意志,使每个学生明确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在大学开展国防军事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军事科学成就,认识战争规律,分析未来战争特点,了解军事历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军事理论知识,使大学生从战略全局上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增强国防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这种军事优秀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提高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第三,国防军事教育中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国防观念,磨炼意志和毅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大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和学习效率,养成良好行为,有效培养大学生勇往直前、团结一致,关心他人的优良作风。

二、国防军事教育对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人才。国防军事教育性质、任务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国防强大,国家兴盛;武备废弛,国将不国。强烈的国防意识来源于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军事教育,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历史变革时期,多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均呈现出良好和积极的态势。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中。在文化安全方面,不难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诸多形势中,几乎没有什么像国际品牌、大众文化偶像、工业品以及卫星频道的现场直播那样如此直观,渗透力强且覆盖面广。与此同时,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极其活跃,他们血气方刚,有理想有抱负,见识世面广且信息量大,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伴随这些优势,又容易出现一些偏颇。他们尚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崇尚个性、自由,容易冲动,如果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他们的心灵很容易被侵蚀,从而出现是非判断偏差,把社会变革时期下出现的各种消极腐朽思想和错误观念吸纳为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此现实背景下,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与引导,是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国防军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和参加军事技能训练,达到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艰苦奋斗、努力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三、促进国防军事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的几点思考

促进国防军事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进一步加强国防军事教育的体系建设,是推进国防军事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的基础。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尽管大多都设立有军事教研室,但几乎都没有专职的军事教育教师,大都为兼职,因而,国防军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较其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更为迫切。同时,应加强军事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外,还要健全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管理体制、质量保障机制、奖惩机制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问题。

第二,国防军事教育要与大学生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年龄特征紧密结合,明晰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当前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辨别和抵制能力。特别要区别国防军事教育课程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点,探寻国防军事教育新形式、新体系与新思维,充分发挥国防军事教育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优势,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三,充分发挥国防军事教育的特色,不断增强军事课程的吸引力,通过实施有效的军事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可广泛调研资料,对比中西方国防军事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明确国防军事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通过发挥军事理论课教育、军训课程教育等特色,结合科学的教育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军事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正面促进作用。

第四,军训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国防军事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军训环节,把军训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军训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开展军事训练,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大学生军训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是思想上的一次提高,一方面通过军训提高大学生的体能,培育良好行为;另一方面也要使大学生通过基本的军事训练课程,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激发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学科专业知识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宝立,马若飞,漆东方.浅析高校国防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匡壁民,宜雯.大学生军事教程[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4

[3]李先锋,张黎姣.试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4]陈苗.国防教育对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3(29)

[5]蔡新有.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0(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KS029);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YB075)

【作者简介】许世华(1976-),男,湖北荆州人,硕士,右江民族医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

猜你喜欢
军训国防军事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一锤子买卖”式军训要不得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