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经贸类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要求调查与分析

2015-05-12 00:09唐宏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调查与分析人文素质职业教育

唐宏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对经贸类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要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经贸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非常认可,认为人文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员工职业发展起重要作用,希望学校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因此,经贸类高职院校应制定和调整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及内容,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经贸类高职生 人文素质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037-03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国家宏观层面对高职生人文教育的强调和重视,但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尤其在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学校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市场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定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对此,笔者对用人单位对经贸类高职毕业生素质构成及人文素质要求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能够通过雄辩的事实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新思考和行动。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用人单位对经贸类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构成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解经贸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求特点及现状,制定和调整经贸类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和内容。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1.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2013年前来某经贸类高职院校参加“双选会”的120多家企业,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65份,回收率为81.25%。在65个调查对象中,根据单位性质划分:民营企业46家,股份合作企业6家,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分别3家,外商独资1家,其他6家;根据行业划分,服务业18家,房地产业9家,IT业7家,金融证券4家,通信业3家,其他24家。

2.本次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内容涉及用人单位对经贸类高职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的判断、对人文素质构成要素的理解、对人文素质对企业及员工职业发展重要性的判断、对目前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的评价、对学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的建议等多个方面。问卷调查内容较为全面,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客观反映了用人单位对经贸类高职毕业生的人文素质需求期待。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专业综合”比“专业对口”更受欢迎

在被问及:贵单位在用人时,对“专业对口”与“专业综合”更看重哪一点时?80.9%的用人单位选择“专业综合”,仅19.1%的用人单位选择专业对口;高职毕业生以下哪个能力最重要(限选两项)?在列出的7个选项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6.9%、人际交往能力23%、学习能力19.8%,专业技能仅以10.3%排名第四(如图1所示)。对高职生具备的以下素质的重要性进行判断:认为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的占88.8%,认为吃苦耐劳很重要的占87.3%,认为职业道德很重要的占79.3%,认为心理素质很重要的占77.7%(如图2所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远非像有些人所认为的“唯专业技能论”。

(二)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及构成

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57.1%的用人单位认为员工的人文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重要作用”,36.5%的用人单位认为起“一定作用”;认为“无作用”的为0(如图3所示)。52.3%的用人单位认为人文素质对员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42.85%的用人单位认为“比较重要”,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的同样为0(如图4所示)。当问及“您认为高职院校否有必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25.4%的用人单位认为“很有必要”,71.4%的用人单位认为“有必要”认为“没有必要”的仅为3.2%;对于“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哪方面的人文素质(限选5项)”的调查结果显示,给出的12个选项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敬业奉献精神16.8%、团队协作能力13%、对企业的忠诚度13%、人际交往、沟通能力13%、上进心12.7%(如图5所示);对“目前高职毕业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不足主要是(限选3项):心理承受能力差25.7%、缺乏团结协作精神18%,敬业精神差15.6%(如图6所示)。

(三)培养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对“高职生在学校主要应当学习哪些人文课程(限选4项)”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较倾向于社交礼仪类25.7%、公共关系学19.4%、心理学18.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16.5%(如图7所示);当被问及“您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有(限选3项)”:37.6%的用人单位选择“组织参加社会实践”,18.4%的用人单位选择“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16.8%选择“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如图8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经贸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非常认可,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综合”比“专业对口”更重要;认为人文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员工职业发展起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单位一致认为高职院校否有必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对于不少人认为的高职教育主要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技术教育”的偏颇观念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冲击。从行业来看,本次调查对象以服务类和房地产管理类的企业居多。在接受访谈时,用人单位表示,经贸类职业院校多为贸易管理类和服务类专业,贸易管理和服务类都属于第三产业,这样类型的工作技术性特征不明显,反而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如团结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表达沟通能力及社交礼仪等有较高要求,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

对于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程度,从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及上进心等。从行业性质来看,本次调查对象有44家民营企业,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7.7%,因此笔者重点对民营企业进行了抽样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到,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周期快、成本控制压力大、员工稳定性差、管理要求高等因素,都使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压力。因此,在用人政策上,民营企业比较注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敬业奉献精神等品质,及突出团队功能,降低人力成本,因而对毕业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也非常看重。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引起思考:

第一,以上调查分析表明,恰恰是“就业导向”对高职院校尤其是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贸类高职院校应以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重要依据,将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与他们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

第二,人文素质培养目标。根据调查结果可看出,经贸类高职院校应系统全面又具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力争培养与市场就业需求、岗位需求更加协调一致,侧重于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得体的举止和礼仪、吃苦耐劳的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三,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由于高职教育学制为三年,而且越来越趋向于“2+1”模式,这样在校学习时间和课堂时间都很有限。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架方面,要设立“大教育”观念,即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除依据课程设置基本理论整合和重构人文素质课程结构,开发创新人文素质课程内容外,更要根据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开发和创新经贸类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开发各种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及创设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并通过有效的考核方式及毕业生跟踪调查,评价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效度。

【参考文献】

[1]问卷调查2[EB/OL].http://www.worlduc.com/blog2012.aspx?bid=96221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A类课题(2013A016)

【作者简介】唐 宏(1974- ),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调查与分析人文素质职业教育
中职护生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朋辈关系调查与分析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