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在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2015-05-12 00:09黄传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协同创新桂林

黄传

【摘 要】探讨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高校发挥主导作用的意义、实现路径、重点建设任务以及基本模式,论述其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索和揭示婚庆旅游协同创新这一微观应用、实证案例的新特点、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 桂林 婚庆旅游 协同创新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047-03

2013年,在建设广西旅游强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过程中,桂林市把浪漫婚典旅游列入八大系列旅游产品之一,要求突出优势产品品牌化战略,通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丰富内涵,提升品质。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借助被称为“产学研一体化升级版”的协同创新利器,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特别是发挥高校这一科研集合体、人才储备库在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一、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高校发挥主导作用的意义

在当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在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同创新向现代服务业扩展、发展的新体现。目前,协同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流。据美国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引入协同创新的大企业,其投资回报率(ROI)达到30%,引入协同创新的小企业,其投资回报率(ROI)更是达到了44%,以上数值均高于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ROI)26%的平均值。

现阶段,协同创新正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展。婚庆旅游协同创新是这一发展的新体现。国内婚庆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的海南省,已于2013年1月4日(谐音“爱你一生一世”)成立了海南岛十全十美婚庆产业联盟,以开发海南岛蜜月婚庆游产品为主线,助力海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婚庆旅游目的地。作为中国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协同创新已成为连接科学创新和技术商业化、推动企业与大学以及科研院所之间跨组织合作的关键点。

从以上可以发现,协同创新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扩展、发展,目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具体到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上,高校的主导作用正处于蓄势以待的萌芽状态。

(二)职业教育和协同创新两者融合发展的新桥梁。协同创新是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当前高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针,各高校纷纷投入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协同创新项目合作的实际行动中。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13年该校前瞻性地提出了《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实施协同创新的构建和合作。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中最早开设了婚庆节庆专业(方向),是国内较早设置婚庆节庆专业方向的旅游院校。婚庆(旅游)专业教育,体现了现代服务业中婚庆(旅游)等行业发展的需要,是实践性、时效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指引下,该专业以协同创新为利器,主动适应婚庆节庆等文化市场需求,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在产学紧密结合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积极以服务桂林婚庆(旅游)市场为契机,协同旅游艺术表演、舞蹈表演、音响工程、导游、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休闲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群共同发展。

目前,协同创新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实践和研究,思想性、理念性的指导比较多,微观应用、实证案例比较少,学界呼唤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行业则期待高校协同创新在市场土壤上的落地开花。另一方面,婚庆(旅游)职业教育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方面需要新的抓手、新的突破,以更好地开展婚庆(旅游)教学和研究。因此,高校充分发挥在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生力军、主力军的作用,是婚庆职业教育和协同创新战略两者融合发展的新桥梁。

(三)桂林婚庆旅游业协同创新升级发展的新特色。桂林市与海南岛、云南省一起,列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形成“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其中,“一市”的高校力量相对集中、协作更加方便、作用更易彰显。在桂林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市内各高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更是大大激发了各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向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桂林市各相关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市内各高校制定了38项地方规范,发布了桂林市旅游服务业标准体系。桂林旅游专科学校是其中旅游节庆活动、旅游安全与应急、旅游演艺等管理规范的主要起草单位,同时还是国内较早设置婚庆节庆专业(方向)的旅游院校,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实证研究》的发起及研究承担单位。由此可以看出,桂林市婚庆旅游业的协同创新、升级发展,其鲜明特色是高校在其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主力军的作用。目前,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牵头,联合桂林万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桂林山和水婚典有限公司、桂林元创节庆会展有限公司、桂林黄金海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循着“先培育构建、后挂牌成立”的路子来推进婚庆旅游协同创新。

海南岛十全十美婚庆产业联盟由海南省旅游委、海南省旅游协会牵头成立,首批成员共有43家婚庆、旅游方面企业。两相对比,“一岛”(海南)的婚庆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特色表现为“政府主导、协会主推、专家主谋、产业主唱、企业主体、产品主打”,“一市”(桂林)的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特色表现,则是“学校主导、专家主谋、学生主动、企业主体、产品主打、产业主唱”。“一岛一市”,以各自的特色发展,为行业协同创新、升级发展增光添彩。

二、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高校发挥主导作用的实现路径

高校主导的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其实现路径是学校主导、专家主谋、学生主动、企业主体、产品主打、产业主唱。具体实施如下: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牵头,横向联合商务系等校内系部,负责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总体策划、理论研究、监督指导,以及校内基地建设、对外咨询服务等工作,并承担学科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建设、实训和实践教学建设;校外参与单位负责婚庆旅游及会展、演艺等项目的营销工作,负责学生的实训实习、就业创业接口工作;校内外协同创立桂林市婚庆旅游联盟,从而实现“学校主导、专家主谋、学生主动、企业主体、产品主打、产业主唱”协同创新机制。

当前的重点建设任务,一是培育和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校内外基地,组合优化校内外资源;二是研究与构建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实现途径中的动力机制、多种联营模式、利益分配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逐步落实、不断推进婚庆旅游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婚庆旅游科技研发科技帮扶的协同创新、婚庆及相关学科交融研究的协同创新、婚庆旅游产学研协同创新。

有了协同创新这把利器,无论是婚庆这一时新专业的职业教育,还是桂林市婚庆旅游业的优化发展,都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焕发出勃勃生机。由于与桂林多家婚庆(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聘请婚庆行业专家授课,婚庆专业学生的服务技能与婚庆(旅游)市场的需求能紧密对接、高度融合,其人才培养效果表现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婚庆策划案,获得了婚庆企业的肯定和赞赏,部分优秀学生在实训兼职中便被企业聘为婚庆策划师。也正有了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建设项目的助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婚庆节庆)专业通过了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支持建设申报,使其特色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应地,也为社会输送了行业发展需要的婚庆(旅游)专业人才。

通过考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所开展的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工作,我们以图1来描绘出高校主导的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三、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高校发挥主导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在积极推进高校主导的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过程中,要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增强对婚庆旅游及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研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紧抓人才培养这一关键任务,不断提升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水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要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因此,人才培养是(高校主导)协同创新的根本、关键,(高校主导)协同创新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全新机制。体现在图1高校主导的(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中,就是“人才(培养或交流)”成为学校面向学生和企业两翼互动的共同考量。明确这一点,有助于预防和纠正实践中“以协同创新来评职称、以协同创新来谋创收”等片面甚至错误倾向,从而有助于正确地去探索和构建协同创新实现途径中的动力机制、多种联营模式、利益分配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有助于不断提升协同创新的质量和水准。

从婚庆(旅游)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看,人才的关键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作为文化创意人才之一的婚庆(旅游)人才,其入门较容易、熟练也不难,难得的是保持在婚庆(旅游)市场上的闯劲和对婚庆(旅游)技艺的创意。从人才更新方面看,一方面学校年年招生所注入的新血液,将满足婚庆(旅游)行业日益增长、不断时新的文化创意需求;另一方面在婚庆(旅游)专业开始授课之初,院校出身的专业教师基本没有,学校从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婚庆企业引入行业专家并经过反复磨合,才遴选出合格的授课、实训教师,然后才培养出符合婚庆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考察以上种种,我们预测,在经历“追着企业求人才求合作”之后,以协同创新这一新模式、新机制来革新职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的高校,不仅能达到“企业追着求人才求合作”的水平,更能“以闯劲创意引领企业合作引领行业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水准,不断提升高校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努力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后劲。人才培养是(高校主导)协同创新的根本、关键,具体而言,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所以,高校主导的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其实现路径是“(校内)学校主导、专家主谋、学生主动”,学校的主导、专家的主谋,要传导、落实到学生的主动上,而学生的主动,又体现在图1基本模式中学生与企业双向互动上的“实训实习、就业创业(包括加盟)”。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与一般认为的“教师和学生同时调动起来”不同,在婚庆(旅游)职业教育和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中,与根据现行招聘制度引入、根据现行管理及考核晋升制度管理的专职专业教师相比,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往往表现得更明显,也更容易调动。比如,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室等自主创业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创业实践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把对婚庆(旅游)有坚定志趣、有一定基础的会展等其他专业学生,引入到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体及其项目中;用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班级教学尤其是实训课程担任助教,以老带新。目前,担任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婚庆节庆策划核心课程的外聘教师,其教学深受学生、企业的欢迎和赞赏,同时她还是文化公司策划总监,是桂林市崭露头角的高端定制婚礼策划师,而其本人仅仅是本科毕业才两年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胆选聘其为婚庆教师,努力发挥其创意闯劲的示范效应,调动起学生学习、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倒逼”校内专职教师去“重抖擞”,这是婚庆专业独具特色的“教学相长”(见图1),也是婚庆旅游协同创新这一微观应用、实证案例所呈现的新特点。

(三)不断引入新的合作伙伴,逐步扩充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合作队伍。高校主导(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以学校、学生、企业三个主体、群体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引入新的合作伙伴,逐步扩充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合作队伍。目前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牵头的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体,其合作伙伴仅有五家单位,还只是起步阶段。要使协同创新更加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战斗力,还需要引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市内外大中型婚庆(旅游)公司、文化企业,等等。

扩充队伍,引入新伙伴,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体有其独特优势,即学校在办学、科研、服务社会等的过程中,有与企业等不同的机会。比如,海南美丽之冠七星级酒店到学校招聘旅游服务人才,学校因此而了解了海南婚庆协同创新的新动向。即使是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体向外的学习、合作和拓展,也具有与市场竞争主体不同的优势。

扩充队伍,引入新伙伴,高校首先要勇于、勤于走出学校“围城”之外。其次要想企业、市场之所想,急企业、市场之所急。比如,在走访、考察婚庆旅游企业的基础上,了解到某企业希望获得稳定、较好的婚庆游船等安排,才能更好地展示桂林市形象,服务各地婚庆游新人,但忙于企业经营,此难题一直悬而未解。学校协同创新单位主动与相关部门、机构沟通、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同时也就牵起了协同的线,开启了合作的门。

(四)大胆尝试多种市场运作手段,不断提高婚庆旅游协同创新的实效。婚庆(旅游)是实操性、时效性较强的市场业态,策划服务营销一体化,所以,婚庆旅游协同创新要主动、切身地体验和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婚庆协同创新(如海南),还是高校主导的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如桂林),都有着“企业主体、产品主打、产业主唱”的实现途径和行为表现。体现在高校主导的(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中,就是企业主体的表现和考量,其中,既有市场中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各类婚庆企业,也有高校延伸出来的婚庆(模拟)公司,等等。

高校主导的桂林婚庆旅游协同创新,其市场运作的基本实现路径是“学校主导、专家主谋、学生主动、企业主体、产品主打、产业主唱”,即以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为主导,以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行业人士去主谋,学生主动通过实训实习、就业创业等多种方式参与(模拟)企业的(仿真)市场运作中,去体验和创新产品,去体验和融入行业产业的发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牵头的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体,其第一单生意就是借鉴婚庆行业“熟人扩展”的历练和发展模式,即从身边亲朋好友的婚礼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和人脉。于是,专业带头人向将要举办婚礼的校内教师宣传婚庆专业学生的实力,宣传“帮衬”婚庆旅游协同创新体婚庆生意的诸多优势和未来前景,在校内教师的同意和支持下,选拔学生策划师,征集婚庆策划案,由婚庆专业教师、合作企业专家担任策划总监和顾问,最终由学生完成了整个婚礼的策划、督导和执行。对于“上手快、熟生巧”的婚庆(旅游)教育来说,有了这成功的“处女秀”,其人才培养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而婚庆旅游协同创新这一创新之树,也扎根在市场的坚实土壤上。

总之,桂林婚庆旅游市场正处于升级换代关键时刻,发挥高校主导优势,发挥旅游院校、婚庆专业的特色,联合校内外相关力量,整合婚庆旅游资源,才能打造桂林浪漫婚典旅游产品,为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和建设广西旅游强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刚.全面协同创新:迈向创新型企业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武学超.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与经验:以I/UCRC模式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3]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

[4]李素矿.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2-08-3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14486)

【作者简介】黄 传(1970- ),男,广西北海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协同创新桂林
桂林,美
桂林行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