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训赛节评”高职特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

2015-05-12 00:09胡邦曜郭健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胡邦曜 郭健

【摘 要】探索实践具有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成效,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创建“学训赛节评”高职特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高职特色人才培养 学训赛节评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070-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牢固树立主动实践、务实创新、服务社会、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意识,探索实践具有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成效,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实践中,服务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接高铁建设的人才需求,结合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以行业专业群模式布局,以技术类型专业群模式开展专业建设,紧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的自觉性上,开展了深入、系统的设计、研究和科学实践。经过五年多的坚持和持续改进,创建的“学训赛节评”高职特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初见成效。

一、学——实践教学

(一)专业设置的产业性。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自身行业和工科特点明确的专业方向有五大类,以铁路运输专业群、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为特色,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以电子信息专业群、汽车装备与机械制造专业群、土建工程专业群为优势,服务于区域和市域经济发展。学校30个左右的专业均对应二产类产业链,以产业链中高端岗位人才标准对接专业标准,紧盯行业产业发展变化持续调整专业面向和优化专业结构。

(二)课程建设的岗位性。职业岗位是产业链上的关键点,职业岗位上的合格人才是监控生产流程畅通、产品质量达标,提高生产效率、革新创新的基本单元。岗位人才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潜质、安全责任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的对接基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校企双方就对接共同研究制订方案。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现场教学和授课人资质要求达成共识,形成了“以岗导学”的课程建设理念。融入企业技术比武内容,引入企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专业课程建设瞄准岗位、对准职业。

(三)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践教学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和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要突破传统理论教学已形成的范式。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要素是教师、教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的生产岗位经历、技术技能水平、实践教学理念,决定了课程计划、授课方案和组织方式是否符合实践教学规律,是否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内容充实、实践教室设施设备使用充分、实践教学过程互动要有鲜明的示范指导,是学校对实践性教学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就更要结合生产流程、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或明确提出或潜移默化合理融入教学过程。

二、训——大时段实训

(一)建设生产实景的实训基地。在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把企业文化生产管理理念带进学校,实施实训室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工程。为此,学校出台了实训室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及评估方案,制定了实训室实训基地新建流程标准、实训室实训基地仪器设备管理标准、实训室实训基地教学管理标准、实训室实训基地内部管理标准、实训室实训基地安全管理标准、实训室实训基地开放管理标准、实训室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标准等七大项26个条目,其中重点条目7条,一般条目19条,每个条目都有具体的内容要求,评估方式、自评、校评等栏目。将实训室实训基地建成形同企业现场、具有企业文化、按企业规范管理的生产实景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目标是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合作制订学训方案、分责共管学训过程、联手监督学训质量。

(二)优化专业实训项目内容。学校以优化专业实训项目为内容,要求所有招生专业开展实训项目标准化建设,首先是明确2课时至4课时的理实一体课和整周连排的教学做一体课与实训项目的区别,一周以上的大时段实践教学,以学生自主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并在企业生产岗位上或学校实训基地内开展。这种“大时段”专业实训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集中,设施场景真实,符合职业技能形成的学训巩固规律。在铁路企业现场跟班实习一周或多周,教学内容紧贴生产,结合企业现场作业标准和流程进行;在校内实训教学一周或多周,在校内真实设备上可反复进行企业生产状态下不宜开展的模拟训练。现在学校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明确为专业实训项目,要求在教学计划中按照课程独立设置,单独考核计算成绩,强化专业实训项目的内容。

(三)开展实训项目标准化建设。实训项目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自主进行,因此实训指导书尤为重要。标准化建设就是把实训指导书的编制、审定做了严格的要求。实训指导教师负责编制实训指导书和以周为单位的实训计划书,再由专业负责人召集专门会议审定。实训项目指导书操作内容要具体直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既要有巩固提高的反复和次数要求,也要有反映熟练程度和技能提高的质量尺度,整周实训结束前要有自测或实考,实训指导书必须给出符合技能鉴定、便于操作的考核和评分标准。经过研讨确定的实训项目指导书,作为标准化整周实训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实训计划书要求划分每个教学时段的实训内容,将上午和下午分为基本实训单元(也可再细划分),明确每个实训单元的具体实训任务和完成规格。实训报告记载实训过程、反映教学情况,填写必须反映实训内容特点,对学生实训成绩评定要有相当权重,也给出指导教师评阅标准。

三、赛——职业技能竞赛

(一)确立技能为重理念。学校重视培养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实践教学过程增加了在校生职业岗位适应和职业发展能力的训练。“十二五”期间,学校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作为高校示范后建设时期的重要标志,调整教学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拿出专项经费、制定激励机制,开展从技能训练到技能竞赛的教学活动,引进企业职工岗位比武形式,最后优化提升为职业岗位技能竞赛教学。将每年的第二学期确定为学校技能竞赛季节,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掀起从课内到课外的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热潮,校园中基地内学训交流比学赶帮,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蔚然成风形成常态。

(二)坚持职业技能标准。在教学方案中突出职业素质教育、渗透职业文化内涵、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特别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职责和技能标准,设计了各具特点的训练方案,把职业技能训练趣味化、技能训练指导及时性作为法宝,推动技能竞赛活动受欢迎、成热点。学校要求各学院每个专业都要组织技能竞赛,既取得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也是代表学校参加高级别技能竞赛的选拔。在所有技能竞赛项目中,我们都追求与企业密切合作,把生产性和职业性属性充分凸显,竞赛活动企业冠名联手打造,是校企合作项目的丰硕成果。技能优胜学生当即可受企业邀聘,岗位自主选择,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奖同时亦得到了企业认可社会认同。

(三)鼓励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五年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的学生近6200人次,指导教师 850多人次,参加全国、各行业、全区的各种技能比赛24批共100多项,获得一等奖70多个。连续五年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项目最多、获奖最多,也是实现一等奖突破的高职院校,2010年开始是3个项目、2011年增加到5个项目、2012年达到7个项目、2013年达到13个项目,2014年发展到15个项目。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6项。技能过硬、行业需要的人才规格就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培养的标准。

四、节——科技节、技能节

(一)打造文化宣传平台。如何培养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学生坚持去感受熟能生巧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选择了打造文化宣传平台——科技技能节,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要大张旗鼓隆重“过节”,从各二级学院各具特色的技能节到全校性的科技节,系列活动不但课内课外并举、演示示范评比表彰,还开展“造星”运动,在学生中评“技能明星”,在教师中选“明星指导教师”,让争做技能明星的动力推动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二)强化校企文化融合。学院每年开展不同专业群为主题的校企文化节,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如汽车专业群已经举办了三届汽车文化节,每届文化节有企业产品介绍、新款汽车展示、汽车模特比赛、技能比赛、专题报告、文艺晚会等内容。分布在各二级学院的铁路专业更是将火车头精神、半军事化作风、高度集中大联动机的铁路优良传统,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的新时期高铁精神等中国铁路文化的精髓,纳入技能节的各种活动之中。在节日的环境营造中,把企业精神、生产情境嵌入实训基地,随时可看到铁路发展历史、铁路建设成果、铁路模范人物、铁路精神风貌、铁路规范规则、铁路故障警示,潜移默化中增强掌握铁路职业技能的紧迫感,保证铁路安全可靠正点的责任心。

(三)助推专业服务产业。2014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节暨科技服务成果展,共推介展出发明创造、技术服务成果和学生技能竞赛获奖作品近百件。精选出“ 电控汽车发动机多功能教学台架”、“高速铁路动车组模拟驾驶培训系统”、“高铁列车控制仿真实训系统”等4项发明创造成果,参展第二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达成了多项为企业提供服务、培训的项目。2014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发明专利项目和实用新型项目共计154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获受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5项。超额地完成柳州市下达的专利申请倍增任务。

五、评——实践性教学评价

(一)开展实践教学评价顶层设计。校企深度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和督导力度,规范实验、实训、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要求,就必须制定实践性教学的评价体系,对接深度校企合作模式下对实践性教学质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对高职教师专业课程改革都具有导向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课时达到50%是教育部的刚性要求,因此,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应针对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要求专业不同,评价方式可不同,鼓励因材施教、分专业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特点。

(二)创建特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职业教育评价方式一直在引导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实践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对高职实践教学的目标取向、过程取向、结果取向的评价体系。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包括实践课程设置评价、实践教学组织评价、实训项目质量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评价,以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成绩评定等指标。运用系统理论,把所有教学资源进行有序规划和系统运用,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内外技能活动纳入实践教学范围,编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引入企业考核方式,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开展面向社会服务的科技创新活动,并与全国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对接高质量就业方案,构建适应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

学、训、赛、节、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一,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统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统一,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步骤和方法与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环境、条件、进程和要求的统一。把学生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活动在课时计划内做足,又纳入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的范畴,建立学生创新基地,确定年度技能节活动,开展项项比赛层层选拔,都需要权威机构给出明确评价,因此纳入教学成绩评定才有效合规,大力宣传和表彰技能优胜者才有说服力,才能真正把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邦曜,男,四川酉阳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郭 健,女,辽宁大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面向大数据分析的信息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高分子材料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