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社团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2015-05-12 05:06黄家敏邹雪兰陈成燕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

黄家敏 邹雪兰 陈成燕

【摘 要】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采用发放问卷和采访的形式,就高校社团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社团背景对大学生各方面就业力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校对社团工作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社团背景 大学生就业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178-03

目前,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少用人单位倾向于有社团背景的求职者。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的一个窗口,可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大学生诸多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力,使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在实证调查基础上,分析高校社团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对引起高校对社团工作的重视具有现实意义。

一、调查对象

为深入研究高校社团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好地保证调查质量,本次调查以边境新升本科院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调查采用发放问卷和采访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调查问卷主要向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在校大学生发放,采访对象以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为主。

本次调查问卷向毕业生共发放400份,回收问卷356份,有效问卷占342份,有效率为96.07%;在有效问卷当中,参加过社团的学生问卷为268份,占有效问卷的78.36%。同时,向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18份,有效问卷为106份,有效率为89.83%。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可以发现:第一,92%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如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较为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根据调查统计,70%的毕业生认为参加高校社团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见图1)。这部分的毕业生表示,在学生社团的工作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面试时能镇定、从容地回答问题,从而在求职中脱颖而出。第三,参加过高校社团的学生在工作后薪金普遍比没有参加过社团的学生高(见图2)。第四,担任过社团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且就业质量较高。根据分析可见,大学生在社团的锻炼能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求职增加砝码,同时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用人单位调查结果分析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部分用人单位比较倾向于有社团背景的毕业生,尤其是担任过社团负责人的毕业生。这部分用人单位表示,此类毕业生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90%的用人单位在应聘时比较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第三,大部分用人单位表示,如今一些大学生的求职期望过高,综合素质不强。从用人单位问卷信息中得出,如今用人单位在招聘当中,注重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更青睐在校期间参加过学生社团工作的学生。根据大学毕业生需求有关数据显示,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首先是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事实也表明,大学毕业生个人实际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成为其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阻碍。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高校社团背景对大学生以下各方面就业力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等等。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通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打造出一个超强的团队,因此,高校毕业生拥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就业竞争力。

高校各社团基本是经学校批准成立,由优秀的会员进行管理。社团日常所开展的活动一般是社团成员自己策划、组织,在社团负责人的带领下,具体开展会内各项工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此管理模式下可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自主管理性。社团举办各种活动,需提前做好各方面的策划,如场地、资金、宣传,以及与团委、其他系老师、社团和学生进行联系,还要与校外企业沟通,以获得赞助。活动前和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设计、统筹、制订方案,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对学生个人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在对毕业生进行调查时,有社团负责人背景的毕业生表示,社团注重实践性,通过负责策划各项活动、管理社团,极大锻炼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为自身的求职及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社团成员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特别是组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此类毕业生走出社会以后,适应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发展空间较大,而且现在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担任过社团干部的学生。在调查中,用人单位也表示,在招聘中倾向于担任过社团干部的毕业生,因为此类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可塑性强,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由此可见,学生在高校社团锻炼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学生的求职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二)表达能力

社会是人与人的集合,各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良好的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活动完成的效率,而且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求职时,出色的表达能力可充分“推销自己”,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在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是提升大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课堂,为学生提供许多自我表达的机会。特别是左江潮文学社、英语协会、演讲协会之类的专业性社团。此类社团针对性较强,灵活度较大。通过举办辩论赛、朗诵比赛、英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社团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充分表达自身观点,又能在此基础上完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多重互动。这样的锻炼模式实质是在无形中提高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而良好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使其今后能够迅速地融入公司。在调查中,一位未有社团背景的毕业生表示,自己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但在面试环节未能较好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专业功底,因此而失掉工作机会。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近两年校园双向洽谈会中了解到,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注重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面试时往往是表达能力较好的求职者优先胜出。而高校社团轻松、活泼的氛围使社团成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社团活动会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来展现自己。

(三)交际能力、合作能力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体系错综复杂的时代,大部分工作需要较强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完成,不善于交际、缺乏合作精神的人是很难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如今现代网络和智能手机地迅速普及,把更多的人置于虚拟网络中,容易忽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而高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能够促使社团成员融入团队,加强分工与协作,增强交际能力,同时高校社团尤其是求职创业类社团所开展的活动都非常贴近社会,能为大学生搭建了解社会的平台,拓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提升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等素质。

在对社团成员的采访中了解到,同学们非常乐于通过参加社团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和锻炼合作意识,使自己能迅速融入社会,转变社会角色。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80%的毕业生认为,参加学生社团有利于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拓宽信息交流的渠道,锻炼社交能力,增强团队精神,这些收获会帮助他们适应工作岗位和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

(四)心理承受能力、受挫能力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遇到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好地生存,需有一定的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社团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需担负一定的责任。在处理一些问题时难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就特别考验和锻炼社团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通过自主克服困难、自我调节、自主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学习,促进自身的心理成熟,提高自身抗压能力,培养自己坚持的恒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调查结果显示:80%有社团背景的毕业生反映在社团提高了自身抗压能力和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求职时会遇到失败,但是在高校社团锻炼的抗压能力让他们迅速调整心态。这部分的毕业生表示,在社会上,在工作岗位上会遇到挫折,而在学生社团锻炼的受挫能力,使自身能顺利适应职场工作中的压力,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五)责任感

在现今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要求社会每一位成员都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显得愈发重要,它是促成社会各项事务顺利完成的积极动力,也是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自然,在社会的各个工作领域当中对工作人员也相应的提出这个要求,毕竟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愿意聘用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

高校社团开展的一些活动是紧跟社会步伐的,其中各项活动、工作的完成以及社团的健康发展都需要社团成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校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日常的工作,学生无形当中就得到相应方面的锻炼、培养并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意识。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有很多毕业生提到责任感对于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面试时用人单位会考查应聘者的责任感,所幸的是在高校社团里的锻炼,使他们明白什么是责任,为他们的求职提前做好准备。

(六)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

高校社团的建立往往以学生所学专业或个人爱好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来组建大学生社团,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26个社团里,大部分社团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如数学建模协会、英语协会、演讲协会、营销协会、摄影协会等。这些社团使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有机会运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知识横向拓展,再加上大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使其在实践当中能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并补充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高校社团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社团成员相互交流,使社团成员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技能。在调查中,较多的有社团背景的毕业生提到,在社团学到的办公操作对工作非常有帮助,弥补课堂上的不足。这很好地体现了高效社团是高校课堂的延伸,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且使学生学到与工作紧密相连的办公技能,真正顾及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校社团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操作中,同时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真实的窗口,帮助大学生实现向社会化转变。

总之,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更注重求职者的应变能力、团队精神、与人沟通的技巧、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素质等,然而这些素质与能力正好在高校社团得到相应的锻炼。高校社团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校社团背景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好高校社团工作,利用高校社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支持高校学生求职类社团建设[EB/OL]. (2009-04-10)[2014-06-03].http://www.chinanews.com/edu/zcdt/news/2009/04-10/1640792.shtml/2009—04/10.

[2]牛金玲.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影响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

[3]边伟伟,曹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

[4]朱延华,梁中芳.商业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5(3)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604051)

【作者简介】黄家敏(1992-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2012级学生;邹雪兰(1991- ),女,广西贺州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2012级学生;陈成燕(1993- ),女,广西宾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管系2012级学生。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