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

2015-05-14 14:04王中丽
护理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态度问卷心脏

王中丽,薛 燕

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心脏病所导致的意想不到的死亡[1]。据报道,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死亡原因[2]。冠心病是最常见的院外心脏性猝死病,死亡率可达53.07%[2]。有调查显示,院前死亡病例中有79.53%发生在社区(家中)[3],最常见的目击者是和病人居住在一起的主要照顾者[4]。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正确地施以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就能赢得更高的抢救成功率。本研究旨在调查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今后开展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CPR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选取太原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156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的纳入标准:年龄≥18岁;确诊冠心病2周以上。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宜进行CPR的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且≤70岁;与病人居住在一起;居家时承担主要照顾任务(主要指生活照顾任务)2周以上;自愿参加调查;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完成本调查。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其他生理、心理或精神疾病不能完成CPR者;医务人员。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主要照顾者CPR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并由主要照顾者本人填写。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冠心病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基本资料。CPR知信行问卷包括内容:①知识部分。共选择题,1题~12题为单选题,答对1题为2分,答错则为0分;13题为多选题,全都答对为2分,答对部分为1分,全都答错为0分。总分26分。②态度部分。共6个条目,“完全不同意”得2分,“不同意”得2分,“不确定”得3分,“同意”得4分,“完全同意”得5分,总分30分。③行为部分。共8个条目,“一定不会”得1分,“不会”得2分,“不确定”得3分,“会”得4分,“一定会”得5分,满分40分。选取6名专家进行评议,最后得出该问卷知识、态度、行为三部分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分别为0.987,0.972和0.979,问卷总体0.981。选取40名符合标准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预调查,得出该问卷知识、态度、行为三部分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671,0.675和0.739,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为0.788。在获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由研究者本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本研究共发放 问卷1 5 6份,回收有效问卷1 5 0份,有效回收率96.15%。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Pearson相关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PR知识得分情况 得分≥总分的60%者视为及格,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及格人数为20人,及格率13.3%;CPR知识得分0分~20分(9.73分±4.72分)。见表1。

表1 CPR知识得分情况及知晓情况(n=150)

2.2 CPR态度得分情况 主要照顾着CPR态度得分16分~30分(23.03分±2.93分)。见表2。

表2 CPR态度得分情况(n=150)分

2.3 CPR行为得分情况 主要照顾者CPR行为得分17分~40分(28.24分±4.67分)。见表3。

表3 CPR行为得分情况(n=150) 分

2.4 CPR知信行三者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CPR知识与态度(r=0.205,P<0.05)、知识与行为(r=0.393,P<0.01)、态度与行为(r=0.404,P<0.01)均呈正相关。

3 讨论

3.1 CPR知识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及格率仅为13.3%,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似[5]。可见住院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CPR知识水平较差。从CPR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来看,排在前3位项目为胸外按压病人所躺平面要求(76.0%)、CPR的体位(73.3%)、胸外按压胸部暴露要求(58.7%);知晓率最低的3个项目为成人CPR按压吹气比(8.0%)、单纯胸外按压的知晓(8.0%)、什么情况下暂时停止CPR(9.3%)。主要照顾者对于CPR所躺平面、体位、胸部暴露要求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其在胸外按压知识方面得分较差,尤其不知道未经培训的非专业施救人员可实施单纯胸外按压,而《2010心肺复苏指南》[6]着重强调胸外心脏按压的重要性,鼓励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因此,应加大对住院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CPR知识的宣传教育和CPR技能培训,向其提供最新、最专业的CPR知识,加强对胸外按压知识方面的提供。

3.2 CPR态度情况 主要照顾者CPR态度部分总得分23.03分±2.93分。在及时有效CPR挽救生命的可能性、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学习CPR的必要性、参加CPR培训的兴趣程度这三项中,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说明主要照顾者对CPR重要性的认识较好,并对CPR技能的学习表现出较强的主观需求和兴趣。但本研究显示,对自身学习CPR能力的评价、使用CPR抢救病人的把握程度这两项的得分分别为3.69分±0.94分、2.81分±0.94分,表明主要照顾者学习CPR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较差,并对自身使用CPR抢救病人的把握不高,急救自信心不足。有学者认为在实施CPR培训的同时,建立心理支持系统,使接受培训者在不断巩固复习CPR的过程中,增强自身施救的自信心和主动性[7]。

3.3 CPR行为情况 主要照顾者CPR行为部分总得分28.24分±4.67分。在判断意识、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实施急救这三项中,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上,表明大部分的照顾者在遇到亲朋好友忽然晕倒没意识,会为其求救并进行简单的急救。但本研究同时显示,研究对象在组织周围人员进行CPR、实施胸外按压、实施人工呼吸、判定复苏实施的效果这四项的平均得分均在4分以下,说明主要照顾者的CPR行为水平不高,尽管大部分的照顾者会为病人进行求救以及简单的急救,但不会去实施CPR,无法从根本上挽救病人的生命。可能与照顾者CPR知识和技能匮乏有关。

3.4 CPR知信行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CPR知识、态度、行为三者间存在正相关,说明要想达到理想CPR行为水平的目的,必须以良好的CPR知识为基础,以较高的CPR态度为动力。因此应注重CPR知信行整体水平的提高,来改善第一目击者CPR实施情况。

4 小结

知信行理论认为,行为改变是目标,为了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必须以知识作为基础,以信念作为动力[8]。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CPR态度水平较高,知识、行为水平较低。主要照顾者只有掌握有关CPR的知识与技能,并认识到CPR在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生命方面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更好地去实施CPR。因此应对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全方位干预,以提高知信行整体水平,以此挽救心脏骤停病人的生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1] Murakoshi N,Aonuma K.Epidemiology of arrhythmias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sia[J].Circulation Journal,2013,77(10):2419-2431.

[2] 张在其,骆福添,陈兵,等.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9):5-7.

[3] 王明飞,肖晓兰.某城区635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和院前急救探讨[J].中国病案,2014,15(6):33-35.

[4] Swor RA,Jackson RE,Compton S,etal.Cardiac arrest in private locations:Different strategies are needed to improve outcome[J].Resuscitation,2003,58(2):171-176.

[5] 廖爱凤,钱海兰,钱红继,等.心脏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基础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44-4446.

[6] Berg RA,Hemphill R,Abella BS,etal.Part 5:Adult basic life support:2010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Suppl 3):S685-S705.

[7] 谢美莲,综述高丽,审校吴琪瑛.国外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1):23-26.

[8] 杨廷忠,郑建中.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9.

猜你喜欢
态度问卷心脏
心脏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问卷网
态度决定一切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