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的效果评价

2015-05-14 14:04金瑞华郑丹丹刘春凤
护理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毒理护理职业锐器

金瑞华,郑丹丹,刘春凤

近年来,随着优质护理的推广及传染病的多发与流行,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期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使医务人员感染人数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预警与防范干事伊莎贝尔·纳托尔在当地时间10月16日发表声明:“据最新数据,427名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236名医务人员因感染病毒而死亡。数据显示,感染病例每4周增长1倍。”在感染的医务人员中1名,西班牙护师因为手曾经碰触到脸部而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任称医疗工作者在达拉斯医院感染埃博拉病毒是由于“没有遵守规定”。可见,对于高危的工作环境以及特殊的服务对象,护理人员如果不能规范、科学的实施健康照顾,其安全和生命健康将直接受到威胁。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事业的接班人,新世纪的高等护理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护理人才。我国未来护理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是护理本科生[1],因此如何促进护理本科生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的养成,如何培养其科学、规范的行为习惯,如何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护理人员自身安全,是护理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2011级护理本科生实施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及实践技能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生231人,年龄18岁~22岁,其中,女220人,占95.2%,男11人,占4.8%。

1.2 方法

1.2.1 现况调查 根据2012年姜安丽主编的《新编护理学基础》教材中第十章“护理安全”[2]内容,设计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知信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此项课程的需求程度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1.2.2 授课 ①授课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确定该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应用多媒体示教、案例分析及技能强化等方法进行授课。②授课学时:授课时间为实习前一个学期,共40个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0个学时,技能强化20个学时;③授课人员:由经选拔的医院感染科主任及公共卫生专业两名副教授担任;④授课内容:结合姜安丽主编的《新编护理学基础》教材中第十章“护理安全”一章以及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运用专家咨询、专家访谈及专家论证等方法编制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讲义,主要内容为:护理职业环境中常见危害因素及其危害机制、危害严重程度及疾病风险评定等职业毒理学基础内容;护理安全中提出的四大危害因素的易发场景、预防及处理措施等护理职业防护内容;国内与防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风险评定及职业暴露上报流程等护理安全管理内容。

1.2.3 效果评价 比较授课前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教育的评价。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和态度及授课满意度3个部分,共155分,其中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含55个条目,共55分;护理职业安全态度包括25个条目,按4分、3分、2分、1分、0分5个等级赋分,总分100分。分别在授课前、实训授课结束后统一发放。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1份,回收有效问卷231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授课前后护理职业安全知识与态度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生授课前后护理职业安全知识与态度得分比较 分

2.2 护理本科生对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教育的评价(见表2)

表2 护理本科生对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教育的评价结果(n=231) 人(%)

3 讨论

3.1 我国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欠缺 在我国,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防护课程尚处于摸索阶段,已有的一些培训教育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即便进行了岗前防护教育,仍有部分护生发生了锐器伤,或伤后非正确处理。这说明探索有效的防护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3]。目前由于护理专业实习生接受到防护知识穿插在多个科目中,约有77%的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4]。同时,本研究护理本科生对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的评价结果也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对目前学校的职业防护教育不满意,且绝大多数(96%以上)学生认为职业防护课程有益于保护自身安全,学校应增设独立、系统的职业防护课程。

3.2 系统的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有利于改善护生职业安全知识水平和态度 护理实习生在临床中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由于其经验不足、技能缺乏且心理素质尚未得到足够的锻炼,因此在临床工作刚开始时极容易受到职业危害[5]。韩翠珍[6]认为锐器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缺乏防护被锐器伤害的知识。所以,应尽快出台全面防护的相关政策,把职业防护内容增设在教材中,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7]。本研究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对护理本科生进行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在理论层面上增设内容全面、参考资料统一的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课程,并由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教授给予授课,授课教师结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且印象深刻的学习内容。这使得学生的防护意识及职业安全与防护知识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在实践操作中,反复的技能强化可促进科学、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提高职业防护能力,进而减少职业暴露行为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全面系统、方法科学多样的课程教育之后,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及职业安全态度较授课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护理院校为护理本科生开设“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是增强护理本科生职业防护意识、促进安全规范的职业行为养成的有效途径。另外有研究显示,医院是否为教学医院、安全氛围、护患比等组织因素也会对护生职业暴露行为的发生产生影响[8]。因此,护理专业学生除在校期间接受职业防护教育外,还应结合临床实践,在实习期间由医院提供相关培训,才能达到强化和提高规范护理及正确防护行为的可持续性的目的,实现减少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生命危害的目标。

[1] 王峰,朱瑞芳.试论护理本科生法律师资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8,22(9C):2531-2532.

[2]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3] 金莉雅,陈玉梅,陈多妹.职业防护教育对护理实习生锐器伤预防效果的 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5):76-78.

[4] 苏雅林.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与锐器伤的关系[J].健康之路,2013,12(2):208-209.

[5] Camacho-Ortiz A,Díaz!Rodríguez X,Rodríguez!López JM,et al.A 5-year surveillan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borne pathogens in a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in Monterrey,Mexico[J].Am J Infect Control,2013,41(9):85-88.

[6] 韩翠珍.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22):70-71.

[7] 曹英,杨小雨,谢爱萍.实习护生岗前针刺伤预防教育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43-44.

[8] Smith DR,Muto T,Sairenchi T,etal.Hospital safety climate,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nd needlestick injuries in Japan[J].Ind Health,2010,48(1):85-95.

猜你喜欢
毒理护理职业锐器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刘仲齐 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团队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毒理学专辑征稿通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毒理学专辑征稿通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毒理学专辑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