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在培养助产专业学生护理软技能中的应用

2015-05-14 14:04苑芯瑕邓开玉
护理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助产导向教学法

苑芯瑕,邓开玉,吴 斌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它又叫实践导向教学法,是指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1]。目前许多国内研究表明,行动导向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技巧、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增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等[2]。这与护理软技能的人际沟通、角色适应、口语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不谋而合。为探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对提高助产专业学生护理软技能的效果,本研究将此教学法应用于助产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我校2011级三年制专科助产专业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均为女生,年龄18岁~22岁 (19.6岁±1.2岁)。两组学生年龄、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讲解,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总结。试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选取产科腹部检查、骨盆外测量、产前外阴冲洗消毒、产前铺无菌巾四项为实验教学改革内容,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所有授课教师均具有双师素质及3年以上教学经验,主讲教师均为副教授。实施教学前对授课教师进行行动导向教学的相关培训,包括行动导向教学原理、教学准备、具体方法及实施过程。授课前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具体教学方案。上课前1周将实训课教学设计告知学生。授课时按以下程序实施教学:提出项目或工作任务→设定目标并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评价。

1.2.2 效果评价 ①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设计课堂教学评价问卷,有闭合性及开放性问题。闭合性问题包括团队合作、人文关怀、自学能力、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7个方面,按Likert 5级评分法,5分为很好,1分为很差;开放性问题由学生自由提出教学意见。在实训课后进行无记名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分,有效回收率100%。②技能考核。对四项技能分两次以抽签方式进行考核。2人为1个小组,1名学生考产科腹部检查,1名学生则考骨盆外测量。另1次考核则为1名学生考产前外阴冲洗消毒,1名学生考产前铺无菌巾。将两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技能考核成绩。考核评分从仪表着装、操作准备、操作步骤、人际沟通、人文关怀5方面进行。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比较分

2.2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0.01分±9.36分,高于对照组(71.32分±8.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P=0.000)。

3 讨论

3.1 行动导向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软技能 护理软技能是指护理人员的智能、情商、人文素养、人际沟通、观察、判断、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文素养底蕴的外显,难以量化,以定性为主[3],是护理品质的灵魂与血肉。而传统助产及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重硬技能轻软技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的服务需求提高,让病人不满意的不是护士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存在沟通交流障碍[4]。表1结果显示,行动导向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软技能。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①通过该教学法,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深入角色,培养了爱患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每次学习推选1名组长,由其带领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从而增强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5],树立了人文关怀理念。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下达明确任务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并对相关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提炼,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③学生在反复模拟产科病例综合训练过程中,突出了“急、快、细”的特点,让学生较深刻地感受了产科护理的职业场景。由于每个孕产妇的具体情况不同,学生需进行全面评估,在不断地查找、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交换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及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实习和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

3.2 行动导向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行动导向教学倡导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思想,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灵活应用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7]。

3.3 行动导向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①缺乏合适的教材;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评价标准还需细化;③教学受到学生知识背景的限制,同时学生课下查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所需时间多,在课业紧张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④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强,在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完全实现;⑤实训设备设施要求较高,还需建立或拥有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的实践教学场所。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还需进一步研究。

[1] 严家宝.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2(9):20-21.

[2] 乔安花,席淑华.临床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79-180.

[3] 李晨,史瑞芬.护士对护理软技能的认知及实施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2):12-14.

[4] 付艳芬,郑显兰,李平.软技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4-77.

[5] 高华,何国平,范冀湘.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2559-2560.

[6] 张海燕,郭书芹,尤雪剑,等.行动导向教学对提高护生护理核心胜任力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8(13):1580-1581.

[7]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

猜你喜欢
助产导向教学法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