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关怀能力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2015-05-14 14:04杨艳丽刘忠俊丁荆妮陈华丽
护理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护士

杨艳丽,刘忠俊,丁荆妮,陈华丽,徐 霞

护理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国护理理论家Jean Watson提出关怀是护理的本质[1]。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秉承人性、德行,融体力、智力、知识、观念、情感、态度、意志等为一体的内在素养外化为自觉的创造性的服务于病人的实际工作本领与才能,关怀能力被认为是现代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2]。关怀护理工作模式一直是护理领域探索及研究的重要课题[3]。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推广,医院护理队伍的不断壮大,提升临床护士,特别是新进护理人员的护理关怀能力势在必行。本研究对我院临床护士关怀能力培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进行探讨,旨在为制定系统、规范化的关怀培训体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有临床护理单元37个。采用系统抽样法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抽取7个病区为试点科室,分别是心血管内科Ⅱ、神经内科Ⅰ、综合病房、神经外科Ⅰ、肝胆外科、妇科、耳鼻喉科;试点科室纳入标准:床位≥30张;年出院病人数≥1 000人;近2年出院病人满意度≥90%;病区护理人员≥12人;床护比≥1∶0.4。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试点病区的护士124人,其中,女120人,男4人;护士64人,护师35人,主管护师及以上25人;本科及以上67人,专科54人,中专3人;20岁~30岁80人,31岁~40岁35人,41岁以上9人,平均年龄28.5岁±3.0岁。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按职称、年资、学历、技术水平和核心能力将病房护士分为N0~N4 5个等级[4],N0级15人,N1级39人,N2级48人,N3级12人,N4级10人。

1.2 方法

1.2.1 成立关怀护理培训课题小组 在护理部督导下,成立由1名科护士长、7个试点科室护士长为主要成员的课题小组。课题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主题,编制调查问卷,制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并组织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汇总。

1.2.2 现状调查 调查均由通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调查员进行,通过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为培训体系的构建提供资料。采用的调查工具有:①各级护士对关怀护理培训需求调查表。该调查表是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内容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科室、年龄、岗位、职称、学历等;第2部分为关怀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包括6个维度,分别为关怀护理概论、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技术与实践、其他,每个条目按很需要、需要、一般、不需要、很不需要进行评价,得分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②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该量表由美国学者编制,包括认知(14个条目)、勇气(13个条目)和耐心(10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评价对内外环境的熟知度、主动关怀自己及他人的能力、行动中的韧性[5]。③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查时使用的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4]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④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自行设计,有11个条目,包括护士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关怀态度、医护配合等。

1.2.3 构建关怀护理培训体系

1.2.3.1 制定培训目标 通过护士关怀能力的规范化培训,提升护士的关怀态度、关怀行为、关怀能力,使护士掌握关怀护理服务流程、沟通技巧、护理礼仪等,使培训护士的护理服务达到“三体现”:体现人性化、体现行为规范、体现专业内涵,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1.2.3.2 制定培训内容 包括理论及实践两部分,以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关怀护理学》《临床护理实用手册》和荆门市护理学会编写的《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为蓝本,内容涉及关怀护理理论相关知识、人文关怀与医院文化、人文素养、情绪管理及心理减压、关怀护理服务流程、护理服务礼仪、专科病情观察、常见病情变化应急演练等。

1.2.3.3 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课时≥24学时。实践培训采取分层级、分批进行护理体验、护理礼仪训练、沟通情景模拟、应急实战演练等;举办心理咨询培训班,开展关怀护理座谈、服务沟通经验交流分享会;开展“医院给我一份爱,我给病人一份情”主题演讲活动;青年志愿者利用国际护士节、重阳节等特殊节日到福利院进行关怀活动,课时≥160学时。

1.2.4 效果评价 综合比较临床护理关怀能力培训前(2013年9月)和培训后(2014年3月)护士关怀能力量表得分、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和出院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临床护士关怀能力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士关怀能力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分

2.2 培训前后医生及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医生及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比较 人(%)

3 讨论

3.1 护士关怀能力培训的重要性 Noddings[6]的关怀教育理论和Waston[7]的人性化照护理论认为,开设关怀课程和进行关怀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三级医院评审要求中明确提出,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8]。为使人文关怀达到较好效果,应该把关怀能力的培训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做。需对关怀实施者针对关怀理论、关怀能力、关怀流程等进行理论及实践的培训[9]。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统一、管理规范、评价科学的培训体系,使关怀能力培训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可持续性,同时,也是继护生在学校进行关怀能力培训之后的延续与强化[10]。

3.2 培训有助于提升临床护士的关怀能力 护理关怀能力的培养是以护理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怀情感为先导,以关怀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种教与学策略,发展护理人员关怀病人的意识、态度、知识、技巧和能力的过程[11]。和谐护理关怀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从护理人员需求入手,建立护理部、课题小组、科室三级培训体系:①培训内容分级进行原则:护理部负责护理安全、质量内容培训;课题组负责关怀护理理论及流程、礼仪、实践培训;科室负责基础、专科理论及操作培训。②培训层级与培训内容相对应原则:根据调查统计结果,N0级、N1级护士培训内容着重于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N2级、N3级护士培训内容着重于护理质量与安全;N4级护士着重于科学管理与质量控制;N0级~N4级护士公共培训内容包括关怀护理及人文关怀相关理论、传统文化、沟通技巧等。③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各层级人员按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分时段错开培训,这种层级负责制的培训方式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表1结果显示,护士关怀能力的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培训前(P<0.05);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培训前的70.83%上升到87.50%(P<0.05)。

3.3 关怀能力培训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文关怀感受的程度[12]。尽管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已经关注了护生关怀能力的培养,但是,护士的人文底蕴不够,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的理解偏差,造成护士关怀情感欠缺、人际关系协调性差等关怀能力不足的表现。通过规范化关怀能力培训,使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热爱护理专业,关心病人整体,体现更多关爱,尽力满足病人个性需求,以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改善护患关系,让优质护理服务体现在护士充满关怀的一言一行中。张艳琴等[5]研究显示,关怀能力的认知、勇气、耐心对病人满意度具有一定预测作用,提高护士的关怀能力可提高其临床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病人对其服务的满意度。

4 小结

和谐护理关怀能力培训对于提高护士关怀能力及整体素质有积极的作用,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进一步探究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导向作用,研究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如培训体系未结合不同学历层次的需求,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做进一步探索。

[1] Wtson J.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nursing[M].Colorado: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5:23.

[2] 黄行芝,刘义兰,杨春.关怀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6.

[3] 黎芬芬,黄行芝,杨春.关怀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68-70.

[4] 徐霞,陈华丽,黄行芝,等.临床护士“四位一体”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3):27-29.

[5] 张艳琴,张平,徐晨,等.三甲医院外科护士关怀能力与患者整体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4):66-68.

[6] Noddings N.Caring,social policy,and homelessness[J].Theor Med Bioeth,2002,23(6):441-454.

[7] Waston J.Caring science as context[M].2nd ed.Colorado:Uninersity Press of Colorado,2008:16-18.

[8] 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29-130.

[9] 刘义兰,段征征,喻姣花,等.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111-112.

[10] 李薇,蒋燕,张金华.反思性教学在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61-63.

[11] 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1.

[12] 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2,2(9):1-2,26.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