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2015-05-15 03:18殷艳玲郭新荣徐静雅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合格率

殷艳玲,郭新荣,徐静雅,于 尧,范 娜

护理管理水平决定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又反映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避免了传统管理上存在的“单项、分散、粗放”的管理弊端,同时对问题的早发现、早反馈、早解决以及实现护理管理精细化和系统化发挥积极作用。最早网格化管理是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技术[1]。2013年3月我院护理部对原有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突破性改革,试行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组建网格一体化质控小组,将护理管理工作化整为零,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并结合辖区网格特点,定期深入科室进行质控与日常督导相结合的全方面检查,经过为期1年的实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开设床位2 303张,护士1 667名,84个护理单元,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资料保障。按照科室间的学科分组、护理工作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收入情况,将全院84个护理单元划分为8个网格。参与护理管理者107名,其中护理部主任1名,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员1名,副主任4名,科护士长4名,临床护士长97名。构建了院长、护理部主任、督导员、网格长、临床护士长多维度、多层级护理管理体系。

1.2 方法

1.2.1 网格一体化质控实施方法

1.2.1.1 建立网格一体化质控小组 质控小组由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副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护理部主任为总质控督导,副主任和科护士长为网格长,护士长为网格组长。网格长分管辖区实行每年轮换制,各网格组长配合网格长定期进行临床质控与考核。院质控委员会每半年对所有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控管理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撤掉质控小组成员职务,由网格其他成绩表现优异者承担。

1.2.1.2 确定网格长工作目标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科学、精细,服务质量的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而健全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素[2]。护理质控委员会年初制订全院护理工作目标并设定目标值。网格长与网格护士长结合各科室特点,按照目标值,制订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并督导、检查和实施。全面的护理工作主要目标包括病房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士培训考核合格率、实习生—研究生—进修生教学培训考核合格率、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满意度。质控内容涵盖基础护理服务、病房管理、药品管理、病人安全管理、护理查房、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护士及护生培训、护士礼仪、护理文书、继续教育等各个方面,达到全面无死角,使得各个网格之间既独立运转又能共同发展。

1.2.1.3 确定网格长的工作制度 护理部研究制订网格长工作手册和网格质控检查表,网格质控月工作如下:①每周参加3个网格内科室的晨交班;②每个月参加2次网格内科室教学及业务查房;③每个月网格长组织网格内护士长和教学组长形成网格内质控小组,联合药事管理部、感染科进行自己网格的综合质控检查,检查内容围绕护理工作目标及上月科室质控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④网格长每周要对分管辖区所有科室进行日常督导检查一次,有问题当场解决。

1.2.2 网格一体化质控评价方法 PDCA循环管理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护理质量管理基本方法,是按照策划、实施、检查、处理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每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3]。质控检查整改根据PDCA法进行持续改进:①护士长每个月根据网格长日常督导检查质控单、网格质控检查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护理缺陷,并书写整改措施及方案;②网格长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及护士长所做的护理缺陷分析,进行反馈,根据科室特点,商讨制定整改措施,并制订该科室下月的重点质控内容;③护理部根据各网格本月质控分析结果,调整下月护理检查工作目标;④护理部每个季度组织网格长进行网格质控分析会,提出问题,优化相应的工作流程。

1.2.3 网格一体化质控评价指标 比较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2012年2月—2013年2月)与实施后(2013年3月—2014年3月)病房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士培训考核合格率、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病人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施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各项考核指标合格率比较(±s) %

表1 实施前后各项考核指标合格率比较(±s) %

抢救药品物品满意度实施前 84 96.28±2.16 97.47±1.38 96.35±1.23 99.13±0时间 护理单元数 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士培训考核合格率 完好率 病人满意度 护士工作.32 95.32±2.44 88.46±3.28实施后 84 98.34±1.08 98.73±1.16 97.56±0.96 99.54±0.28 97.56±1.76 90.32±3.07 t值 -7.82 -6.41 -7.11 -8.84 -6.82 -3.79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3.1 变革管理模式,增强护理管理者工作责任心 我国护理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是纵向管理,传统管理模式下护理部专人负责全院质量控制、护士培训、继续教育、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彼此之间工作独立无交叉,护理部成员对于科室的管理和认识都存在局限,对于临床遇到的问题只有专门负责的人员方可解答,然而护理部作为三级质控的协调和领导机构,实际上却无法真正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管理行为,导致护理部掌握的结果远远不能满足持续改进的需要。网格一体化管理就是把护理部由原来集中管理督导检查各护理单元模式改变成网格长分片包干管理、督导检查所管护理单元的护理工作,使得所管网格的护理工作有专人管理。网格长每天参加所管护理组晨交班,以诚恳的态度去指导、检查、监督,真正做到深入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使护理管理者既帮助解决了临床科室护士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也使其自我实现价值感得到满足,工作责任心得到增强。

3.2 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缩短管理半径,全面提升护理管理者工作水平 网格化管理强化了质量反馈,不仅加强了护理部与各科室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沟通和联系,同时也通过质量反馈收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质控小组评估全院护理质量、分析问题及制定改进措施,利于进入下一个新的改进循环[4]。本研究按照科室间的学科分组、护理工作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收入情况,将全院护理单元共分8个网格,每个网格长分管大约10个护理单元,与原来护理部统管84个护理单元相比,加强了网格长、护士长、护士、病人四者之间的沟通。管理者通过对临床护士适当的授权赋能,充分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自控意识和责任心,激发了其潜能,最终提高临床护士的质控水平[5]。网格长通过经常深入科室督导检查、与临床护理人员一起工作,了解她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求、困惑,切实落实每一项问题,对于不到位的服务言行及时地予以纠正,逐步树立健康、规范的服务环境。通过分片管理,使老护士长工作更有积极性,小护士长工作更有信心,科室骨干护士通过轮换参与网格质控工作,全面提升了业务能力。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无论是对于护理部层面的管理者、护士长还是骨干护士,都能够通过网格质控工作的开展和全面落实提高管理水平。

3.3 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提升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力量,更直接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尤其是护理质量管理方法[6]。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强化了科室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质量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病房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士培训考核合格率、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护患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说明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可以优化护理流程,这与网格工作开始前的护理部主任带领大家一起探讨网格工作重点,明确目标有关。在网格工作开展前,要求每位网格长都应该对质控的内容和标准进行解读,统一共识,才能在临床实际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达到全院检查同质化。

综上所述,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缩短护理管理半径,明晰管理责任,护理主管部门对临床各科室的全面化、精细化、一体化的监管,能够全面激发护理管理者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能力,降低管理难度,减少工作量,并且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应用了PDCA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实现了问题的持续改善和解决,保障了病人就医安全,全面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1] Foster I,Kesselman C,Tuecke S.The anatomy of the grid:Enabling scalable virtual organiz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pplications,2001,15(3):200-222.

[2] 陈湘玉,谢玮伟,王毅.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15-616.

[3] Kanik E,Erdem E,Abidinoglu D,etal.Can the outcome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be predicted preoperatively[J].Urology,2004,64(2):302-305.

[4] 廖素霞,何文静,杨雯,等.护理质量网格化管理的系统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313-1315.

[5] 金英花,史沙沙,崔文香.护士长授权赋能行为对临床护士自我效能及工作控制感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04-107.

[6] 刘朝霞,高琼.护理质控网格化管理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69-70.

[7] 汪杏.护理质控网络小组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40-5741.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合格率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