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贵在教师当好设计者

2015-05-21 06:42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折纸设计者轴对称

熊 英

(重庆市朝阳中学)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贵在教师当好设计者。正如西南大学李忠如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谈到的那样,“首先需要教师积极学习新的理念下的几何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不断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里发现数学。”如果没有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没有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激情和投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学生将会被动学习、缺乏创新。

一、当好设计者,教师首先要热爱生活,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例子,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一章时,我创新地设计了“折纸与轴对称”,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处理如下作业:如下图所示,将一正方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然后将最后折叠的纸片沿虚线剪去上方的小三角形,将纸片展开,得到的图形是 ( )

看似很容易完成的题目,学生完成的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差。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要求学生换种思维思考,动手开展实践。学生按照图示,动手操作。小部分学生剪出了正确图形,大部分学生却看不懂图示,个别学生竟然看了正确选项,自行画个正六边形剪下来。通过进一步的动手与实践,学生逐步明白了个中原因。

二、当好设计者,教师对所教学内容应深刻地分析,找到学生能自主探究的切合点

新课标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在提高。分析最近的中考数学题,不难发现,几何操作题目越来越多,题型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初一教材中对于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的轴对称性都要求学生通过对折纸的方式体会,而显然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于是我翻阅多种资料,收集题目,筛选出了折纸与轴对称的五个练习题编成学案,学案右边空出,留作学生操作后贴图形,以便学生、教师评定、比较。作为教师必须对所教学内容有深刻的分析,找到学生能自主探究的切合点。我想,这是学案设计的一个亮点。

三、当好设计者,关键是要突显出初中数学教案的设计环节

本文以“折纸与轴对称”为例,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以下三个环节供大家参考。

1.情境引入。我出示我的女儿以前剪的一朵花、一对蝴蝶,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实例复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环节很有生活气息,与课题紧密相连,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的欲望,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2.独立思考。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直接完成学案,再引导学生明确折、剪、拼等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操作、生生互助、小组探讨等方式修正答案,得出规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玩耍里,它充满着乐趣与神奇。

3.展示作品。小组推选,展示作品,述说感想、收获。教学中,学生每七人围坐一起,情绪饱满,有自主思考操作,有诚恳合作交流,最让我感动的是每位学生那满脸的求知欲,满脸的欣喜感,让我深切体会到“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这堂课“以问题的探究为教学的出发点”非常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通过自主折、剪、拼等操作、探讨,得出结论。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及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让其带着强烈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学习的目标。

四、当好设计者,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设计出具有个性特点的教案

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并不是短期能达到的,它要靠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找准前后知识的联系,多思考知识背景,发掘生活素材,将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多维互动的交流。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活动给予启发、调整、激励来体现其主导作用。

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追求教学最优化,学他人之长,收集经典课例,留心身边的数学事例,勇于创新实践,设计出具有个性特点的教案,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把思考权、质疑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折纸设计者轴对称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2020德国iF设计奖
认识轴对称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折纸鹦鹉
折纸
折纸图形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