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5-05-30 10:48李新忠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导语文本情感

李新忠

[摘要]情感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结合实践探索如何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导语,适时训练学生诵读,用心指导学生写作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铸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情感教育熏陶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06

语文是一门极富有情感的艺术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情感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借助语言互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利用文本朗读引导学生体味文字的情感,通过课文赏析带领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还要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尝试用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语文的熏陶下成为一个有血肉、有情感的人。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阅读的迫切感

人类的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境界,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水到渠成地走到文本中去。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唐代诗人孟郊在46岁时考上了进士,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便写了一首小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算是有幸的,但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很多人考了一辈子,也没捞上个秀才,落得穷困潦倒也不甘心。其中就有这么一位‘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另类人。同学们愿意去认识他吗?”这样的导语既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当时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又激起了学生深入文本认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欲望。

二、适时训练朗读,引发学生阅读的共鸣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感悟出文本的情感变化,并用声音的抑扬顿挫表现出来,从而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如在学习一些古今中外的诗词及文言文后,我便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喜怒哀乐的体验充分表现出来,情感得到了升华。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文章中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为了加深理解,我选用《高山流水》这首曲子给学生的朗诵配乐,让学生在空灵的音乐氛围中体会陶渊明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三、正确引导品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仅仅激发学生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进行感悟,在体会文本内在情感的过程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只有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了文本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把握了文本的情感脉络,学生才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

比如,教《天上的街市》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了解郭沫若的生活经历、爱国情感、不倦地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而品词读句,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诗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在品读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样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中的那条银河是何其宽阔,然而诗人笔下的银河,却是“浅浅”的,并且“定然是不甚宽广”的,这是为什么?学生寻着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比较,走进了诗人内心,揭开了诗人情感的秘密。通过品读,学生领悟到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了情感体验。

四、用心指导写作,引领学生的情感取向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其中“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点滴感悟与体验用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写作中抒发内心的情感,褒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取向,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如学习《雨说》这首诗后,借作者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让学生结合实际,将这首现代诗改写成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在学生们的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感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再如,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后,让学生细心捕捉自己与父母生活片断中的感人场面或促膝之谈的内容,体会舐犊之情,选取一个主题给父亲或母亲写一封信。有位学生给她妈妈信的结尾这样写道:“亲爱的妈妈,想想这么多年,我最感激的还是你们!我成长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你们艰辛的付出。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有是为了我,没有你们的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现在不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我只能真诚地对你们说:谢谢你们!”简单的文字却充分抒发了学生感恩父母的浓浓情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铸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导语文本情感
导语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阳光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本期专栏导语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导语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