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地地形对鼓浪屿街巷景观的意义涵构研究

2015-05-30 10:48桑晓磊陈志宏
广东园林 2015年5期
关键词:鼓浪屿街巷景观

桑晓磊 陈志宏

摘要:以鼓浪屿街巷景观为研究主体,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形式出发阐述丘地地形对其空间框架的影响,并从存在空间的层面上解析其意义涵构,旨在阐明丘地地形是其街巷景观整体意向的天然基底及空间构架,也进一步提出丘地地形在地域文化、景观叙事及情感框架方面强化了其街巷景观的精神意义涵构。

关键词:丘地地形;街巷空间;意义涵构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4-21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1-21

被誉为“中国最美城区”的鼓浪屿是一个多丘地地形的内陆岛,是1.08亿年前燕山晚期中粒花岗岩断层切割而成的断块岛,具有典型的海蚀地貌,经过长时间的地质运动和风化剥蚀,造就了岛上七座主要呈十字形分布的自然山体构架,成为岛内丘地地形架构的基础。从空间形式出发研究鼓浪屿的街巷景观,可分为几何空间和存在空间两个层面,第一层次的几何空间表现空间的框架,即街巷景观的整体系统组织和框架构成,而第二层面也就是更深层次的存在空间则反应其街巷景观的本质,即“意义涵构”。

1丘地地形决定街巷景观的“几何空间”形式

鼓浪屿岛域约70%的面积均在高程18m以下,制高点在西部的龙头山(即日光岩,海拔92.7m),岛域面积虽小,却同时汇聚了山、海、滩、岩、建筑、音乐、传统社区等诸多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要素,具备完整而鲜明的海岛景观意象。成型的城镇建筑群大致分布在岛的中部、东部和东南部,看似无序实则有机的街巷系统遍布全岛。地势的起伏多变决定了鼓浪屿街巷景观的底部高程基础构架,因而在整个鼓浪屿街巷系统的平面构图中极少既直又长的线性形态,不时有转弯、折变、交叉口、膨胀点、井台节点或者是街心公园、广场平台等异质空间,使得鼓浪屿的街巷空间成为一个有多项涵义的“读图”系统,为曲折而延续的线性行程提供了“停顿的点”和“可驻足的面”。

鼓浪屿现有大小街巷约32条(图1),其中除了有特定意义的街巷,如鹿礁路(图2)、内厝沃、笔山路、田尾路等,其他大部分都是以市县命名,如福州路、泉州路(图3)三明路等,绝大部分与山体重叠、契合,复杂多变的丘地地形使得其街巷网络依山就势、疏密有致、多样统一。与羊肠路、迷宫巷遍布的西部片区相比,东部的街巷由于地势较为平坦,整体构图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保留了殖民时代发展规划的原始印记。因此,除了依山临崖、滨海迂回、穿洞涉水的环鼓路之外,岛域内部的街巷空间既是社区化的功能构件也是旅游景观的空间容器,是城区建设自下而上式内在秩序的体现,是一个具备了空间场景展现和文化情境表达双重意义的完整叙事网络。

其中,位于旧时鼓浪屿使馆区的鹿礁路是拥有建筑风格最多的一条路,它沿途建筑群落的殖民印记最为明显。以福建省名命名的福建路(图4)、鼓新路上连接的次巷左弯右转,依势而筑,向民居院落内部曲折迂回地延伸,连续而精致的建筑和高矮不一的围墙展示着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遗韵,最能体现鼓浪屿建筑风格的精华。漳州路环境清幽、花香满巷、藤蔓交错,沿途有厦门金泉钱币博物馆(原英国驻厦门领事馆)、林语堂故居、马各式楼房居所就达到了1041幢,大批事业有成的归国华侨亦在此倾心投注事业,衍生出一种优越而有机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特殊而稳定的文化气候,中西两种文化在岛上根植并共荣发展。如今,在街巷组织的文化脉络里,旧宅、洋楼,窄巷、古井、琴音、燕尾砖、榕树Ficusmicrocarpa、叶子花Bougainvilleaspectabilis,鸡蛋花Plumeria rubra‘Acutifolia这些早已被贴上鼓浪屿特色标签的元素,带着时光的气息参与到街巷景观的构图中来。在海坛路、泉州路、安海路、鼓新路起伏变化的高差中,各式建筑天际线的鳞次起伏、海岛内海文化的沉静和温婉成为最主要的感知情节。正是丘地地形对看似复杂而有机的街巷系统支持,鼓浪屿才能在咫尺中完成了从“海、山、岛”的大空间意象到个人的、安静的、想象的有人情味的时空转换(图8)。

2.2景观叙事的方式

人们从漫无边际的海滨自然空间进入由地形、建筑、巷道等人工限定的内向封闭的人文环境,意味着从无限到有限、从“受掌控”到“可支配”的空间体验转变,街巷线性结构的一些凸凹,创建的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可停顿式的流动空间模式,建立了一种视觉和知觉上的交通图解,澄清了岛域内的空间意向结构,确立了地面的建筑实体和开放的虚体之间良好的比例关系,动态的景观综合效应和高密度的建筑空间特性又加大了置身其中的空间感受量。如从内厝沃出发,就有3条迥然不同的游览线路分别从大众、慢行、市井3个方面感受鼓浪屿景观文化特质及淳朴的岛民生活,每条线路都没有明显的方向性,但都与高程基底及建筑空间嵌合紧密,都有明确的叙事主题。在每一条或深或浅的街巷里,总有一栋或几栋风格迥异的老别墅代表着已逝的旧日繁华。晃岩路上皇家花园雍容贵气,白色天主教堂圣洁优雅,漳州路上林语堂故居寂静苍凉,海坛路上大夫第二进式的红砖四合院、护厝及右侧新建的四落大厝,层层托高,依势而建,直达日光岩,与天相接。回顾上个世纪鼓浪屿的建筑环境,洋楼别墅主要以居家生活为主,格外温馨、秀美、恬静,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不仅浓缩特定时代的建筑艺术精髓之美,更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霜、褪去繁华后的恬淡及贵气延绵的生活气韵。现如今,整个蜿蜒而有机的街巷系统依然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框架,在旅游情境的框架中以景观点、游览线、驻足面相结合穿插的方式序列讲述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和典故。就像斯蒂文·霍尔在《锚固》中所说,场所的启发性并不是简单响应所谓的“文脉”,而是一种经验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联系。

2.3情感框架的建立

从卢原义信街巷研究的理论角度上来说,鼓浪屿街巷(1~6m)的路幅宽度、围墙高度(1.8~2.4m)以及控制得当的临街建筑高度显得近人且宽窄适度,非常适于慢速的步行游览感知,街巷两侧构筑物丰富的垂直线条暗示和装饰细节又进一步增加了步行体验的“可读性”及“可读量”,理顺了各种人流关系,转折处节点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空间的主从诱导性,而地面铺装的一体化设计让整个场景图示的延续有了很好的可视线索,创造了视觉深度的可延伸性。

而丘地地形形成的地面标高变化不仅仅决定了鼓浪屿街巷的基底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欣赏和读取的可理解性。街巷作为一种链接日常生活图景的线索,人们按照鼓浪屿岛域地图把理解和设想编排成一出连贯而有意义的戏剧脚本,这种基于个人经验组织的编排过程就是将无序的因素组织成能引发情感的、层次化的环境,使鼓浪屿的旅游景观具备了连续性和指向性,将无序变为有序,带有一定的品质和感情色彩。其中,视觉焦点的偏转和位移、上升与下降是贯穿整个景观系统的运动感知特征,从无限到有限再到无限的空间游走体验更是把整体的情感发生过程置于起伏多变的水平面场景序列中。

以晃岩路为界,中华路北部两侧建筑及其围合墙体连续而紧凑,地形的高度微差加大了景深的序列效果,使得整个街巷的线性空间深而幽远,情感控制强而有效。置身其中,步行场景的慢速变换呈现非同寻常的情感调动能力,尤其是街巷空间界面强质连续的地段,随着地形的高低变化,天空作为或收缩或开放的顶界面参与视野构图,内部的建筑形象和文化特质被隐匿、抽离,而在道路南部,特别是人民体育场前,空间围合弱质连续的地段,其围合的内部景观特质和文化意义或被间断读取,或被整体采用,在高差转换处或方向转折处的街巷系统被转向建筑、街头广场、开放绿地切断,断点所在处扩散呈现其街巷特有的景观元素、文化意义。这两种界面形式在地面标高的变化下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其隐喻的意义也随着高差变换的程度形成另类的心理图示,变换的形式与“历时”动力形成了倾斜和深度体验的另类心理体验(图6~8)。由此,在旅游情境下,看与被看的心理转换构筑出了共时与历时的景观叙事逻辑,主动与被动的肤觉运动感知体验了质体“线”空间的连续与停顿、平铺与转折,而声音及光线的加入则凸显了其街巷空间的文化本质——即置于特定的时间、连续的空间及特定系列事件中建筑及其附件的物理及心理排列,而非机械的、无人情味的空间罗列。

3总结

从第一层面几何空间形式来说,鼓浪屿的路依着地势的起伏蜿蜒而筑,起到了纵向划分空间领域和强化景观视觉效果的作用,其升降特性形成了街巷底界面的起伏和围合界面的变化,增大或降低了画面的透视景深,加了视觉趣味性和戏剧性,形成了极其丰富、生动有致的街巷空间景致,为整体景观文化特质的读取提供了“生动而有趣的渠道”。从第二层面存在空间的意义分析,丘地地形强化了空间脉络的清晰度,即生成了视觉层面上的审美体验,又造成了肤觉体验方面的特殊运动体验,与整个鼓浪屿的旅游景观意向构架相结合,凸显了浓郁且强烈的地域文化,强化了景观的叙事逻辑,为受众建立了审美体验的情感框架,加深情感方面的入境体验,增加了其景观的文化价值。综上所述,街巷是鼓浪屿旅游景观文化的呈现脉络,而丘地地形则是其整体景观特质和文化价值的体现基点。

猜你喜欢
鼓浪屿街巷景观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景观别墅
鼓浪屿
火山塑造景观
边走边唱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雨中的街巷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