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初探

2015-05-30 10:48黎秋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特长体育锻炼体育课

黎秋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要求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开创出符合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想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就要充分改革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拒绝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64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突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不足,面对高考压力,许多学生宁愿将体育课的时间花在看书写作业上。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显得没有活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这些都是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并积极寻求解决策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和管理者,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各项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主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给学生普及体育知识,在体育锻炼中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体能情况,在开学之初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特长与不足,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以及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体育学习在学生中的宣传,让学生对体育课有科学的认识,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体育课,促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高考减压的作用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偏向于在室外进行,而在室外教学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教学自由性。在室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充满趣味性、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学方法。笔者采用最多的是游戏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在上课之初,带领学生做充足的准备活动,然后引领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反复练习已掌握的体育技巧。这样可以使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过程加快,使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还注重竞赛式的教学模式。在比赛前,学生会反复去练习,使自己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在比赛中,学生相互竞技、相互合作,在比赛中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慢慢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感到快乐,舒缓了学习压力。

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特长训练的教学模式。比如有的学生爆发力强,在短跑中优势明显;有的学生弹跳力好,跳远跳高都难不倒他们;有的学生肺活量好,擅长耐力性活动,如长跑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在教学中,将学生分类,训练时予以一定的指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特长。在特长训练中,一些体育特长不明显的学生也会相应地加强自身训练,慢慢地喜欢上某些体育项目。

这样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在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合作与竞争,实现了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思路,完善体育设备

目前,许多中学都还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过于要求技巧和难度,使许多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找各种理由不去上体育课。最重要的是,许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不够完善,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完善体育教学设备,消除安全隐患,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有些学生对体育充满了热情,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会三三两两结伴一起去参加体育运动。这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乐观性格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公平公正

当前许多学校的体育考试内容仍以技能达标为主,考核学生对某套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以此作为考核结果。平时教师不够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也不满意最终的考核结果,这样就使得学生对体育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考核的时候,要注意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评价时要公平公正,切不可偏袒某些学生,或看轻某些学生,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进步。

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予以重视,不断地改革教学中落后的不适宜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巨大的吸引力,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从而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柳紫)

猜你喜欢
特长体育锻炼体育课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