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目标教学”的几个误区

2015-05-30 00:52黎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目标教学教学评价数学课堂

黎强

【摘要】“目标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存在着目标展示方法单一、忽视情境创设、教学活动与目标不符等误区.本文就这几个误区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目标教学;教学活动;教学评价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目标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有明显的优点,日益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展示目标方法单一,学生认可度不高.一些教师将“目标教学”绝对化,排斥其他教学法.也有一些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不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不成熟的认识,供同仁们批评指正.

1.目标展示方法单一,课堂教学僵化

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激励功能,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导向功能.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不少教师展示目标的方法单一,课前在小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浏览之后,就开始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倦,对学习目标熟视无睹.

目标引入应多元化、生动化.对于能够分解为几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只要求达到一个目标的教学,教学目标要随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展示,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如果集中一次展示,学生难以记住,且没有相应教学活动与情境,学生无法得到理解和启示.

如:必修2“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这节教材可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理解椭圆的定义,第二层次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师可通过将一绳对折后,把一端固定在黑板上,折叠处套上粉笔拉紧绳子画圈,粉笔运动的轨迹就是圆.再将绳子的两端分开,分别固定在黑板的两点处,找一名同学帮忙,拉紧绳子使粉笔运动.演示后给出第一个目标:上述轨迹是什么形状?轨迹上的点都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如何给椭圆下定义?这样引入不枯燥,通过学生参与获得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得到椭圆定义之后,教师通过与圆比较,发现圆实际上是椭圆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时适时抛出问题:我们知道圆的标准方程是(x-a)2+(y-b)2=r2,那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呢?自然引出第二个学习目标,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转移到下一个学习任务.

2.不能博采众长,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些教师为实施“目标教学”而排斥“其他”教学方法,这是对目标教学法的一种误读.“目标教学法”严格来讲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集成,因而必须多种教学法灵活使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有效的情境中,便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的新知识.

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泰姬陵坐落在印度古都阿格,是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精细令人叫绝.传说陵寝内有一个三角形图案(图略),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问题1:你知道这个图案花了多少宝石吗?即计算1+2+…+100.

问题2:图案中第1层到第n层一共有多少宝石?即计算1+2+…+n.

问题3: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如何求a1+a2+…+an?

通过三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层层设问,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新的求知高度.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丰富.

3.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偏离教学目标

有些教师精心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认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或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造成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不符,从而影响教学目标发挥应有的功能.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学活动主次不清,偏离教学重点;教学内容过度拔高,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追求热闹,泛泛而谈.

如笔者曾听过这样的一堂公开课:教师熟练地使用“几何画板”演示,得到不同圆心、不同半径的圆的方程,然后让学生分组猜想圆的方程的形式,由此得出圆的标准方程.然而其教学目标指出要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授课教师归纳猜想的教学设计如何让学生掌握其推导过程.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在于能否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活动形式.

综上,我们认为,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目标教学法”时,展示方法与手段要不一而足,丰富多彩.教学情境创设要有声有色,引人入胜.教学活动安排要目标精准,慎防跑偏.

【参考文献】

[1]张鑫.优化教学环节设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知报(教师版),2012(13).

[2]王喜明.“四步目标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6).

[3]连春兴.数学“目标教学法”的演变、异化及扬弃.数学通报,2004(5).

猜你喜欢
目标教学教学评价数学课堂
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
明确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达成度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科技课堂中微笑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