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风险应对探析

2015-05-30 19:39韦金亮蓝恒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对风险体育教学

韦金亮 蓝恒

【摘 要】阐述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风险,从法律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社会层面、综合层面提出应对体育教学风险的方法及手段。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风险 应对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162-02

近年来,大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猝死、暴力、受伤、致残、死亡以及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日趋增多。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学生在运动和游戏中受伤已位居学生伤害事故案首位,在法院受理案例中已占到第三和第四位。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必修内容。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会伴随高校教学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如何应对不可预见的风险、监测风险、避免风险、合理处理风险,是教育界、体育界等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风险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风险,主要涵盖在一般活动风险中。一般活动风险认为人类活动的发生过程中必然包含不确定的因素及不以人的意志为依据产生的结果。而不确定的因素和不以人的意志为依据产生的结果中,可能包含对活动本身有利或有害的可能性。因此,但凡正在发生的人类活动就必然存在不确定、不可预计的损害因素或破坏可能。而经济学上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投资和回报的关系上。回报越高的投资,必然存在越高的投资风险。显然,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不为谋求经济上的高回报,而是一种一般性体育教学活动。而一般性体育教学活动中同样存在风险。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的风险,例如:2014年10月19日,厦门软件职业学院篮球场举行篮球比赛时,一辆汽车冲入篮球场,连撞6人,一位学生头部遭碾压,当场死亡;2014年10月9日江西师范大学某新生1000米体测猝死;2013年5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某男生跑完1000米猝死;2013年4月9日,江西吉安井冈山大学一名大一新生在扣篮时,篮球架突然倒下,该生被砸身亡;2012年12月27日 上海东华大学某男生跑完1000米猝死。2012年4月底,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一名男生在上体育课时猝死。

二、高校体育教学风险的应对策略

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学能持续有序地进行,同时又将其存在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小,体育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及构建应对措施。具体而言,可从法律、学校、教师、社会、综合等层面着手。

(一)法律层面:完善立法,为学校体育教学风险提供法律依据

对高校体育安全事故能起到规范作用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如《民法通则》《教育法》《体育法》等,但这些部门法对于高校体育安全事故主要起到一个统领、原则的规范作用。在细则上并没有体现出来。现今对于处理高校安全事故最主要的细则依据是2002年9月1日教育部颁布的部门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虽然仅仅作为教育部的一部门规章,但在现实中对于学校的伤害事故处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依据法理来分析,《办法》的落实和实施过程中确实有与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相抵触的地方。为能合法合理有效得当地处理好学校的安全伤害事故,保障学校、当事人、第三方等各方面的权益,同时有效避免事后的纷争,从法律依据规范的目的出发,当下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法条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校层面:从软硬件两个范畴强化体育教学风险应对

1.从软制度而言,一是要建立应对风险事故预案。在对发生过风险事故案例的学校分析研究中,不难发现,具备风险事故预案的学校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事故,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将风险造成的损害控制在有限的范围。这不仅会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理清责任人义务,同时也会减少学校应对风险事故的资金投入。但研究数据表明,建立健全针对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预案的高校寥寥无几。因此,高校行政部门、体育教学部门在建立应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风险事故预案有责无旁贷的责任。二是要加强安全教育。据新华网报道,在我国,每年学生伤害事故中有45%是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有18%是因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的。

由此可见,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安全尤为重要。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体现在:(1)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结合,体育教学是对学生体育权利的一种体现,而安全教育融合在体育教育中是对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2)不同体育项目应注意的特定环节,由于各项体育项目特殊性,在参与前,教师应对此项目所包含的安全因素一一说明,告知注意事项。(3)体育教学中的纪律要求,体育教学中的纪律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掌控能力,一旦学生不在教师的掌控中,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将呈几何倍数增长。

2.从硬件方面看,主要确保学校场地器材的检修制度的完善。高校体育场地及器材的检修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学生参与体育的基本保证,在物因引发的安全风险事故,主要问题都会指向学校体育场地及器材的检修制度。该制度的落实和完善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合成:(1)制度成文,包含体育场地器材使用管理办法、器材的定期检修办法、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等。(2)人员的配备、场地器材的使用要符合管理办法,一定要在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到位的情况下方能使用或进入场地。(3)经费的落实,体育场地器材在使用过程中是会损耗的,在一定使用周期后,必须定时定量进行更换,因此学校要在体育场地器材的耗损上留有足够的经费予以保障。

(三)教师层面:督促落实并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对于体育教学风险的抑制作用是明显的,教师的安全意识要贯穿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环节中。体育教学的开始必定要从安全教育开始,参与任何体育体育项目都必须做好准备,要在身体上做好准备、思想上做好准备、细节上做好准备。应对各种可能预见的安全问题,体育教师都要提前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及行动上的预备。

猜你喜欢
应对风险体育教学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