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墨一云烟

2015-05-30 19:52张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山水画传统

张倩

摘 要: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毕继民首创的“毕氏云烟”是将心中之景与自然之情完美的范例结合。中国人讲求以和为贵,注重阴阳调和,刚柔并济,崇尚自然,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了中国人坚实的品格,这种品格在中国画家和中国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毕氏云烟;山水画;传统

毕继民,1961年9月出生,河北省大城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写意人物、写意山水。作品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美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美展、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等综合性大展并获奖。作品《马本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毕继民画集》、专著《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是以老子的道德观为文化本体,同时又以儒家思想、庄子思想和墨子思想为主体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又称为华夏文明,华夏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深深的滋养了中国人的心灵。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凭借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无论是老子的“道法自然”、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还是庄子的道家思想都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国绘画。

中国人讲求以和为贵,注重阴阳调和,刚柔并济,崇尚自然,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了中国人坚实的品格,这种品格在中国画家和中国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毕氏云烟”山水画风格形成

(一)毕继民绘画经历

北京,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维持时间最长的国都,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书画风气也是异常鼎盛。河北大城靠近北京,自然也会受到北京地区书画风气的影响。毕继民就生长在河北大城,其少年时期跟随著名画家陈继荣先生学习绘画,陈老先生评价毕继民是一个具有超前意识、思维敏捷、办事干脆、悟性极高的人。陈继荣先生见其长得俊气,便以其作为连环画《大刀记》中主人公梁永生少年时代的形象原型。跟随陈继荣先生学画使其进入了绘画的殿堂,后来更以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优异的文化成绩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继民在大学学习了系统的绘画知识,并接触了中国画,从此便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它。其扎实的速写基础,异于常人的领悟力,使其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当时的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名师云集,在这些老师的帮助下,其造型功力倍增,尤其擅长连环画、人物画,其创作的连环画《马本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人物画有强烈的形式感,画面寓意深刻,趣味无穷。他的画既不是对生活的原搬,也不是对前人绘画的翻版,他的画面有一种超前的审美意识在里面。他的人物画以写实主义入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浑厚的造型基础,对现代中国画的法理体察入微。他所画的《父老乡亲》系列,谨严浑厚的造型,纵横交织的人物动态,令人荡气回肠的画面气氛,深刻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以及对这种命运的反思,是写实主义中国画传统中的一幅力作。

真正的艺术家并不只专注于某一画科,而是全面发展的,你能说徐渭只会画花鸟,任伯年只会画人物吗?只是某一方面比较突出,人们忽略了其它罢了。在画山水之前毕继民已经画了将近二十年的水墨人物,但强烈的艺术追求使毕继民毅然决然地从人物画领域转向了山水画领域,对于他来说从人物画领域转向山水画领域仿佛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因为画人物画已经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所以画山水时并不会觉得手拙笔生,反而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感觉。没有魄力的人是不敢轻易尝试的,但毕继民不仅尝试了而且还取得了成功。特别是毕继民创造的“毕氏云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感染力,深受国际同行及世界收藏机构的关注和赞赏,他的“意境”说和由此而延伸出来的至高境界充分展现了其深厚而强大的文化支撑,突出了“毕氏云烟”鲜明的艺术品格和文化身份,他的作品得到了国际学术界、艺术界的认可。

(二)“毕氏云烟”形成的内因与外因

1.“文人画”熏陶下的文人情怀

文人画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历经数代文人雅士的绘画实践,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文人画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表达着文人情感。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通过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抒写心灵的感受。文人画不仅重意,而且重简,繁复的皆可简,甚至简到空白,这些就是所谓的“计白当黑”,空白能给人意味深长的感受,似“此时无声胜有声”。文人画注重主观意趣在艺术实践与创作中的作用,强调物我交融。毕继民是一个有着强烈主观意识的画家,他饱读诗书,深受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因此其是一个懂生活情趣,有文化修养又极重视传统哲学文化的人。他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主观意识,重视自然,强调“天人合一”,这些都是文人画的精髓。

2.“皖南山水”的滋养

别看毕继民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他有着南方人的细心与柔情,他热爱皖南的山水。因此,其山水画多描绘的是皖南山水。皖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青山绿水、云烟缥缈、民风淳朴、掩映山间的青瓦白墙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皖南的山特别美,雨后,云烟萦绕,这时候的山更美。也许,毕继民就是在某个雨后被这云烟营造出来的仙境所吸引了,才会创造出“毕氏云烟”吧。为了仔细地观察皖南的山形和云烟那虚无缥缈的姿态,他常常深入山林,一呆就是几个月。雨后的清晨他常常会早早地起床,这个时候观察云烟是最为理想的。因为有了皖南山水的滋养,才有了其画面的意境深悠;因为有了北方汉子的豁达,才有了其大气磅礴的画境。

二、“毕氏云烟”山水画审美思想

(一)“立足传统,勇于创新”的绘画理念

传统文化永远不可抛。毕继民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精神的画家,将传统文化、哲学精神通过古老题材体现在绘画上,但笔墨形式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希望通过新的笔法,新的表现形式将古老的题材和传统精神运用到现代山水画中,而不是通过“胡乱涂抹”来定义现代山水画。他认为作为中国画家,坚守传统、融汇新思想既是发展的方向,更是自身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他的绘画以古代题材为主,你却总能在这样的画面当中找到你的共鸣点。只要能和现代人的心灵碰撞出火花,这就是属于现代的作品。

(二)“毕氏云烟”山水画中的诗意与生活

一幅山水画往往就是一首诗,这首诗有抒情的、有激昂的、有悲凉的,就像山水画一样,有描绘江南美景的、也有描绘塞外风光的。毕继民的山水画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这副充满诗意的画卷往往又极具生活趣味。打枣的、捕鸟的、撒网的,归来的樵夫、送友的主人、垂钓的老者、嬉闹的儿童……人们在观赏这些画时每每都能产生共鸣,仿佛自己就是画面中的主角,逍遥于这现世不能拥有的仙境。

三、“毕氏云烟”山水画绘画分析

当下许多所谓的山水画家表现的多是自然之象,而毕继民更多的是表现象外之象。他将自然山川与人相结合,将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完美地运用到中国山水画中,单纯地描绘自然只能使观者感叹自然万物的神奇,而将人置于自然山川中则给观者一种大象无形之感,并不局限于自然山川的奇秀俊美,而是给人一种胸怀天下之感。毕继民的绘画多以横构图为主,比竖构图更有气魄。他追求文人画的意境营造,看似随意的用笔实则章法严谨,刻画入微。其用笔自由洒脱,树木山石排列有序。他的画中每个物象都是相互依存的,拆掉一点都不行。他的整幅画给人一种气韵畅达之感,常常使观者赞叹局部的精彩,同时又感慨整体的大气。他的画面注重藏露的关系,虚实的关系、疏密的关系,密里有藏是其高于其他画家的地方。山石的皴法由最初的用线表现,到现在的以皴擦为主,山石结构感非常得强,笔笔都是遒劲的,但营造出的意境又显清幽闲适。其构图严谨,但观之又不觉得拘谨。他的点苔、山石与古人不同,但最不同的就在于画面主体物的选择,他选择了云作为画面的主体物。自然界中的云总是变化莫测、没有固定形态的。而中国画家总是以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视角进行观察,用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表现自然界的云,所绘的云并不是写实的,而是以笔、墨的表现方式同时利用水墨交融的氤氲之效,表现画家胸中之云。毕继民教授在绘画中追求混沌的气象之美,使人们看到云气就能想到“毕氏云烟”,这就是他和别的画家不同的地方。

“夫通山川之气,以云为总也。”过去的山水画中,“云”与“水”多为点缀之角色。云烟的本身是有虚有实的,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云:“云者,乃气之所聚也。”气有虚实散聚,聚并且实的是云头,散并且虚的是云脚。轻盈的是烟,凝重的是雾,漂浮的是霭。毕继民山水画多表现山间之云烟与水面之云气。这些都是观察自然气候变化而来。他画云烟多用烘染法,用笔根沾取调好的墨,将笔侧卧,于空白处烘染出云烟,再以清水扫之,所以画出的云轻薄又极具体积感。

山林因为有了云烟才显得神秘壮丽,如果画面中少了云烟便会少了那么一丝幽静的韵味。流动的云可以使画面更具韵律感,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云有多种形态,有春云、夏云、秋云、冬云;有山间之云、林间之云、水面之云。这些云都是变化无常的,最难表现的是空白处的云烟。但毕继民的云烟妙就妙在这空白处,他的云烟不是简单地在空白处进行烘染,而是注重表现云烟里面的结构变化。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够看到他所绘云烟虚里有实,实里有虚,层次分明,空白处墨色浓淡不一,更显云烟缥缈之态。

点景人物作为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常常被画家安排在自己的画面中,与其说这是点景人物倒不如说这是画家心中的自己。点景人物的出现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具“人情味”。毕继民的点景人物可称为一绝,因为有了将近二十年的人物画基础,所以他的点景人物都是活灵活现的,你能从他的画中发现很多不同的点景人物,游泳嬉闹的儿童、捉鸟的小孩、光着膀子打闹的顽童、打鱼结网的渔夫,等等。而其他画家山水画得好,但点景人物着实不敢恭维。

“天阔雨沐山,气韵青峰岸。心无纸砚墨,挥毫画云烟。”

真正的艺术美建立在独立的人格之上,画家的人品就是画品,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创作出传世的作品。观毕继民的山水画,我们能够看到艺术的尊严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卢辅圣.中国画历代名家技法图谱,山水编.云水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9.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2.

[3]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M].贵州.贵州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3.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毕继民

猜你喜欢
山水画传统
我来打开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