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书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5-05-30 21:13付亚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发展

付亚琴

摘 要:通渭书画盛行从20世纪中后期至今已有数百年发展进程,但随着通渭县具有浓厚的书画文化气息,扶持文化产业,以书画带动当地文化业、旅游业的大发展以来,书画热潮不断掀起,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绘画素材及创作水平存在各种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崇尚耕读,钟情书画”的基础之上,借鉴先进的绘画理念,提高能促进通渭书画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通渭书画;现状;发展;对策

一、通渭书画现状分析

通渭位于甘肃省中部,辖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4.67万人,素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目前,该地区书画创作人员数量已经达到3000多人,其中美术与书法协会会员数量近50人,全县书画爱好者众多。通渭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200余件。每年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近500人,通渭书画正向专业化渠道发展。

通渭民间书画习俗,家家户户盖好房子以后,正房、左右厢房皆挂字画,房内正堂之上必须挂中堂(包括国画 ,书法,国画居多),左右相配条幅一对(主要是书法):房屋两侧墙上则挂四条屏或单幅山水,花鸟等。客房(正房)正堂供奉祖先香火,书画相应大气、庄重,此作品一定是德才兼备、品行高尚之人所作。不管农民生活有多么拮据,都要托人到县城向有资历的文人画家,学院派画家求一幅中堂。条件好一些的农民多求几幅,包括中堂、四条屏等。

通渭人从古至今一直喜好收藏字画,家喻户晓的一句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据统计,全县书画收藏总量达200余件,从宋代米芾、明代王瓒、仇英、董其昌,清代郑板桥、左宗棠到民国时期于右任,再到现代的张大千、黄胄、启功、舒同等名家。他们收藏书画不只看重书画作品的好坏,更看重作画者的品行,例如清代李南晖、牛树梅等人自身为官清正,其创作的书画作品得到了人们的推崇。所谓“家有冷字不算穷”的乡谚中所说的“冷字”正是清代嘉庆年间在通渭任职县的冷文炜的书法作品。除了以上作品外,还有学院派及文人书画家、业余书画家、教师等人的优秀作品均有收藏。

二、书画活动分类

(一)书画收藏

通渭县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有写写画画的人,差不多户户都收藏有字画。这里从古至今就有书画研究鉴赏收藏的风气,他们之间不争吃穿、家用摆设,但收藏书画的热情却近乎狂热。有关于统计,约有一百五十万件古今名画字画被通渭人收藏,全国各地书画,古董,收藏家们频频与本地书画收藏家们交流、交易。在当地,一部分人把收藏专业化,一部分人当作业余的职业去做。书画活动成为通渭人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在各种从事书画创作的职业中,书画收藏颇为盛行。

(二)书画市场

北京凭借自身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地位,成为我国重要的书画市场中心,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稳居全国首位,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2年,宋代米芾的《研山铭》字帖,以近3000万元定向拍卖,最后收归国有。2003年,散落于民间的绍兴本晋代索靖《出师颂》墨迹也由中国嘉德公司拍卖成交,同样归国家所有,价格高昂。上述两件作品对于收藏家的影响十分巨大。具体来说,高价收购将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即便收藏家认为国家级文物价格普遍较低,但公众却难以理解一个字帖的价格竟如此之高。另外,文物级别高,且通常由国家收购,将会引起媒体关注。而媒体关注自身具备的传播性较高等特点,将会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同时该文物价值将得到一定提升。更为关键的是对书画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此时正是中国艺术拍卖市场迎来的全盛时期。

现在全国各地云集着庞大的收藏家队伍,通渭收藏受北京嘉德、保利等拍卖公司影响,在本地收藏业不断发展,并具有本土特点,主要是成交作品数量多,从每年交易数量分析,趋势不断增长。收藏家们不再是本地交易,参与全国拍卖作品居多,对外交流频繁。在书画市场的良好发展下,更多人从事这一职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收藏家们。

(三)书画创作

就书画创作队伍来看,全县书画创作人员数量很多,且艺术水平较高。据调查显示,县级以上协会创作骨干人数近400人,分别在省书协、国家级协会等。而李济畅、姜效忠等农闲时“放下锄头,拿起笔头”习字作画的农民作者占将近20%。随着书画文化不断发展,全县书画艺术整体水平呈现持续走高的态势。近几年,全县先后有200多名作者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或者作品被专业机构收藏等,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县书画院与书画艺术学校邀请了近百名国家级书画家担任名誉校长,采取专业培训和学术讲座等多样化形式对县内作者进行培训,逐渐建立起一支年轻化、专业化书画队伍,成为我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画廊与书画装裱

在书画艺术迅速发展的带动下,该地区专业经营的画廊店铺也随之开展频繁的交流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书画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县委、政府大力引导和鼓励下,将书画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店铺不断涌现,全县有画廊和装裱店数量达300家之多,书画店铺遍布城乡,为书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时,外地游客来此地,购买自己喜爱的书画作品,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习字、学画的人颇多,"人人练字画”也是通渭特有的文化习俗,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数百人。另外通渭书画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全县有画廊、中等专业书画经营组织350多家,从业人民数千人。书画交流活动掀起热潮,通渭县第四届文化节开幕,全国上百名著名书画家参加,大大小小的展览多次举行。

三、通渭书画的发展对策

通渭书画市场发展迅速,对外交流频繁,日渐趋向商业化模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渭书画家们的绘画风格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大相径庭,主要以“农民画”中的“学院派”特征和“文人画”风格为代表,作品内容似乎大同小异,主要以拟古为主,梅兰竹菊仍是艺术家们绘画的主题,人人熟知的“农民画”作品则缺少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上过专业美术学院而“有资格”追求“学院派”特征和“文人画”风格的“专业画家”,一度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通渭写字、画画的大多数是农民,“通渭现象”中的“文人画”都是“农民画”,想要在“文人画”中取得成就,首先通渭这些画画的人要变成文人。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文化素养、绘画功底都达不到一定层次。所以,“农民画”应具有一些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的东西。

一位专业书画家对通渭书画家们的绘画题材曾提出一些批评,认为他们应该有创新,不应该一味拟古。他认为通渭书画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和品牌,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题材,而是应该积极创作,并将本土特色充分融入到创作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如该画家所言,牡丹、梅花、兰草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全国确实有不少优秀的画家。如果仍然将这类主题作为创作源泉,那么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所以通渭书画家要另辟蹊径,以通渭的土墙、麦田、土房子、瓦房、草垛……为绘画题材。通渭书画家张守忠以画公鸡出名,他在传统的绘画基础上,融入了新的绘画元素,把专业的绘画风格和乡土画法相结合。

对于通渭书画家的创作水平,有人在文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人不敢相信是农民作品,它更像出自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之手”。确实有它的客观性,只是这种“赞扬”不仅突显了通渭书画家的整体水平,更反映了书画艺术水平的不进步及“农民的作品”的刻板、拟古画法的批评,因为“艺术院校毕业生”意味着“科班出身”,而“农民的作品”在世俗的刻板印象中“不应该是这样的”。艺术源于生活,想要探索真正有益于通渭书画艺术发展的出路,就应在长期的书画创作实践中,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散发着乡土气息。无论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物象,还是工笔、写意、白描等不同手法,都独具特色。

针对我国书画之乡的通渭县而言,设置书画院、书法艺术学院等培训基地并不多见。受该县经济水平的限制,书画院与艺术学院仅有两所,远远无法满足书画艺术发现需求。为此,通渭政府可以利用政府办学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办学,并为民间办学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培养更多专业的书画人才。同时,还应为乡镇书画分会挂牌,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书画家创建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通渭书画必须要对书画方面的人才进行系统性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书画队伍,政府应采取激励机制,对艺术家及艺术人才进行奖励,吸引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来通渭,不断壮大艺术创作队伍,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书画之乡发展。另外加强造就书画氛围,应从山水、人物、历史、文化、书法等方面,分门别类宣传,让更多人关注通渭书画。书画靠活动来推进交流,来促进发展,除了每年举办几次书画活动还远远不够,应该更多邀请全国著名书画家来通渭举办展览。

渭农民画从艺术向产业化发展,但笔者认为要使其产业化的路子走得更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1.建立收藏机构,对一些老画家作品,进行保护性收藏;2.定期举办“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通渭农民画民间艺术节,既可对农民画进行集中展示和演练,又可扩大宣传,与全国艺术家广泛交流3.加强本地初高中和小学等美术教育力量,培养后备力量;4.建设通渭农民画艺术汇展中心,使之成为全国农民画创作、辅导、展览、销售、理论研讨的中心;5.积极探索,加强联合,使农民画更深刻的体现产、销、研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6.加大研发相关产品力度,创造出新型的艺术作品;7.加强政府引导力度,普及群众参与意识,使通渭农民画产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发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