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综合性护理效果

2015-05-31 09:43刘爱梅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面罩呼吸衰竭呼吸机

刘爱梅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综合性护理效果

刘爱梅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将4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为(38.5±3.3)次/min,心率为(135.5±6.5)次/min,pH 值为 7.23~7.46,PaCO2为(79.1±8.1)mmHg,PaO2为(65.5±17.5)mmHg,SaO2为(74±16)%;治疗后呼吸频率为(22.2±2.3)次/min,心率为(87.5±7.5)次/min,pH 值为 7.28~7.48,PaCO2为(58.2±9.0)mmHg,PaO2为(71.2±17.8)mmHg,SaO2为(91±6)%,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8.2±6.5)d,再住院次数为(8±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5±8.1)d和(17±5)次(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呼吸衰竭疗效可靠,采用综合性护理并减少住院时间和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综合护理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1]。无创呼吸机(NPPV)即无创机械通气,是指呼吸机与鼻面罩或口鼻面罩连接时提供有效机械通气的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其能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和氧耗,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各种并发症(声带损伤、喉头水肿、创口出血、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提高疗效,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已得到一定的肯定[2-3]。本研究为观察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对4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入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病房行无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40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8.5±9.6)岁。其中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支气管哮喘,4例重症肺炎,3例间质性肺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8.3±9.7)岁。对照组中男 18例,女 2例,年龄 55~83岁,平均年龄(69.1±9.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40例患者均意识清醒,有自主呼吸,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常规护理干预。

1.3.2.1 心理护理 为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在治疗开始前,医护人员应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谈,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相关事宜详细地向患者家属讲解。并在治疗前教会患者缩唇呼吸,面罩正确的脱卸方法,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焦虑心理。在治疗开始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表情及动作的变化,积极指导患者呼吸的频率和节律与呼吸机的相关参数同步。

1.3.2.2 无创通气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NPPV治疗期间,特别注意应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使患者感觉舒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肩、颈和头在同一水平,头部略向后仰,从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患者喉中有痰并能自行咳出的情况下,应及时取下面罩,鼓励患者咳出痰液,并帮助患者定时翻身。若患者有痰又不能自行咳出的情况下,则进行物理治疗或经鼻气管内吸痰。其次,应加强呼吸道的雾化及湿化。为了扩张支气管,畅通气道,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作为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4]。

(2)局部皮肤护理 在选择面罩时应选择与患者面颊最大限度合适的面罩,保证头带松紧适度;还要按时松解面罩,缓解局部压力;还应在局部垫纱布,减少摩擦和损伤,以保护局部皮肤,除此之外,还需按时酒精等擦洗面罩,并清洁患者脸部。如果出现皮肤损害,则应给与相应的治疗,并适当地减少戴面罩的时间。

1.3.2.3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1)腹胀、误吸和胃内容物反流 无疑使用呼吸机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而腹胀是这些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并且容易引起误吸,因此在使用呼吸机时,医护人员应该鼓励患者用鼻呼吸,尽量减少吞咽动作,避免因将气体吸入胃中而造成的胃胀气。对于用明显腹胀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胃肠减压治疗。为了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多高枕卧位,教会患者用鼻吸气和嘴呼气,少说话,主动咳痰。

(2)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治疗时也较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5],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规范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患者使用和接触过的物品器械也应进行消毒灭菌,病房每天应用紫外照射将星消毒。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行无创通气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指标的变化,并统计2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再住院次数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创通气前后呼吸、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4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无创通气治疗,经治疗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心率均减慢,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治疗变化比较(±s,n=40)

表1 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治疗变化比较(±s,n=40)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2d) t值 P值呼吸频率(次/min) 38.5±3.3 22.2±2.3 7.842 <0.05心率(次/min) 135.5±6.5 87.5±7.5 9.364 <0.05 pH值 7.23~7.46 7.28~7.48 8.370 <0.05 PaCO2(mmHg) 79.1±8.1 58.2±9.0 9.183 <0.05 PaO2(mmHg) 65.5±17.5 71.2±17.8 10.208 <0.05 SaO2(%) 74±16 91±6 8.569 <0.05

2.2 2组住院时间及次数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住院时间及次数情况比较(±s)

表2 2组住院时间及次数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天数(d) 再住院次数(次)对照组 20 13.5±8.1 17±5观察组 20 8.2±6.5 8±3 t值 8.457 9.793 P值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无创呼吸机治疗疗效比较显著,随着并发症的减少,NPPV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作为呼吸支持技术的常用方法[6]。临床研究治疗显示,本组4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无创通气治疗,经治疗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心率均减慢,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见NPPV的临床疗效确切。

虽然NPPV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因素,诸如室内的空气质量,湿度及温度等对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稳定十分重要。据报道称室温最好在20℃~30℃,保持口腔黏膜及鼻黏膜湿润感,注意病房通风,防止院内感染,防止由于感染导致患者肺通气障碍。在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注意不要因纠正缺氧过度而使患者出现新的缺氧。一些研究对室内最佳的湿度、温度及空气质量都有报道,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室内的环境[7]。

此外护理人员应加强无创呼吸机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掌握无创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积极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以便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是无创呼吸治疗呼吸衰竭成功的前体和保障[8]。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状况,维持各项血气指标的稳定,采用综合性护理可减少住院时间和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1] 陈荣昌,罗群.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5):331.

[2] 倪淑红.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4(1):31.

[3] 刘建雄,刘青山,彭祝军.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9):2891.

[4] Osman LM,Ayres JG,Garden C,et al.A randomised trial ofhome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the homes of elderlyCOPD patients[J].Eur Respir,2010,35(2):303-309.

[5] 诸全爱.EICU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所致压迫性损伤的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学急症,2009,18(11):1911.

[6] 徐思成,黄亦芬,郭斌,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无创通气的时机探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63(9):646-647.

[7] Xu fire.High loyalty and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treatment[J].Pi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11 clinical research Study of General Practice,2008,6(3):262-263.

[8] 郑坤,金福顺.64例患者无创通气的应用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7,28(14):15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60

江苏 225009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刘爱梅)

猜你喜欢
面罩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理想面罩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