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小学数学的阅读之门

2015-06-05 15:02张文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配律理解能力文本

张文芳

摘 要: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11-02

談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或许很多教师都认为这是语文课上才做的事。其实不然,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也尤为重要。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涉及到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教学中特别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对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理解提出以下观点和大家商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阅读”,不局限于语文!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前苏联数学家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小学数学也涉及文本的问题,如解决问题、判断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因此,有较强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孩子才能自如地解决问题。

在目前,我们教师也意识到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无从着手,发呆、抄袭、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我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二年级时他对图文题型的题目还能解决。可现在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在数学方面一落千丈。我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他数学之所以下降,失分之处多数来自“文本问题”,也就是,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缺乏,使得他无法把题目意思理解透。

显而易见,要让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培养他们如何阅读理解这种数学文本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理解的特殊性

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而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为力。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图形、图表以及文字,要经过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通过阅读才能理解数学文本。

如:“妈妈九月份的收入是980元,爷爷的收入比妈妈多450元,爸爸的收入是妈妈的2倍。爸爸、妈妈、爷爷三个人九月份的收入一共是多少元?”解题时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比较”关系,即根据提供的信息,计算出爸爸、妈妈九月份的收入分别是多少元,然后理解题目中的“组合”关系,求出爸爸、妈妈、爷爷三个人九月份的收入一共是多少元。

虽然问题文本中只有些许文字,却包含了“比较”和“组合”两层数量关系,而这些数量关系又比较隐蔽,学生在理解中往往应此而犯错误。在作业中我发现,四年级学生在解答时,有14名不能正确理解,其中有9名学生将爷爷的收入列式为“980-450”,5人把爸爸的收入列式为“980÷2”。这些都是由于学生不能补足数学文本中所谓不完整的信息,从而导致的理解错误。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的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因此,在数学活动指导中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理解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听一堂公开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用两根16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谁大,为什么?”课件出示——生自主探究题独立思考解答(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方法,方向等)反馈交流。生:(借助实物投影)分析,可部分学生很茫然。

师:打开书本,我们再看看他说的解题过程。

生:(2分钟左右)看书,先阅读该同学的解题过程。

师:哪位同学还愿意再介绍自己的想法。

生:再次讲解解题思路。

台下一片赞同的声音。

试想:如果当学生“茫然”的时候,老师没有临时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静下来先阅读理解,下面的学生能豁然开朗吗?能产生共鸣吗?我们在教学时,要学会洞察,要舍得在必要时“浪费”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如此,交流的空间就会更宽更广。

有时也可以在新的知识学习后,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知识本身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从而进行阅读。

四、在教学中对阅读理解培养的策略

1、以读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由于小学数学语音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阅读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读书百遍,其意自现,通过多读、巧读,读出学问,读出兴趣。

(1)找准内容,读出效果。有些数学作业,学生总是不会做,原因之一是他们连题目本身的意思也没理解弄明白;有些意义,学生只会死记,不会应用,原因之一是对概念本身不理解。老师可以通过找有代表性的、学生普遍有困难的内容多读,来发挥作业,收到效果。

如一道开放题:妈妈在商场买了几袋糖,给了售货员阿姨20元钱,找回2元,妈妈可能买了几袋糖?学生一下子就造成思维卡壳,原因是学生的着眼点在“几袋”上。

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多读,重点读“问题”;用疑问、猜测的语气多读“可能”这个词语,直到学生体会含义,恍然大悟为止。抓住数学问题的根本和难点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题目,收到良好效果。

(2)体会句式,读出数感。数学概念的表述是严谨简洁的。有的概念是借助相关联词来表述,如: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有的概念是用含有字母的句子来表示,甚至是相互交换式的。如:如果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b≠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因数。

教师通过大量的例子概括概念的同时,要对它进行多读,把抽象的语言、复杂的含义反复阅读,增加数感。

2、以读释疑,有助于学生辨别性的阅读

以读释疑在阅读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从而通过读来解决疑问。数学课本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学生要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如“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以读释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3、以读质疑,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定律的理解

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他们提出的质量较高的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并组织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从而达到自我释疑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不仅教会了学生怎样解题,同样也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这是在他们人生旅途中重要的环节。

4、以读比较,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

以读比较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對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块而不是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分配律理解能力文本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除法中有“分配律”吗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