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2015-06-05 17:06黄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法研究物理学初中

黄海

摘 要:初中物理的教学法有很多,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选择哪些方法对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境来说是最恰当的呢?怎样使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呢?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教学方法以供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教法研究;经验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75-01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師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二、注重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压强的定义时时,我先让学生去思考速度、功率和密度的定义,接着让他们与压强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清楚压强、速度、功率和密度的概念,物理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几个物理量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问题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研究探索。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不断反思,深化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特征灵活选用,不宜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形式。一般地,实现梳理反思和调控有3个途径: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点拨和调节。教师可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所学知识,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整理本章重要的思想方法,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

拓展设问,应用创新。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要善于挖掘物理教材,从课本基本内容来拓展问题。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熟知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重点分析,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并能够较为熟炼地加以实际运用。要善于利用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生发,拓展问题。第三,改进课后作业的布置方法,注重在作业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以拓展问题

四、改革性的以演示实验为主题的教学尝试

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各阶段物理是有不同的特点。初中阶段是趣味性物理,高中是推理性物理,大学是深究性物理。教育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筛选,学生终究会适应物理的特点。物理的起始阶段是初中,针对学生喜欢观察社会现象的特点,在知识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创设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现场动手操作,学生的观察,最终得到实验数据,教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而有效地推出实验结果。讲述大气压存在时,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最好的例证。教师携带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抽气机,在教室进行现场试验。教师利用抽气机逐渐的抽取马德堡半球里面的空气,学生在教室进行多次的对拉,以此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参与了教学,教师的进行了有效的演示,最终有效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这无疑是一种提高。演示性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是有限的,学生只是教学中活动的帮手,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实验的原理,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要科学、严谨、灵活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用启发性思维,多让学生动手动脑,为四化建设提供新型科技人才。

猜你喜欢
教法研究物理学初中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