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学生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

2015-06-05 18:11赵友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习障碍教学对策反思

赵友华

摘 要:目前,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明显的学习障碍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学生数学水平低,数学学习能力低下,数学成绩差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以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探究教育对策,其目的旨在减少高中数学学习法障碍的人数,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提高数学教学水平,从而使学生符合社会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障碍;原因分析;教学对策;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10-01

一、不适应高中数学中的教师授课方法及其对策

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点较多,难度大,不像初中数学知识少,难度小,再者,初中数学教师授课采取的是题型归纳,知识点对应相关试题训练,学生相对掌握起来容易,而初中一些教师采取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也许行得通,同时,一些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和互动行为,而高中数学教师授课以讲解和推导为主,课堂、思维容量大,高中教师难以在数学教学中像初中数学教学一样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对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都是挑战,所以让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师授课方法,从而对数学散失兴趣,甚至产生学习障碍。

关于教师的授课方法,首先,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上下功夫,探究高中数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数学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由于难度大,课程枯燥,需要数学教师整合课堂教学,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对涉及生活的数学问题,创设课堂教学环境,达到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可以结合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进行教学,如,高中数学函数问题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买房贷款问题,使用数学方法解决此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以便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意识。最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语言的使用也应该下功夫,语言诙谐、幽默,条理性清楚,做到引人入胜,这往往可以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生个人因素造成学习障碍及对策

学生由于个人因素形成学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同学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缺乏毅力,自动放弃,或者学习用功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加大,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学习效果,最终使这部分学生散失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恶性循环,产生学习障碍。

教育对策: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不怕困难的信心,鼓励学生坚持持之以恒的学习信念,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应该给予表扬,让学生在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其次,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应该及时提供帮助,并作量化管理,如,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学生数学成绩和学习情况的量化统计,为数学学习障碍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对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还可以通过班集体中的互助学习来实现,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建立班级数学活动小组,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互助,及时解决数学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从而形成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有效机制,及时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减少学习障碍的发生概率。

2、一部分学生由于初中数学基础薄弱和学习习惯较差

一些学生,初中基础薄弱,数学学习习惯较差,比如,一些初中学生计算能力低下,数学很乱,如,初中的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都没有掌握,高一数学有关涉及初中二次函数问题的关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使得这些学生难以很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产生数学学习障碍。

教育对策:首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应公平对待,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帮助这部分学生查漏补缺,及时赶上教学进度;其次,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对学生不足的数学能力进行有效训练;最后,教师可以对高中的数学教材作必要的改革,对与初中联系紧密的知识,课前引入作适当讲解,如高中数学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学习之前,可以先复习初中二次函数的知识,突出图像规律,必要的练习后,再引入高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學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反思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学习对高中数学学习意义深远,数学反思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水平,也是克服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

1、课堂反思

数学课堂后,教师应对本节数学课,进行小结,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反思,例如,学习了高中数学中的“求函数值域和定义域”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优劣性,所用数学思想,函数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等数学思想。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可以让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讨论本内容的本质特征。

2、习题反思

习题反思,主要是教师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呈现知识原理后,指导学生抓住习题的原理方法,对习题作变式训练。如:

对于这道题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识到此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辅助角公式归一,即将不同三角函数转化成同一三角函数;(2)考虑求最值时应注意定义域;

变式:(1)提出问题:如果本题定义域改变,结果还是这个结果吗?(2)变式练习如下:

针对学生的练习后,再小结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点,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增加学习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解题时,旨在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对典型的习题应进行题目分析方法,本质特征的小结,让学生抓住这类问题的本质。

3、学习方法反思

在教师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学习中,常遇到有关学习方法的新问题,这就需要对学生作必要的指导和探讨,例如,对学习三角函数这一内容时,由于三角函数公式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个人认为,可以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推导三角函数公式来记住公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容易记住公式,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推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吉海.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猜你喜欢
学习障碍教学对策反思
心理视角下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函数学习障碍成因分析及自学方法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