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故事型导入案例探究

2015-06-05 18:11邵敏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邵敏

摘 要:导入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第一步,故事型导入法可巧妙的结合各类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情,因此,在文章中,笔者简单探究了几种实用的高中地理故事型导入方法,希望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故事型导入;案例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1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课堂内容的关键第一步,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好的导入语如同桥梁,架起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路程。在地理教学中,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铺垫,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门槛。导入的方法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关于地理教学导入的研究已有不少,如李乐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常用策略》一文中针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导入阐述了五种导入方法,朗宇等《地理教学导入十法》阐述了十种导入法,曹艳平等《初中地理教学导入方式新探》中简单介绍了导入设计的依据,并阐述了几种常见的课前导入方式。然而,在地理教学中,目前针对地理教学导入的研究,多是漫谈导入方法,并未针对某种导入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本文以故事导入法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故事型导入的案例研究。

一、历史故事导入法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知识包罗万象。中国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来称赞学识渊博的大家。对地理教学的开展,可以用一些学生了解的而且妙趣横生的历史典故来导入,充分激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存在感和求知欲。如在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中,上课伊始,我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故事,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观看视频,千钧一发之际天降大雨,司马懿跪地而拜,感谢苍天有眼下了如此大雨,此时抛出问题:这真的是苍天有眼让滂沱大雨淋灭熊熊大火吗?带着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刺激了学生的兴趣点,纷纷在揣测为什么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会功亏一篑,于是一节乏味的大气运动课变成了探究课。

在学习3S技术时,我应用了两个案例来导入,案例一介绍1940年,德国以“闪电战”攻破马其诺防线,把四十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法国的敦刻尔克海滩上,英法联军利用浓雾在德军的狂轰乱炸攻击下创造了“九日奇迹”。案例二讲述了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點燃巴格达周围浇灌了石油的战壕来阻碍美国的军事行动,但是美专家却指出烟雾对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没有任何影响。同样是烟雾,为什么两次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呢?于是就自然而然的引出3S技术的应用。

应用历史事件导入,中学生能够结合其已经具备的历史知识进行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和探索思考,因此历史典故设计要充满悬疑性和激发性,让有趣的历史故事服务于地理教学,切勿喧宾夺主,学生只顾听故事而不去探究地理知识。

二、穿越故事导入法

在学习时区和日界线时,上课伊始,我便讲了这样两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航海家麦哲伦,当麦哲伦的18名水手,驾着“维多利亚号”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凯旋而归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奇怪的事:《航海日记》上清清楚楚写的时间是9月6日,而在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9月7日。岸上的人责怪水手们:“你们大概被海浪打懵了,连日期也记错了。”可是这对于虔诚的教徒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庄严的神甫责备水手们记错了日子,过错了节日,把应该吃斋的日子开了荤。然而,船员们并不认错,他们赌咒发誓说:“日子没有记错。”日记员把航海日记摊开来看,的确每天都记了日记,没有错过一天,那么,这一天之差是怎样造成的呢?同样18世纪末,俄国人从亚洲越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他们与英国人、法国人住在一起,很友好和睦,可却老为一件事争吵:英国人、法国人说:“今天是星期一。”而俄国人断然否认,说英国人、法国人记性不好,一定记错了,那是“昨天”,“今天应该是星期二。”英国人、法国人正在迎接除夕,可俄国人已在过元旦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难道他们都穿越了吗?学生兴奋不已,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迅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燃烧。

又如在学习洋流一课时,也利用穿越故事导入该课,二战期间,英国及其盟军严密的封锁了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突然战舰上酣睡的英军水兵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猛地惊醒过来。然而,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遭到袭击,而是认为战舰发生了事故。这些水兵认为,强大的港湾防御固若金汤,纳粹德国潜艇不可能有机可乘。水兵们还认为,战列舰作为钢铁堡垒,潜艇是奈何不了的。更有甚者,军港指挥官认为战舰遭到了纳粹德国战机夜袭,急忙发出空袭警报,开始全力组织部队防空作战。这是二战开始以来英国战舰伤亡最惨重的事件,此时同学们唏嘘不已,纷纷猜测,德国潜艇是怎么“穿越”过直布罗陀海峡的?

应用此类穿越故事导入,通过设置疑问,可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疑心理和极强的探究兴趣,此时必定会积极思考,认真听课,试图从课堂中去找寻穿越的原因,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便是教学内容顺利开展的良好保证。

三、时事故事导入法

地理,有人解释为地球的道理,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随处可见,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具体的时事实例故事导入新课最接贴近于生活,学生也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实效性。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时候,我采用了这样一个导入:大家都知道酸雨是大气环境问题之一,北欧近年来森林大面积遭受酸雨危害,而北欧各国却纷纷把英国告上法庭,你认为北欧国家将英国告上法庭有道理吗?简短的一个诉讼故事,便很好的为课堂内容的开展起到铺垫作用。

又如在学习环境污染时,采用震惊日本的水俣病导入:水俣湾是日本一个秀丽如画的海湾。多少年来,水俣镇的渔民一直依靠丰富的海产生活。1950年,镇上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猫忽然得了一种怪病,走起路来晃晃悠悠,四肢不断抽筋,最后竟自己跳进海里淹死。人们觉得很新奇,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过多久,当地有些居民也得了这种怪病,症状跟病猫十分相似,先是口齿不清,脸上毫无表情,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后来全身肌肉哆嗦,身体象弓一样地弯起来,还发疯似地大喊大叫,最后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死去,这种怪病就是闻名世界的水俣病。进一步联系近两年影响我们生活的大气雾霾事件,一节生动又接“地气”的地理课便娓娓呈现。

同样,众所周知钓鱼岛是中国的,但是同学们大多是一腔热情,本着固有领土神圣不得侵犯的态度,至于如何从地理角度分析钓鱼岛是中国的,基本上都是一知半解,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其渴望了解其中道理的心态还是迫切的,因此在学习海洋权益的时候,用中日两国争夺钓鱼岛导入最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随处可见,举不胜举,如印尼海啸中的小女孩救人事件等等,其中关键是如何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导入新课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体现。

四、动画故事导入法

高中生虽然已接近成年,但是其童心依旧,尤其是对于动画片,有着特殊的依恋情节,尤其是見到他曾经喜欢的或者熟悉的动画情节,那种来自内心的熟悉和认同感瞬间爆发,因此在导入时结合此类动画情节故事亦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如在学习气候类型的时候,用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小动物们生活的大草原导入,清新自然的演示了热带草原带的景观特点,以及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于是自然而然的导入是什么影响了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同学们带着对狮子王家乡的观赏开始了一堂课的学习。又如在学习海洋地理环境时,我用了这样一幅画面导入: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关于海底探险的镜头中,多次出现蓝猫和淘气头戴头盔探险的镜头。这些镜头的可信吗?瞬间便把同学们拉回跟随蓝猫一起探寻海底的记忆中去。

动画故事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最易于找到共鸣感的方式,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引起学生关注度的同时,也打开了话匣子,如何规避课堂混乱,是应用动画故事导入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谓教无定法,“导”无定法,在教学中故事型导入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案例,然后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教学故事导入,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只要是在几分钟内产生有效的导入,便是成功的导入。

参考文献:

[1] 李 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常用策略.学术研究.2013(2).

[2] 朗 宇,杨光辉.地理教学导入十法.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7).

[3] 曹艳平.初中地理教学导入方式新探.2012.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人文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