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58例临床分析

2015-06-09 14:19陈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非洛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陈平

(江苏溧阳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江苏 溧阳 213300)

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58例临床分析

陈平

(江苏溧阳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江苏 溧阳 213300)

目的:观察分析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接受非洛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并选择同期58例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值依次为(120.3±11.5)mmHg、(81.7±9.8)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社区;高血压

高血压是社区门诊最多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患者群体规模日益增大,并且具有收缩压升高明显、体位改变时易出现晕厥、心脑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1]。因此,积极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接受非洛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并选择同期58例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观察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43岁~74岁,平均年龄(63.7±11.6)岁;病程2年~11年,平均病程(6.5±3.8)年;高血压分级:I级、II级、III级分别为25例、22例、11例。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44岁 ~75岁,平均年龄(64.1± 12.0)岁;病程3年~10年,平均病程(6.6±4.0)年;高血压分级:I级、II级、III级分别为24例、22例、12例。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依据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确诊者。排除标准:①同时合并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未按计划完成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饮食、生活方式及运动指导;同时给予以下药物治疗。

1.3.1 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缬沙坦治疗:非洛地平片(5mg/片),口服,5mg/次,qd;颉沙坦胶囊(80mg/粒),口服,80mg/次,qd,均连续服用2个月。

1.3.2 对照组仅给予非洛地平治疗:非洛地平具体用法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②临床疗效:依据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8) 155.2±25.0 120.3±11.5* 109.6±14.5 81.7±9.8*对照组(n=58) 154.7±24.5 136.4±13.8 111.0±15.1 88.9±12.0 t值 1.06 4.10 1.20 3.65 P值0.081 0.019 0.077 0.026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各种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使患者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以减少对心脑血管、周围神经组织的损害。综合临床报道,一线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较多研究指出单一药物降血压效果欠佳,并且疗效不稳定,因此应至少联合2种药物行降血压治疗[2]。非洛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扩张小动脉平滑肌,进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此外有研究认为其口服后血药浓度波动较小,半衰期较长,降压作用较缓和[3]。缬沙坦则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具有口服吸收效果较佳、降压平稳持久等优点;同时较多研究报道其亦具有保护心脏功能、对抗心衰、维持肾脏结构功能完整、逆转左心室重构等功效[4]。

本研究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表明非洛地平、缬沙坦联合疗法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有效维持动脉血压在合理水平,与其它研究结果相一致[5]。袁井丽等的研究认为非洛地平、缬沙坦联合疗法是一种较佳的配伍用药方法,可产生较理想协同降压效果,可作为社区门诊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谢燕.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特点分析及降压药物的选择[J].基层医学论坛,2013,13(9):1104-1105.

[2]刘晓申.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黑龙江医药,2014,27(5):1079-1081.

[3]韩斌.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1):80-82.

[4]张瑞佳,郁敏.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83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78-79.

[5]袁井丽.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39-40.

R544.1

B

1009-6019(2015)09-0117-01

猜你喜欢
非洛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增溶策略促非洛地平口服吸收的作用研究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