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和谐“民生画卷”
——贵州电网公司“十二五”促和谐工作巡礼

2015-06-15 16:07文丨邵大学肖继红王春山
当代贵州 2015年48期
关键词:小康电网供电

文丨邵大学 肖继红 张 祁 王春山

书写和谐“民生画卷”
——贵州电网公司“十二五”促和谐工作巡礼

文丨邵大学 肖继红 张 祁 王春山

贵州电网公司以“促和谐”为主旋律,加快农电和谐发展,推进贵州城乡发展一体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服务贵州同步小康,交出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

这是一组壮丽的惠民镜头:“小康电”行动亮堂山乡,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红火,筑起安居乐业的‘幸福梦’;全省城乡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给生活带来真正实惠……一个个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让山村更美、村民更富。

这是一曲和谐的责任颂歌:在国内率先理顺农电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凝聚人气,员工与企业同心拧成一股绳;激发人力,加快“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全国先进电网企业创建步伐……农电发展基础的不断夯实,使千家万户享受到持续提升的优质服务。

这是一个暖人的幸福图景:发挥电网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唱响扶贫攻坚“大合唱”;“南网井”“南网渠”等一个个饮水工程用汩汩清水,浇灌出五谷丰登;一条条致富渠道,通向田间、通向群众心间……小康生活越来越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以“促和谐”为主旋律,加快农电和谐发展,推进贵州城乡发展一体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服务贵州同步小康,交出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

全力推进“小康电”建设美丽乡村

规范统一的变压器,整齐美观的电力线路,崭新标准的智能电表……眼前的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个颇具民族气息的新农村在苗岭间悄然崛起。

“舂捣、搅拌、烘烤,这些造纸工序都离不开电,充足可靠的供电让我们作坊的生产量提升了好几倍。”一直从事古法造纸的苗族大妈文有英说,原来一个人起早贪黑做纸,一天的产量也就70多张,现在有了稳定供电,产量提升到至少250张,翻了3倍多。

石桥村是全省218个“小康电”示范点之一。2014年,贵州电网公司投入34.64万元对全村的电杆、电线、变压器、一户一表全部进行改造。

受益于“小康电”的供电可靠保障,石桥村不仅继续发展传统工艺,还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有了这么好的用电服务,大家再没了后顾之忧,正在逐渐走上小康致富路。”石桥村村支书梁意说。

石桥村只是“小康电”行动亮堂山乡的一个代表。

2013年以来,贵州电网公司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决策部署,启动“小康电”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电网电压质量提升”等工程。

截至目前,“小康电”行动计划已累计投入71.9亿元, 新建及改造变电站168座、输电线路近2万余千米,新增配变1.57万台, 建成便民服务网点2652个,提前半年解决了23万户农村居民“同网不同价”、电压质量过低、停电次数过多等问题,实现贵州电网供电范围内同网同价,全省7800多个村寨、700余万人用上“安全可靠、智能绿色”的“小康电”。

“变压器、电线、电表做得越来越好看了,关键是用电越来越安全了。”雷山县西江镇长卡村村民唐吉成谈起如今村里的用电情况,不由得称赞起来。结合苗寨木质房屋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实际,当地供电企业因地制宜,自行设计了适合苗寨防火要求的多功能专用表架,并用PVC套管保护进出线,达到安装规范、安全美观、可靠运行的效果。

按“质量优质、安装合格、工艺美观”标准和“规范供电所管理,提高‘小康电’服务水平”要求,贵州电网公司在全省开展了218个“小康电”示范台区、130个示范供电所建设,为“小康电”规范建设管理积累了经验、打好了基础。

从苗乡侗寨到磅礴乌蒙,从大娄山脚到南盘江畔……全省“小康电”行动计划“棋盘”上频繁落子,布局加快,成效初显……

统计显示,通过2013~2014年的建设,“小康电”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014年,全省农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13.14小时,较“小康电”实施前减少29.08小时;农村用电便民服务网点覆盖全省69%乡镇,覆盖率提高4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8.06%,提高2.02个百分点。从电压质量指标上看,“小康电”已提前达到预计的2020年目标。

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压质量提升的同时,贵州电网公司还注重实现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便民网点,方便村民缴费。如今,不少村民已经习惯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代扣”等10多种方式缴纳电费,解决了以往边远山区“路费比电费贵”的问题。

“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贵州电网公司加大电网建设投资,积极推进‘小康电’行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大力推动贵州农业增长、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在同步小康中充分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贵州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唐斯庆表示。

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正是央企工作的着力点。5年里,贵州电网公司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度不断加大。自1998年国家启动“两改一同价”(改革农电管理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同网同价)工作以来,贵州省通过第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无电工程、农网完善化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建设,截至2013年累计投入资金442亿元,特别是2011年以来年均投入超过50亿元,农村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和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大力推动贵州扶贫生态移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和谐社会

秉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贵州电网公司在改善民生、同步小康等方面率先垂范,率先在全国理顺农电用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为国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典范。

农电工是“两改一同价”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用工形式,是农电体制改革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这种用工形式广泛存在于全国县级供电企业。在贵州县级供电企业员工中,农电工占到一半以上,承担了大量农村电网的运行、维护、服务等工作。

2010年,贵州遭遇特大旱灾,贵州电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抗旱灾、保供电、保民生。(黄党生/摄)

长期以来,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用工管理模式和薪酬体系不统一、不规范,农电工对身份和劳动关系等问题反映强烈。贵州电网公司从深化农电体制改革着手,选择了一条彻底规范的改革之路,努力破解这一难题。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南方电网公司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2011年底,贵州电网公司在凯里供电局启动农电用工理顺工作试点,至2012年,全省农电用工理顺工作全部完成,近1.6万名农电工的劳动关系得以理顺。

2011年至今,理顺农电用工全面展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推出……随着统一县级供电企业组织架构、规范岗位体系、规范薪酬体系的逐步形成,逐步实现了同一责任主体内“同岗同工同酬”;上万农电工人的认同感和工作热情得到极大提高,农电员工在组聘考评中经历了一次规模大、层次深的“大练兵”;劳动关系的理顺,畅通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员工得到长远、全面发展;农电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服务“三农”发展注入更强活力。

路通则心通。

“今天你是农电工,明天改革后,你可以到凯里供电局、省公司甚至南网公司去工作,这就是改革给你们建立的平台、打通的通道,剩下就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凯里市郊供电局原农电员工杨泉永远不会忘记四年前唐斯庆董事长到基层调研时说的上述一番话。如今,杨泉已是当地供电所所长,成为农电建设发展的主力军。

从农电工理顺工作中脱颖而出的不只有杨泉,还有不少技能卓越、水平出众的原农电工走上管理岗位,个人的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责任感更强。2011年,原属农电工身份的供电所专责王顺余,在公开竞聘中因各方面表现出色,被聘为天柱供电局副局长,完成从农村电工到县局副局长的跨越。

心通则百通。

员工幸福指数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工作热情,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

犹永开现在是瓮安供电局变电管理所副主任,在劳动关系未理顺前,就在单位小有名气。几年来,他刻苦钻研,琢磨发明的工具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拥有两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拉线制作工具的专用技术。

“我虽然是一名普通农电员工,但企业有那么多的好政策,让我工作起来很有尊严、很有劲头,总想着为企业做点事。” 犹永开感慨地说。

用赫章供电局河镇供电所所长陈凯的话来说,这几年变化着实快,就像做梦一样。他从以往的一名普通农电工,到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十大金牌工人”等荣誉,人生经历了一次次成长和蜕变。

“企业给了我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我理应加倍努力,用实践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努力工作回报南网。”陈凯除了带领同事不断提升供电业务指标外,去年还牵头成立了海雀供电服务队,与海雀村支委一起开展“牵手共促”支部联建活动,共同保障海雀村万亩林地及用电设施的安全。

“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接力我的工作,服务好父老乡亲,继续报效国家和企业,就算以后和我一样整天在山上忙碌也很好。”这是陈凯对儿子寄予的期望。

近些年,无数像陈凯、犹永开一样的电力员工已把心深深扎根在贵州的广袤乡土,如今,他们正以更大的热情将光明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开展结对扶贫助力同步小康

“不用出一分钱,提着铺盖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就更有劲干农活咯,日子好过啊。”威宁县迤那镇大山村胜利组村民施光华回想搬进“南网新村”四年来的生活变迁,仍旧激动不已。

20多年前,为了娶媳妇,施光华用石头垒了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土房,随着3个孩子的出生,一家5口一直过着“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日子。2011年,贵州电网公司对迤那镇启动“双万”帮扶活动后,第一件事便是投入45万元解决了特困农户的住房问题。当地政府为了表示对南方电网公司的感谢,在村头用石头立了一块大牌子,取名为“南网新村”。大山村胜利组像施光华一样住进“南网新村”63平米新房的共有10户人家。

不仅如此,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还在威宁总投资27.1亿元全面升级电网,为山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在迤那镇就累计投入资金5374万元重点对大山村、双营村开展电网改造升级和党建扶贫,帮助完善人畜饮水工程,修建村支两委办公和活动室,实施危房改造,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农村书屋,扶持特色产业,培养致富带头人,积极参与对迤那镇的帮扶工作,助推迤那镇成为全省首批率先实现“减贫摘帽”的乡镇。2011年,贵州电网公司所在的威宁三队被评为省直机关农村党建扶贫先进工作队。

“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这是过去迤那人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如今,这首民谣所描述的历史早已过去,农网改造升级后的迤那,正感受着电力带来的幸福生活。

结对扶贫迤那镇,只是贵州电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真情助力贵州同步小康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贵州电网公司围绕“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帮助脱贫致富”这一主线,以项目支撑、产业扶贫、结对帮扶为主要途径,聚焦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帮扶,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及问题,为加快全省全面小康进程做出积极贡献。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投入近200亿元用于贵州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等地区的电网建设改造,先后选派358名驻村人员从城市奔赴贫困村寨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自筹资金425万元、各项捐赠折款584.8万元、帮助引进资金2951.1万元,累计走访群众37783人次,重点帮扶农户4053户,提出发展思路及建议649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323个,引进技术项目92个,培养致富带头人142名。公司还投入495万元在全省建造了11口“南网井”、5条“南网引水渠”、2座“南网池”,以解决当地群众长期饮水难问题。

此外,贵州电网公司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广大员工献爱心,努力为社会带来更多温暖。近年来,出资505万元组织援建了11所希望工程学校;组织公司广大职工向困难地区、灾区捐款共计3861余万元。

漫漫扶贫路,拳拳为民情。

2015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结对帮扶贫困县推进整县脱贫工作要求,贵州电网公司结对帮扶紫云自治县。目前,公司已建立了“省—地—县”三级联动帮扶机制,制定了结对帮扶五年规划和2015年度实施计划,重点帮助紫云改善基础设施、支持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发展、对口帮扶缴卜村等,对紫云自治县进行“造血”式帮扶,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提升当地的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首先要充分掌握扶贫对象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难易等情况,才能因地制宜选择帮扶项目、找准帮扶路子、安排帮扶资金,真正做到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唐斯庆说,贵州电网公司将义不容辞担负起结对帮扶的社会责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崭新业绩,共同迎接全面小康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贵州电网公司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小康电网供电
我家的小康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蓄电池——航天器的供电法宝
小康之路
一种井下安全供电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