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本科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有关金融的保障制度院(系)建设路径——以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

2015-06-21 11:39河南驻马店韩占兵
现代企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管理系产教应用型

□ 河南驻马店 韩占兵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界提出了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发展的历史任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涉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持续和深远影响。根据教育部的工作计划,2015年将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标志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已经开始起步。在高校发展中,院(系)作为办学主体和责任主体,被赋予了重要职责,是应用型技术大学(学院)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任务担当者。基于此,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院系,以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步伐和要求,就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以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系建设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二、专业、课程与师资建设的路径

近年来,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观念更新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迈出了应用型本科院(系)建设的新步伐。

1.专业建设。经济管理系首先以“黄淮学院用友新道经济管理学院”为平台,加强专业建设,培育特色,提高质量。通过课程建设等转型提升各项工作的实践探索,为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做好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向学校申请,在招生时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注明为国际商务方向,同时积极申报投资学等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类新专业,并把会计学专业综合转型和网商园建设作为今后专业建设的重点。

2.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方面,经济管理系要求所有课程的授课方式杜绝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等陈旧落后的方法,鼓励和要求采用案例式、参与式、讨论式、情景式等学生欢迎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大胆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所有考查课程均要求采用过程式、分段式、结构式、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对于考试课程每个专业每年指定2-3门按照上述要求进行考核。其他课程考试试卷中案例分析型或综合应用型试题的分值不得低于50%。3年内所有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完成。而且要求所有课程的课后作业要尽量避免照抄照搬式的题目,鼓励和要求案例分析、综合应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允许以平时多次小测验代替作业,但测验题目同样是上述要求。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校园网信息平台进行辅导答疑、布置作业、各种测试等教学活动。同时,所有课程的教材均应尽可能选用应用性较强的教材。各门课程的课程大纲和讲义必须按应用技术型的培养要求编写。每年每个专业要选出3-5门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要求编写大纲和讲义。现已经出版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校本教材5部。课程大纲、讲义或教材的编写要有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参与。每位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到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所有课程3年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继续做好资源开发工作。每个专业每年要选出3-5门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要求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建设。

3.师资建设。在师资建设方面,经济管理系每年引进2-3名“双师型”的高层次人才,3年内使全系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而且每个专业每年至少要有1名教师获得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参加及指导相关专业技能大赛的荣誉证书。同时鼓励有关教师进修培训,要求每个专业每年要有1-2名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半年以上,并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未来有望实现具有行业企业岗位工作经历的教师达到100%。

三、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路径的探索

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产教深度融合与实践教学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本科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产教融合。近年来,经济管理系以合作共建“黄淮学院用友新道经济管理学院”为契机,推进产教融合,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主动的和有关方面配合完成各个阶段的建设任务,如:2014年建成ERP技术创新中心;2015年承办了第十一届“用友新道杯”沙盘经营大赛河南省总决赛。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途径,在3年内牵手了2家大型企业集团,使经管系既有“校中厂”、又有“厂中校”,建成了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经管类仿真模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产教融合示范中心。再者,通过和企业互选互聘,共担课程,共研课题,协同创新,每年选派3-5名双选双聘的教师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每年组织3-5次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学习兄弟院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每个专业每年有学生参加的科研项目2-3项,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师生共同探索应用型科研的新路子。

2.实践教学。经济管理系每年选出2-3门实验(实训)课作为实验(实训)课的综合改革试点课程。加大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尝试邀请优秀实习生协助老师指导相关实训课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网商园和ERP技术创新中心实习实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做好与课程学习及第二课堂的对接。利用好学校相关政策,大胆突破以往的常规做法,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指导、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尤其是网商园和ERP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各个专业实习实训的重要平台。各个专业每年新增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3家,每个实习基地安排实习生不少于10人,教师的指导全程跟进,要求必须落实到位。同时逐步淘汰有名无实的实习实训基地,3年内每个专业要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2-3家。对于难以集中实习的专业(如会计学)采取化整为零的实习方式,每年新增学生实习实训基地8-10家,同时大胆尝试新的实习方式。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要求应用性的题目不得低于80%,且必须是真题真做。鼓励从学生选题、写作形式、指导过程、评判标准、答辩形式大胆改革,但必须是以检验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宗旨。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全部做到能体现“企业命题、双师指导、协同完成、市场检验”的总要求。

3.第二课堂。对学生加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及创新创业的教育,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学生第二课堂的内容、形式、评判标准及考核方式,加强指导,注重实效。修订《经济管理系学习标兵评选办法》,加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权重。制定《经济管理系应用之星评定办法》,每学期评选出十大“应用之星”。加强“四创教育”,采取激励措施,做好各个专业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和学生考取各类专业资格证书的指导和组织工作。强化就业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和考取各类专业资格证书,力争每一个同学在毕业时取得至少1项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或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大赛的荣誉证书。

四、结语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系),就是要发挥其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建设方面,由注重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向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变,更加注重企业参与办学、校企联合培养,以及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建设。在教师队伍方面,由注重教师学术水平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变。在专业建设方面,由注重博士点和硕士点设置、重点学科建设向对接产业链、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转变,更加注重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企业生产的衔接。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再单纯强调专业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而是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实用性,更加突出社会需求、就业导向,实施面向职业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招收一定比例的中高职优秀学生、企业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基金项目:黄淮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黄淮学院教研室建设与教研活动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2XJGLX1603)]

猜你喜欢
管理系产教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百万扩招背景下的三教改革研究——以T学院管理系扩招专业为例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90后 不服,不从,不“care”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