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点亮璀璨童年 用书香润泽精彩人生

2015-06-22 10:32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古诗美的精神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 谭 萍

经典诗文是我国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它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每当教室里响起这琅琅的诵读声音,我的内心总是涌动着一股热流: 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应该从小学生抓起。自从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两年多来,我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一、在经典朗读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好好地爱惜时间,勤奋读书,不可贪懒。切勿日复一日,荒废学业。清朝钱鹤滩指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在我们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古人苦学的故事,如凿壁借光、悬梁刺骨等,那种苦学精神是很可贵的。这就告诉我们,学习除了善用时间外,要取得优异成绩,还要我们努力奋斗。在奋斗的道路上,我们是需要付出汗水的。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我给学生讲王安石《伤仲永》的故事,让学生诵读《古今贤文 劝学篇》中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的名言,让学生背诵《汉乐府民歌 》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还让他们抄写鲁迅的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以及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让学生从中知道世上没有天才,只有勤奋努力地学习,自己深入地钻研,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不思进取,终将自食苦果,流下后悔的眼泪。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就必须具有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二、在经典朗读中教育学生感恩父母

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文化孕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古人云: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感恩! 有人说:“经典诵读,从一个人的基础阶段抓,就是奠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我们可以从低年级经典诵读中着手,通过经典朗读,让学生懂得: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报答。我们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三、在经典朗读中,受到美的熏导

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首古诗就是一片阳光,一首古诗就是一场甘霖,一首古诗就是一颗美的种子。我引导学生在经典朗读中,发现美,探寻美,受到美的熏导。在经典朗读中,我努力做到:一是 确保诵读时间:每天中午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经典,要求读准读熟,每晚十分钟在家里大声诵读,并在家长处背诵。二是形式多样,激发兴趣: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形式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我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教读,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同时, 积极举行诵读各种比赛活动,挑战赛、积累赛、运用赛、展示赛,还有部分学生自创的经典诵读表演赛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三是开展家庭亲子背诵活动。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取得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孩子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四、在经典诵读中,提升素养

第一,诵读经典,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第二,诵读经典,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第三,在背诵经典中,加强积累。

用经典点亮璀璨童年,用书香润泽精彩人生。中华经典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的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它凝聚着前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观念,闪烁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基。朗读经典诗文的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我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猜你喜欢
古诗美的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