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探索

2015-06-26 18:43陈皓琳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陈皓琳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经济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工作方法,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对帮助大学生解决个人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149-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也加快了我国社会化发展的进程,高校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问题,当前社会变化加剧,人口增多,社会就业问题,已经让每一个学生都不能独山其外了。学生在学校学习,面临着诸多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诸多问题。另外,目前大学生正处于青年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和生理正在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阶段,对待事物还是缺乏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理想和现实差距过大,心理极容易遭受打击,普遍的问题是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时候如果不及时疏导,就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问题。

因此结合当前时代环境的新要求,也为了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把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去,既关注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也关注大学生心理变化,通过开展案例辅导、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弥补性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基本理念。

一、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专业理念和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基础,规范了社会工作学科的功能和目标,以及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行为和态度。社会工作的价值观:“1、对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视;2、自主和自我实现的权利;3、尊重个人的潜力并支持个人的志向使其得以实现;4、每一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权利,应该尊重这些区别。”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层面商,社会工作主要是强调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和一些社会冲突,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专业层方面,则是强调个人发展,助人自助,通过对其他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解决困难,最终也可以让自己从帮人的实践中获得自我心灵的愉悦,使得自己更加富有爱心,自强不息。

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运用类似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方法,但是跟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更倾向于单个的个体,而社会工作更看重个体在群体里的作用,整个社区,乃至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二、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补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使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自身心理的变化,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同时也是心理咨询的拓展和延续。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的原因,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教师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个别文科类师资队伍较强的院校能做到以專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外,许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由专职辅导员、学工干部以及少部分心理学教师等组成。兼职人员缺乏专业心理学知识,在课程教学和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时,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学生进行辅导,难以形成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在社会工作方法中,个案工作可以由心理专业教师联合兼职教师进行,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有所交叉,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后,完全可以由专职辅导员来完成。

2、以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紧缺,而心理健康教育又必须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这就使得教师授课只能进行在100-200人的大班中开展。这种情况下,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课堂讲授,教学内容以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教学可行性较弱。而实践体验式教学在学生人数多、教师力量薄弱的困境中,往往难以采用。社会工作方法里,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大部分都是实践和体验式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互帮互助,能够极大的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忽视学生主体性,限制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习心理调试方法,从而在面临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时,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试,理性地面对和解决。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和实际心理需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社会工作方法中的小组工作中,按小组的功能,可分为社交小组、成长小组、教育小组、服务或志愿者小组、意识提升小组、任务小组、社会化小组,社会行动小组等,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极大的发挥出课程教学中的效果。

三、社会工作方法理论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弥补性作用为预防性作用,是当前课程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人为工作对象,通过对个人的关怀和关注,及时了解到个人最新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有助于帮助个人及时排解心理方向的不良情绪,这使得二者具有很强的相通性,这种相似性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社会工作提供了基本前提。

1、小组工作方法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重要方法

通过在实际的心理课题上引入小组工作方法,心理任课老师可以和同学们之间相互建立信任和了解,还可以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都获得一种归属感,帮助自我排解心理上的孤独和恐惧。通过这种方法开展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相互认识、了解、沟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团体心理辅导所不同的是小组工作方法不一定要针对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普通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在某方面进行提高或者学习,教师只需要从旁进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分享感悟。

2、个案工作法的特点

个案工作方法的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展开的,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心理咨询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人是变化的,尤其是人的心理状态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个案工作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不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而是环境带给人的影响而产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理念,不僅仅只通过咨询简单的解决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而是通过了解对学生个体的全面了解,立足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而带来的一些解决办法和想法,充分结合个人家庭、所在的环境等因素来展开针对性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制定专属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学习应对困难的方法,重新开始自信的生活,以此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

3、社区工作方法的引入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举措

此处的“社区”区别于传统的社区,此处的社区是指学生集中生活的场域。心理健康课教师通过整体教学、分别交流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以及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真正具有校园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一个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诸方面的关注和关怀,让学生心理不在有孤独、恐惧,心理感觉暖暖的,使得自我精神状态处于积极,愉悦的状态。同时,从大学生身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入手,持续不断的挖掘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相关因素,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工作方法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课帮助学生构建自我强大心理的一个最基本和最持久有效的办法。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政法学院)

注解:

①Paula Allen-Mearse编.陈蓓丽.蔡屹等译.学校社会工作[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张斯虹.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Paula Allen-Mearse编.陈蓓丽.蔡屹等译.学校社会工作[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蒋蕊.学校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4

[4]陈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5]赵清文.社会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启示[J].党政干部学刊,2009(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慕课模式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