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心智转向对心理学的影响

2015-06-30 00:56李炳全张旭东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意向性西方哲学心理学

李炳全++张旭东

摘 要 心智哲学是20世纪中末期西方哲学所发生的继语言(义)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次重要转向.它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元理论和方法论。 (l)为心理学提供了“心智一语言一世界”新的世界观; (2)从哲学角度对人的心理进行了探讨,促进了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并互哺; (3)促使人们对“人是什么”重新审视与理解; (4)引发了对以往心理学尤其是主流心理学的基石——身心二元论的质疑; (5)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它对心理学有很大启示:第一,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第二,应重视身体的作用:第三,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第四,应关注入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 西方哲学,心智哲学,心理学,意向性,具身性。

分类号 B84-5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与哲学思想尤其是新哲学思想的诞生有关。20世纪末和新世纪的心理学发展就是如此,深受20世纪末兴起的心智哲学转向的影响。

1 心智哲学转向是20世纪哲学转向

的结果

心智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结果,尤其是20世纪的语言(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为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1 语言(义)学哲学通过催生认知科学而催生

心智转向

语言(义)学哲学是认知科学的来源学科之一和先导。同时,认知科学对心智的探秘又反过来促进西方哲学从语言哲学向心智哲学转变或发展(蔡曙山,2010)。

语义学哲学实现了从“认识如何可能”到“语言表达如何可能”的基础性转变(何爱晶,2012)。它用“科学逻辑”取代哲学,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对人的心灵进行探讨,为认知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直接促成了第一代认知科学(即离身认知科学,它从心与物或心与身的二元论出发,认为精神和物质或心理与身体是两个独立的本原,身体和心智之间不存在任何实质性或因果性关系。第一代认知科学以这一转向中的两种重要理论即逻辑实证主义和生成语言学为思想基础,以形式理性为目的,以符号加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分析方法,研究认知或智能的一般形式,以期弄清认知或智能的像普遍语法那样的基本逻辑形式。认知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反过来对哲学产生影响,使得认知或智能进入哲学视界,确立了心智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中心。

1.2 语言(义)学哲学通过催生语用学哲学而催

生心智转向

语用学哲学是对语义学哲学的发展,正是许多语义学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等人认识到其不足,才通过对它的辩证否定创立了语用学哲学。而语用学哲学对说话者的意向性、心理等的关注成为心智哲学的源头(曾文雄,2006),正是这一关注,使得人的认知或心智走向哲学研究前台和中心,成为先于语言关注的问题。塞尔( Searle)认为, “语言的最重要的性质是基于心智的,因此,意义和意向性是先于语言的心智能力,在我们能够阐明语言的性质之前,我们必须将先于语言的心智能力搞清楚。语言依赖于心智,甚于心智依赖于语言。”(蔡曙山,2010)他由研究言语行为过渡到研究意向性,是他从语用学哲学过渡到心智哲学的标志。语用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语用思维,为“心智转向”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曾文雄.2006)。

1.3 它们都作为靶子从反面催生心智转向

一般说来,任何事物的发展或新生事物的诞生.既需要前进的动力,也需要反作用力。心智哲学也是如此。它把语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作为靶子,通过对它们的质疑、批判、反思,形成了它的基本思想。心智哲学是通过力图解决语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所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

心智哲学反对语言(义)学哲学的普遍理性、普遍形式,引进过去被“纯客观”原则所排斥的主观因素、经验因素、具身因素、意识因素、情感因素以及其他种种与认知主体的心身相关的因素,把具身心智作为研究对象:摈弃语言学哲学唯一接受和使用的理性分析和演绎方法,接受并重视经验归纳、综合和类比的逻辑方法。它虽与语言哲学一样关注语言,但不是一般地关注语言,而是关注与脑和心智相关联的语言能力。由此,人类心智终于回到它自身(蔡曙山,2010)。

心智哲学反对语用学哲学的相对主义立场,认为由于语用学哲学过分强调建构性、主体间性、语境性、语用性等,使它缺乏确定性。正因为如此,语用学哲学的后期代表斯特劳森( Strawson)、汉普舍尔( Hampshire)、塞尔等人反过来对它质疑或批评.把哲学研究引向人的心理层面,为心智转向的发生提供了反推力。

2 心智哲学的基本思想

心智哲学肇始于梅洛一庞蒂( Merleau -Ponty)的知觉现象学和塞尔后期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莱克夫( Lakoff)、史密斯(Smith)等。心智哲学使得脑与心智成为哲学关注对象,确立了“心智一语言一世界”新的三元结构。它既反对语言(义)学哲学的物理主义思想,也反对语用学哲学对普遍性的拒斥。它认为,语言(义)学哲学因追求普遍性而解决不了个体差异性问题(这是心智哲学要解决的);语用学哲学把哲学方法归之于不同的用词法而缺乏确定性。为此,它另辟蹊径,以经验为基础,把具身心智作为研究对象,把活动置于认知语境(为人们所认知并影响人的认知和语言使用的环境,是影响与制约交际者认知和处理语言的发生、存在与变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具有认知与语境的本体论特征,体现客观实在性和认知相对性的统一.蕴涵着语境的符号特质和心理特质)进行思考。它虽然与近现代哲学一样关注主体,但它不是一般地关注主体,而是关注主体的心智和认知能力,要求把主体、语言、思维与存在等多个方面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多维关系纳入研究视野。

其基本观点有: (1)心智是具身的,或者说人的心智在本质上具有具身性( Abramson,2011),(2) “人是人,而不是动物或机器”。莱克夫说:“我们是哲学的动物……能够提问……能够沉思他们存在的意义,……能够批判地反省其生命的意义,以使其行为方式发生变革。” ( Lakoff &Johnson,1999)一些心智哲学家认为,由于语言检验和图灵检验是测量是否拥有心灵的方法,因此心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能否建造出通过图灵检验的机器:由于人的心理本质上的具身性特征,因此图灵检验必然能够把人的心理和单纯的机器区别开来。这是因为,机器不具有人的身体特性,以及人的言语行为会显现出的嵌入式和具身性体验( Abramson,2011)。 (3)哲学本质是探索人的生命意义,引导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由此来看,心智哲学是一种经验转向,但这种经验转向并不是回到以往的经验主义,而是一种与肉体、脑、心智、无意识、本能以及内在语言和隐喻相关的新的经验哲学体系(蔡曙山,2010)。

3 心智转向对心理学的影响

3.1 为心理学提供了“心智一语言一世界”新的世

界观

心智哲学将心智置于哲学的中心,提出了“心智一语言一世界”新的三元结构世界观。它指出,从本性上讲,哲学首先是世界观,应以存在为基础对世界做整体性思考。存在基于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存在的基底,涉及主体的认知、语言、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因为如此,它兼顾主体的内外要素,强调在认知、语言与存在统一体以及内外认知语境下合理考察主体活动(曾文雄,2009)。这就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新思想,以它们为基础,心理学采用了交互隐喻和具身隐喻。按照其观点,心智是外部环境内在的心理表征或结构,而外部环境是内部心智的外化或外在结构, “行为通常不仅由内部的心理结构和认知过程来支持,而且也由基于外部环境中的创建模式的过程来支持,其中外部环境作为外部心理结构起作用。” (Bosse, et al,2009)而把内外环境联系起来形成心智的是人的身体,身体对认知或心智有限制、分配、调节作用(叶浩生,2013)。

由此来看,心智哲学的世界观极大改变了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如身心关系、心物关系等,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或视界(叶浩生,2010),改变了对心理实质的认识。

3.2 对心智做了哲学探讨,促进了哲学与心理学

的结合并互哺

心智哲学关注的是脑与心智。在它看来,脑产生心智的过程是认知,认知是脑与心智之间由此及彼的桥梁,因此心智哲学将认知或心智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它就将心理学的问题置于哲学的核心,形成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相融和相互促进、融合与反哺。

事实上,认知科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哲学尤其是心智哲学密切相关,从图灵测试到塞尔中文屋论证等一系列的哲学论证,都给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造成巨大影响(王岸,2013)。从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关系看. (1)哲学是认知科学的来源学科之一,1950年代以来的语言学和语言学哲学的发展成为认知科学建立的先导; (2)人类心智的探秘又反过来促进西方哲学从语言哲学向心智哲学转变(蔡曙山,2010); (3)心智哲学又反过来导致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这主要体现在: (1)心智哲学的具身观,促使心理学家们分析主流认知心理学基础假设上的缺陷(叶浩生,2011);(2)心智哲学通过对语言学哲学、信息加工理论和生成语法学说的质疑或批判、反思,尤其是对认知主义质疑和各种形式的客观主义批判,开始强调研究认知或心智及语言与身体经验的关系,致使认知科学开始向身体及其经验回归(李其维,2008); (3)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研究,给予认知科学重要启示,开辟认知科学的意向性的精确化和具体化研究新方向,使认知科学的发展有了新的希望之光(王岸,2013)。

3.3 促使人们对“人是什么”重新审视与理解

“人是什么?”一直是哲学和心理学关心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制约乃至决定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开展。行为主义视人为机器,把人及其心理理解成反应性且像机器那样运转的,由此就可以而且应当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王波,2010)。离身认知心理学坚持“人是机器”论断,认为认知或智慧活动不依赖于它赖以产生的物质,有机体的身体只是信息输入/输出的物理系统(刘晓力,2003)。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机(机器)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

心智哲学与它们不同,认为人的认知或智慧依赖于其身体(叶浩生,2011),而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或机器的身体,因此人具有不同于它们的认知或智能活动。它指出: (1)心智源于并表现于人的体验。 “一个现象的属性因有某些可能正在经历那种经验的东西而成为一种经验的属性” ( Taylor,2013),若没有人的体验,现象概念解释不了什么.如“痛的现象概念揭示不出任何痛的感觉的本质特征。” ( Taylor,2013) (2)人的心智是其身体以某种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机器若要和人一样行事,一样通过图灵检验而不被识别出来,它将不得不用在本质上与人所有的相同方式经验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它将不得不有一个与人拥有的非常类似的身体和一套经验( Abramson,2011)。

正是这些新思想,导致心理学家们对人及其智能进行重新审视,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并非只是非物质概念,其意识必须依附于其肉体(柯文涌,陈改芝.2013)。 “人的所有精神品质,包括思维、情感、智慧、意识等人工智能并不能做到” (王岸,2013), “即使是那些已超越了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仍存在着根本的差异。”(高新民,2008)因为它们不具有人身上最独特、最神奇的意向性。正是因意向性, “人类至少在目前还用不着担心被电脑表现出的人工智能所超越……可以处在与不存在的……不曾发生、不会发生以及已逝、尚未发生的东西的意向关系之中,而物理关系只能存在于真实的东丙之间。” (高新民.严莉莉,高卫国.2011)

正是这种对人的看法的改变,改变了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与研究思路,带来它在理论和研究上的巨大突破。

3.4 引发了对以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石——身心二

元论的质疑

心智哲学反对自冯特以来的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石——身心二元论思想,认为身心是统一的。由此使心理学有了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思想基础,形成不同于“离身心智”的“具身心智”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诸方面都有突破。

梅洛一庞蒂反对笛卡儿、莱布尼兹等人的身心二元论主张,认为身与心是统一的。身体既是被心理认识或经验着的客体,又是经验着、意识着或认识着的主体。身体向心理显示自身,为心理所认识或体验;而心理也向身体诉说自己,为身体所感应、展现或表达,由此达到内在的心与外现的身彼此交融的状态。心智哲学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心智是身体的心智,身体是心智的身体:身体活动是心智的外化或展现,心智是身体活动的内化或内部运行。这就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体论思想,为人们认识身心关系提供一个新视角(叶浩生,2011)。该思想认为,心智与身体是一体的, “事物的属性既不是外在于那里的,也不是固有的内在于我之中的,而是通过身体体验与外界彼此规定和塑造的。” (唐佩佩,叶浩生,2012)换言之,人是身心统一体,不能把人的身体与其心理分割开来。就像塑像或画一样,在它们被完成之时,其形象和其蕴含的审美属性和精神都被它们同时包含和展现。身体不只是肉的堆积物,它具有单纯物质的肉所不具有的性质,就像塑像或图画具有构成它的物质(粘土、纸张、颜料等)所不具有的性质一样( Atony,2010)。即身体在成为身体之时就具有心理.进而使它具有单纯物质肉体所不具有的东西;心理孕育并蕴含于身体之中,正是身体使它得以产生和表现。这就像塑像或画蕴涵并展现着审美情趣、情感、精神内涵一样,它们所蕴涵的精神或心理属性也同时存在和展现,塑像和画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这就突破了自冯特以来的心理学尤其是主流心理学的基石,使心理学有了新思想,进而引发心理学发生变革。

3.5 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等新取向的兴起

具身性概念使得认知科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转变( Clark,1999),形成离身与具身前后两代认知科学(Lakoff & Johnson,1999;杨唐峰,张秋杭,2010)。前者以语言(义)学哲学为哲学基础,后者则以心智哲学为思想基础。事实上.具身性概念就是由心智哲学家提出来的(叶浩生,2011)。据此,心智哲学倡导动态性、整体突显(涌现)性、相互关联性,企图弥合心智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因此它注重心智、符号及其意义、行为及其所涉外部世界(客体)相互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以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为两端,以身体为中介,构成一个心智、身体、语言与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网络。这样就把情境认知、社会认知、情绪认知等第一代认知科学所难以研究的内容纳入到研究范畴。Clark (1999)等指出:具身性研究将极大地改变认知科学的学科内容和理论框架;理解大脑、身体和世界之间复杂的互动需要新的如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al system's theory)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正是因为强调心智、身体、情境及其相互作用,导致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

4 心智哲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心智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分析,可以从中获得如下启示:

4.1 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

依据心智哲学的观点,人不是动物和机器,人具有不同于动物和机器的心理活动,因此,仅通过动物和机器来研究人的心理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我们还不能断定塞尔等人所论证的“数字计算机(机器)没有智能” (徐英瑾,2008)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机器有智能,那也不是人的智能:即使机器的智能与人的智能没有区别,那也不是人的智能的全部。这是因为,人的智能具有具身性和意向性等特性,而计算机、动物不具有人的身体,也没用意向性。具身性是说,人的智能活动必然要涉及并动用身体资源(高新民,严莉莉,高卫国,2011),因此机器要具有真正的人的智能,它就必须具有人的身体,并用身体与世界交互作用(王岸,2013)。意向性是区别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根本性指标, “物理现象只涉及物理对象本身,而心理现象包括了心理主题和它指向的外部对象的方式。……无论多么能干的机器, 甚至能成功做出人所未曾预料到的事情……永远只能处在工具地位上。”(王岸,2013)。

从进化论的角度讲,生命是由非生命演化而来,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虽然人与动物的心理具有连续性、共同性,但由于进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人是地球生命进化的最高层阶,因此人应该有高于其他动物的心理或智能。因此,仅通过对动物或机器的研究,不可能完全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真谛。

4.2 应重视身体的作用

心智哲学与语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关注主体的“具身性”,这就启示或要求心理学的研究不要忽略身体。

无论从进化还是个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看.(1)身体先于心理,身体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在心理产生之前,身体就已经存在,心理是在身体不断发育成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身体的成长发育水平,制约着心理的发展水平。 (2)身体是心理的来源,心理是在身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身体活动逐渐内化的结果。 (3)心理通过身体尤其是身体活动来表现。

从心理活动的发生机制来看,它依赖于身体,是身体与外部环境碰撞即相互作用的结果。打个比方就好像两个巴掌相拍(碰撞)发出掌声,其中掌声好比是人的心理,而两个巴掌分别好比是身体与外部环境。正像“一个巴掌拍不响”那样,单有身体或外部环境都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发生。心理活动实际上是人不断地通过身体与环境的碰撞而解决生存或存在问题的过程。正是这种碰撞,将身体的感知和感受推到心理学研究的前台。前者是身体通过与环境中刺激即客体碰撞而产生的对客体的初步印象,如软硬、冷暖等。后者是主体对初步印象的进一步主观性判断,即“反思意识” (何爱晶,2012)。如“真凉快,好舒服。”等。当然,具身性不是说心智以身体为组成部分或心智具有身体.而是说心智在获得存在和发挥自己独特作用的过程中离不开身体(高新民,严莉莉,高卫国,2011)。

心智哲学认为,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身体,它是具有或赋予人某种精神或心理品质的身体,它使一个人成为人,成为一个独特的人。就好像塑像不只是做成它的粘土,当粘土做成塑像时,它就有了某种塑像家赋予它的审美特性、精神内涵(蕴涵和展现塑像家的精神诉求),其价值不再是做成他的东两所能值的价值,而是雕塑家所赋予它的美和精神价值(Atony,2010)。心智哲学家认为,身体体验对于心智而言是至关重要或本构性的, “当我们被触摸时,我们的身体呈现给我们”, “正是身体接触的触觉经验如此建构了我的身体”, “通过触摸.且只有通过触摸,身体才被建构为如此这样。”( Mattens,2009)由此必须重视身体。

4.3 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

如前所述,心智转向的发生是由于语用学转向把哲学关注对象逐渐引向意向性,因此可以说.意向性在心智哲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所有心智哲学“问题的会聚点,是其真正意义上的最高和最基本的问题。”(高新民.2008)这就启迪或要求心理学重视意向性。

意向性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不应只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更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这是因为, “意向性是人的心理乃至整个人的最独特最本质的方面,是其真正的中枢,因此是揭开心理乃至生命之奥秘的钥匙。” (高新民,殷筱,2009)事实上,它也确实曾被心理学关注过,布伦塔诺( Brentano)的意动心理学就是以意向性为中心.只不过在后来的心理学发展中,由于其主观性、变动性、差异性等而被心理学淡忘。心智哲学的出现,使得意向性重新引起心理学的注意,成为哲学和心理学的交汇点,在二者的互哺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以及人的任何行为尤其是有意识的行为都是以意向性为起点和归宿并贯穿于整个行为始终,因此,心理学要真正揭示人的心理或行为规律,对特定时间、特定情境的人的特定行为给予合理解释,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对意向性进行恰当的分析、推测或判断。

意向性包括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前者是意向性关涉的对象;后者是主体对意向对象所持的态度取向,即想表达出某些意图、愿望或想对包括他人的客体产生某种影响或发挥某些作用。如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尽力表现出好的行为,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使对方也喜欢自己。再如, “今天某人没喝醉!”并不只是讲述一个事实,而是表现出对该人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厌恶、担心等情感。由于意向性是人的心智的根本特征,制约着人的行为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因此应当重视意向性。由于意向性表达多采用隐喻或转喻的方式,正如Lakoff和Johnson(1999)所言“抽象概念大多数是隐喻的”,隐喻是人们日常思维或智能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心理学在研究认知或智能活动时,应采用隐喻分析的方法。

4.4 应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

在心智转向看来,哲学的本质是帮助人们探索生命意义并追求愈加美好生活,这就启示并要求心理学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存在或生命的意义,使人认识到“为什么活”、 “怎样活”,感受的生命的价值或意义,进而重视生命、关爱生命。这在当今市场化社会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市场化社会和社会转型期引发了有一定普遍性的一定程度的生命或人性异化,致使人的生命意义或人生精神追求缺失乃至匮乏,产生愈来愈普遍的深层次社会无聊感,出现了人格市场化、理想现实化、追求功利化、价值失落化、意义虚无化、生活肤浅化、情感粗鄙化、精神物质化等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的存在和生活质量。正如Osnos (2014)所言: “尽管中国充满狂热和活力、经济在奇迹般增长,但这个镀金时代是一个没有‘中心旋律的时代,在中国人灵魂的中心,存在一个巨大的精神空洞。”这就向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了要求,迫切需要它们关注人的存在,弄清人的生命意义所在及其获取方法或途径,促进入的不断优化。

猜你喜欢
意向性西方哲学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音乐表演中的现象学问题
最有思想的句子
对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西方哲学史上的争辩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感知与意向性
试论哲学的功能
跟踪导练(二)5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