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准备策略的有效性

2015-07-02 02:51高芬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性

高芬

摘 要 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非常努力地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却不重视,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依然没有获得的老师所希望看到的发展。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应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我们的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有效的知识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否则,即使我们有优秀的教材、严谨的课程标准以及理想的教学计划,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笔者对语文教学准备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准备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61

How to Improve Technical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Preparation Strategy Effectiveness

GAO Fen

(Guangzhou Communications Technician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40)

Abstract Language teaching institutions mechanic there is a very common problem, that is: the teachers work very har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tudents do not pay more attention., the result is the teacher most students still did not get the wish to see the development. How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I believe that we have effective teachers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master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classrooms, so that our students really grasp the effective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improve our language teaching fundamentally Status . Otherwise, even if we have excellent teaching, rigorous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ideal teaching program, the result can only be on paper. Therefore, the author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prepar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preparation; effectiveness

有效教学法是在国外先进理念之一,本文主要从教学准备策略方面,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如何使用有效教学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的有效性,进而帮助师生提高教与学的效能感。

1 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理念

1.1 何为有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因此,教学的有效需要由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共同体现。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的指标有三个:一是学生明确了解学习的目标;二是使用学生能够接受以及理解的方式;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判断学生学习有效果的指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段时间中获得一定的进步或发展。

1.2 何为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撰写教学设计、选择分析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准备学生学材等方面。教学准备策略则是在完成教学准备工作时所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2 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语文教材和教法研讨之上,但在这过程中却忽视满足教学对象专业需求(岗位需求)。以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无论是机电专业、物流专业、汽车专业还是动漫专业,所有专业的语文课程都使用同样的授课计划,同样的考核方式,甚至连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要求都是一样的。教师基本上是应付着“教”,学生也一样地应付着“学”,这就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的放矢,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兴趣缺乏。这也正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一个关键点。而且我校的语文组曾对本院入学新生学习语文兴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不喜欢语文,他们最不愿意写文章,在他们看来:“学习语文是为了参加考试,与专业学习没关系”。学生抗拒学语文,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这既是我校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语文学科危机的现状。要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和危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应该是最好的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着手。因此,我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就是教学准备的有效性问题。

3 提高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教学准备有效性的措施

教学准备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前所要完成的一系列工作,包括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等等。下面就谈谈提高教学准备策略有效性的几个措施。endprint

3.1 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因而,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确定非常重要。

(1)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学情相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个性特征、年龄阶段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因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要注意控制目标的数量和难度。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同龄的高中生来说文化基础水平普遍偏低。在技工院校的学习课程当中,文化基础课所占的比例相对专业课来说也是偏低的。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里使教学以及学习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学目标必须少而精,而且难度要有不同的层次。如:文言文《庖丁解牛》两课时的教学目标只需要两个即可,一是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诵课文;二是学生能够将庖丁的职业精神与身边的职业故事联系起来,并进行讲述。对于基本没有文言文基础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能够流畅地朗诵课文,这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可能做到的,而且是可测量的;第二个目标要求学生讲述与庖丁职业精神相关的职业故事,就将学习的难度提升了,既要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也要学生能够联系实际案例表述出来,这就可以考核到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2)教学目标要结合专业特点。技工院校的教育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特点使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关注点在于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为社会所用的人。这一点不仅是专业课程的目标如此,基础课程的目标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不可避免地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如在学习《在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这一篇课文时,对于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教学目标中就会结合汽车4S店接待客户的基本要求进行设置。

3.2 教学目标的有效表述

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要对目标进行准确的表述,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这是要求将目标描述成为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如“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通过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在这种描述中,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行为的实施,而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果,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是否获得进步或发展,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的行为为描述的主体。(2)使用具体明确的动词或量词。如“在15分钟内,学生能完整背诵诗歌《登高》”,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3)体现不同水平层次的要求。如:“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十个词语”等。“至少”这个词语所体现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水平,它所隐含的意思是“有小部分学生可以记住超过十个词语”,这样的目标表述是基本的,可以实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3.3 教材资源的有效开发

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材。技工院校的语文教材大部分由出版社提供。出版社提供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在参考普高教材基础上结合技工院校的基本需求进行编制。虽然这些教材应该都是比较“完美”,但是教师还是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而形成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专业的学材。“备教材”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笔者组织本校语文教师在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同时,认真挖掘教材的蕴含资源,并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及专业特点,编制了一套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方案。本套语文学案的开发遵循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学案的编写应该在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来编写。学案的容量和难度都要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容量过大或难度超出学生实际是毫无意义的。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水平较弱,如容易写错别字,口头及书面表达不到位,而且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课时较少的情况,本院语文组教师在编写学案的时候,首先是减少教学目标的数量,降低目标的难度,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其次是尽量寻找文章的突破点,加强文章的现实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并能将思考所得与大家进行分享。

(2)课时化原则。在大部分的技工院校中,语文教学课时量都偏低,因此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内容都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因此需要教师先整合各种专业对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再结合各专业系给予语文课程的实际课时安排,最分课时编写学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每一次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能根据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参与化原则。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较低,因此通过对学案的使用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寻找学习的兴趣,体验能力提升的喜悦。这就是所谓的参与化原则。教师要充分运用学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层次化原则。学习应该有不同的层次,学案也应该有一定的梯度,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要使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领略挑战的兴奋,也要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增强自信,肯定自我,从而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5)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综合职业能力是技工院校学生顺利就业以及参与竞争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此项能力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而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侧重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所以本次开发的语文学案中设置了“说一说”、“议一议”以及“写一写”等环节,并且要求教师在使用学案时必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同样是学习《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一文,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他们就必须说出文秘的职业要求是什么;而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他们就必须说出汽车维修的职业要求是什么。学生在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收集到与工作世界相关的知识,提(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25页)升了自己的职业认同感。

3.4 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的选择

(1)打破传统课文讲授教学。传统的普教课堂以课文内容分析为主,严重打击了技校学生的上课热情,脱离了职业能力需要的学习和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以使用的教材为依托,压缩咬文嚼字的讲授时间,在完成基本的语文知识学习前提下,加入与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相关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职业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内容的设置针对不同的专业系、课时和相关的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2)组织形式生活化、职业化。教学的形式的生活化以及职业化,既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职场的感觉。比如在为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讲授《求职信》一课时,教师就直接把一份真实的,用心制作的求职信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这份真实的求职信,教师向学生讲解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要求每组学生借助电脑完成一份求职信,这样就直接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和他们面前的电脑,下课铃声响了,每个小组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电子版求职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上《应聘》一课时,直接把教室的桌椅由面向讲台排放成了四周围一圈的模式。按照提前布置的任务,学生自己准备好材料,四个大组分为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两类角色,合作探究,集体讨论,最后得出最佳应聘方案并将之转变为文字。教师的角色巧妙地转移到了学生之中,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有效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步为我国的教育教学者们熟悉,教学准备策略有效性的研究只是有效教学研究中的第一步,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提升教学准备策略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有着一定的成效,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上获得更进一步的有效性,那么就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进行更深层次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4.

[2] 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9.

[3] 许书明.语文有效教学设计技能训练.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