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岗位能力特征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2015-07-12 07:2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甘术恩
中国商论 2015年24期
关键词:岗位能力商务英语培养策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术恩

行业岗位能力特征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术恩

摘 要:专门用途语言(LSP)作为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工具日渐兴盛,尤其以专门用途英语(ESP)发展最为迅速。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培养实用化的商务英语人才为教学目标。本文以ESP中商务英语为研究对象,在剖析ESP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商务英语的共性与个性。接着从商务英语特征出发,探索和描述了适应行业岗位胜任的多种能力,即商务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专业能力,每个能力还隶属了不同的二级指标。最后,本文提出了适应行业岗位能力胜任特征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给出了培养应遵循的六个原则,设计了“四阶段”培养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岗位能力 高职 商务英语 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以及商务交流活动上的日益频繁,尤其是沿海地区对外出口贸易的不断壮大,我国社会和企业对商务英语的需求日渐增多。这种需求不仅停留在外贸基础知识、基本英语素质上,更需要外贸人员综合各行业特点,具备胜任与客商真实谈判行业订单,了解行业专业术语、产品生产流程的全方位沟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外语人才,还能使学生在掌握英语通识技能和商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与本区域支柱产业结合,并走向今后岗位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因此,本文研究旨在剖析行业岗位胜任能力对商务英语特征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应行业岗位能力胜任特征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1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论及特性分析

专门用途语言(Language for Specif c Purpose,LSP)是指建立在普通语言之上因特殊用途而存在的语言,与普通语言在词汇、语法的使用上有一定差异,因其职业性目的而具有与普通语言不同的特点。由于英语的广泛使用性,LSP的概念用于语言学习最初就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 c Purpose,ESP),始于上世纪“二战”后的六十年代末期,是指为商业交往、技术交流、学术研究等特定目的的相关英语,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使用性。

Hutchinson与Waters(1987)将ESP看作是语言教学领域的分支之一,强调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方式[1],认为ESP具有其特殊语言特性,在内容上与普通英语不同,不过在作为交际工具及教学原则上仍有其共性。因而,我们可以认为,ESP的功用是为满足学习者的具体学习目的和实际交际需求,通过配合不同学习目的,确立教学目的、内容与方法的一种交际培养法,其主旨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领域英语的应用能力[2]。而根据ESP的共性与特性,不同学者对其的分类却持有不同的看法。Hutchinson与Waters从语言学科间的关联性出发,将ESP分为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tif c Study)、商务经贸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Economics)与社会科学英语(English for Social Society)三大类,也即通常所说的商务英语三分类法,每个大类下面又含有不同的子类,本文所研究的高职商务英语隶属于商务经贸英语下的职业英语(English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此外,Jordan(1997)则从学习者最终的语言使用目的与语言环境角度出发,将ESP分为了职业英语与学术英语两类,并在学术英语下又再分为专业学术英语和一般学术英语两类,即ESP的二分法[3]。

由此可见,出于不同的目的,ESP被分为了不同的内容。其实,Dudley与John(1998)整理各学派对ESP的论述观点后,认为其特性主要有两类:绝对特性(AbsoluteCharacteristics)和可变特性(Variable Characteristics),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绝对特性与可变特性分别描述了各类ESP的共性与个性,当然也包括了商务英语的共性与个性。

表1 ESP的特性比较

2 商务英语特征下适应行业岗位胜任能力描述

商务英语是以商务活动为目标,具备较强社会功能、为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者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包括了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意识等核心内容。基于表1的分类,Dudley与John进一步将商务英语细分为“一般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两类[4],前者指对未从事过商务活动者,应将授课重点放置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及语法、词汇量的训练,重视语言使用的流利度,为以商务作为背景、无专门商务用途的商务英语,使用于一般商务场合;而“专业商务英语”则为已从事商务活动、有商务活动经验者学习与使用的英语,融合商务知识、技能与语言学习情境,并专门为某种特定目的作训练,仅针对需求目标作专项语言技能训练,可以说是针对学习者需求、量身定做的专业性用途商务英语,如为企业、公司主观开设的英语训练课程。由ESP与商务英语的特征描述可以看出,商务英语虽隶属于ESP,然而又自成一体,甚至可以说是范围更细致的一个分支;就其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在范畴及核心活动的界定上,在学界中已达成一定共识,即无论是“一般商务英语”还是“专业商务英语”,都侧重于商务场合的沟通,“生活”与“日常社交”并未列入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中[5]。由此说明,游离于商务活动之外的生活与社交沟通等活动并非是商务英语关注的重心。

基于以上描述,从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和培养岗位胜任能力的角度来看,高职商务英语兼具有“一般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的特点,首先,高职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并未真正从事相关的商务活动;其次,高职商务英语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又是一种针对某行业的特定性需求培养形式,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既要关注商务英语的基础,如听说读写以及语法、词汇等,也要针对行业需求目标进行专项语言技能的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应行业岗位胜任能力的高职商务英语应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2.1 商务沟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适应于商务活动的社交英语,教学培训不仅应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商务活动具备熟练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就是要通过日常教学模拟某些行业商务活动,因此,商务沟通能力至少应包括语法运用能力、言谈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应变能力。具体而言,语法运用的能力就是指帮助学生积累和灵活运用词汇、词法、语法、语义等基础英语知识,具备熟练的语法运用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条件。言谈能力就是将某行业中固定词汇、句式转化为日常训练的蓝本,将这些固定用法内化于学生的思维之中,要求学生记忆某些固定用法,如在商务回信的最后,通常可加上这样一句话:“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with any question.”以使对方觉得亲切。商务交流根本而言就是社交活动,因此,培养学生具备高超的社会语言能力,让他们懂得在社交活动中分享与合理传递信息,以及在不同社交环境下灵活运用社交规则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策略应变能力是商务沟通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它包括口头和非口头运用语言的能力,灵活的策略应变能力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商务环境,并弥补由于自身某些能力不足导致商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2.2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对于外事商务交流来说,跨文化交际与语言学习同样重要,只有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对方文化的能力,才能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这种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态度接受和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工作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乐于接受和积极理解不同文化下人类交流的基本知识,它是构建未来学生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基础。其次,传授学生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行为习惯、文化特征,以及形成这些行为习惯和文化特征的深层次原因。获得知识只是一种手段,理解知识的来源才能更加深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最后,将跨文化知识和行为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在日常文件起草和书写中贯穿跨文化知识,运用对方可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创造更多新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实践,帮助商务交流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商务语言和商务行为。

2.3 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

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终极目的则在于提升学生商务英语的专业处理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个人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商务英语认知能力是指提升学生对于商务英语的实践认知(knowing-in-action)、理论认知knowing-in-theory)和基于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处理能力,帮助学生从理论、实践两方面理解例行商务活动(how,when and some rout ine tasks)。个人能力是指在充分认知商务活动的基础上,构建情感控制、自信和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则是指培养学生适宜于商务活动交流的个人价值观,并基于此能够正确判断商务活动的形势,比如,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可以应对新环境下的各种突发商务事件。

3 培养策略的提出

对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来说,上述所构建的三个适应行业岗位胜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需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培养,为此,本节提出适应行业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求新原则。商务英语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均应体现出时代发展的需要,适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反应学科发展的信息成果最大限度地传授于学生。

第二,认知原则。在传授过程中,尽可能顾及教学对象高职大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因素,以更贴近学习主体的需求作为授课出发点。

第三,语体原则。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各种语体的特点及使用规则,因而,让学习者学会不同交际场合下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述方式。

第四,文化原则。如前所述,跨文化交际是商务英语学习必须跨越的障碍,语言既然是文化的表征,学习语言就不能脱离语境。

第五,实用原则。高职商务英语并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专家,因此,应充分考虑实际性和价值性,不仅要满足学习者当前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需要,更为未来对目的语的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第六,趣味性原则。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一大目标在于通过趣味性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维持和强化学习者对于外语学习的学习动机。

3.2 “四阶段”培养法

在以上六大教学原则的指引下,为一方面尊重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起点,也为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提出一种“四阶段”培养法,每个阶段应有各自关注的重点。

3.2.1 兴趣导入阶段

兴趣是高职学生学好商务英语最好的催化剂,因此,学习之初应将兴趣培养作为首要因素。在这个阶段中,教学应以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场景以及日常用语作为教学的重心,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句子、句型融入到商务英语之中,将生活的文化背景作为目标,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素质。这个阶段的教学应从简单口语入手,辅之以商务英语词汇,达到连贯、通顺的完整叙事目的;而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应着重将商务英语中涉及的语法、语意、词汇等传授于学生,但切忌过多、过杂,比如可重点讲述某行业,如眼镜、服装或鞋类等涉及的基本词汇,约500左右,语法句型不宜过多。

3.2.2 持续阶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学的重点就要激励学生自动产生语言,并能运用自发创立的语言处理商务活动上的简单问题。因此,持续发展阶段就是要将兴趣导入阶段所训练的听、说、读、写能力,配合实际商务活动发展学习者潜在的语言认知能力,以衍生出语言的认知原则从而应对可变的外部语境。这个阶段可逐渐导入一些商务英语中的书面词汇和语句,如产品分类,产品中英文专业术语,使学生对行业有初步的了解,并适时加入新的流行词汇。语法方面则以介绍连接结构为主,词汇量可推广至1500左右。

3.2.3 发展阶段

此阶段可适量增加商务书面用语,同时,加入商务活动中所能接触的书面文件,如通过行业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法,详细地讲解行业产品具体的生产工艺以及流程,并要求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阐述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基本流程,熟悉某行业生产工艺及流程中所涉及的各步骤名称,产品检测步骤以及包装方式等。此阶段教学不仅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更要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语言能力解决商务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突破语言瓶颈和障碍。

3.2.4 巩固阶段

当具备基础语法结构,了解商务英语中连接式结构以及某行业产品的基础知识,发现学生言谈与写作无明显错误后,可在扩充书面语的同时,引入一些形式较为自由、文体具有突破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可剖析某行业在商务领域的相关政策,涉及的具体单证制作,单证制作注意事项以及与客户谈判的相关技巧等。同时,掌握作为商务人员在该行业的业务流程和注意事项等,通过分组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的方式来熟悉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3.3 培养建议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是实践和理论并重的课程,不仅需要教师辛苦教,更需学生努力学,因此,在“四阶段”培养法的每一个阶段,其课程组织都应以课堂讲座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来开展,既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也强调运用理论的实践性。

第一,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教与学始终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其中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最流行、最有效的授课形式。在高职商务英语的教与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可首先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某行业基础知识,讲座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发问,讲座完成后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实现师生互动教学。

第二,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高职商务英语的教与学既不能被动传授,也不能强迫学习,培养过程应在一个循序渐进、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的氛围中展开,同时,学校可以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教学互动,以他们的实际经验,一方面现身说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解疑答惑。

第三,积极反馈教学效果。培养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贵在将点点滴滴落到实处,因此,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性的要求学生以PPT或分组扮演的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阐述或活动展示,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行业的工艺和流程,加深理解产品中英文术语以及该行业的拓展知识;另一方面,这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途径。最后,可聘请行业专家对学生目标扮演的表现进行建设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T.Hutchinson,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 王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50年:现状与趋势——《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新方向》评介[J].外语界,2013(6).

[3] R. R.Jorda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 王立非,李琳.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与发展路径分析[J].外语界,2012(6).

[5] Lockwood J.Developing a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curriculum for Asian call centres:How theory can inform practice[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12,31(1).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c)-189-04

作者简介:甘术恩(1975-),男,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岗位能力商务英语培养策略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实践教学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