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求知青年的贴心人

2015-07-13 13:04
农民科技培训 2015年7期
关键词:承德市全日制广播电视

李佰森是河北省承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招生就业指导科科长。他在这个极其平凡而又任务艰巨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履行着一名农民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003年,为了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学校开办了全日制职业中专班。由于初涉全日制,农村青年对学校不甚了解,缺乏认同感,生源组织成为一大难题。对此,李佰森主动请缨,勇敢担当,承担起生源组织任务。他背起行囊,乘坐大班车,奔走在承德坝上坝下,基层农村、学校,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向每一名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家长苦口婆心,谈形势,讲前景,讲解党和国家各项惠教惠农政策,宣传学校办学宗旨、开设专业就业安置渠道和学生发展前景。让学生及家长破除辍学打工、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青年潜在劳动力成长发展的守旧思想,千方百计动员农村青年主动参加系统性职业教育,掌握转移就业创业技能本领。

丰宁县黄旗镇大院村的初中毕业生王鹏,父母年迈多病,为了缓解家庭困难,他初中毕业后打算外出打工。李佰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登门,耐心细致地讲解党和国家各项对农业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和农广校为就读学员争取得到的各类助学补贴待遇,经过反复疏导,王鹏同学进入学校机电专业学习,经过两年的专业技能学习,现就职于北京一家显示技术公司,月薪4000元多元。

方静是丰宁县坝上大滩镇的一名女孩,父母离异,母亲重新组合家庭,父母无任何劳动技能,靠原始种地谋生,家庭陷入困境,辍学在家务农。李佰森五次入户做学生及学生家长思想工作,家长最终同意孩子来校进入电子商务专业学习,在校两年经过了系统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现就职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月收入3800多元。

为了完成好生源组织工作,李佰森背着一个书包,带着一套泡面碗常年奔波在基层农村农户。没公车就坐班车;不通车就靠徒步;没旅店就住农家;没饭店就吃泡面。不知道多少次他在农民炕头上过的正月十五、端午节、中秋节;孩子高考、妻子生病他顾不上照顾;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深入农村一去就是几个月。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市110多个乡镇、3000多个自然村、20000多个农户。

十年来,经李佰森宣传发动来校就读职业教育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达到3000多名,占学校全日制职业中专和技工班招生总数的40%。其中,一大批学员在北京、天津、青岛等地知名企业成为技术骨干或基层班组长,部分学员已经实现自主创业。为学校趟出了一条培养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农村人才培养之路,赢得了农民及学员的信任和赞誉,成为广大农民和学员心目中的贴心人,也为学校全日制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佰森同志8次被市政府记二等功;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技工院校优秀教师、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承德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培训先进工作者。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    张洲平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会敏

猜你喜欢
承德市全日制广播电视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