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2015-07-16 10:27杨梅
齐鲁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海明威村上春树妻子

杨梅

——海明威与村上春树:

同名著作,同样的人类孤独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海明威发表于1927年的短篇小说集。本书精选海明威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代表海明威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影响了许多现当代作家。村上春树以同名小说向这位大师致敬,也出版了一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两者有何不同?在表达什么?同名小说的孤独书写背后,两位大师又有什么共通情感和生活故事?

扣错纽扣的村上春树:

幸福作家的“人生毒瘤”

村上春树是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作家?

60岁以后,有些作家开始思考肉身的垂死和前列腺癌(比如菲利普·罗斯),有些作家哀叹通奸的结束(比如厄普代克),更倒霉的作家还没消化完丧子之痛(比如库切),而村上春树依然在怀念那个洗澡时唱歌的少年。

村上春树拥有着一帆风顺的成名之路、无可比拟的畅销纪录、看起来毫无阴影的人生和简直可以当作样本的雅痞生活。他的工作室在东京青山——时髦又昂贵的区域,他的名字可以和任何类似三宅一生的品牌放在一起而毫不突兀。

他就像一家连锁店,不断地推出精品以飨顾客,他甚至还营造了“健康没有烦扰”的“生产环境”——没有生小孩,这个决定的结果是将生活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得以长达四十年生活在幸福而有序的世界中。

“作家失去了生活中的烦恼、痛苦和幻灭,或许也就失去了成就伟大的可能性。”这是村上的感慨。

村上春树像爱一样恨他这乏善可陈又稳定可控的现代生活,就像恨一个关于现代社会的寓言:我们越幸福就越不可能真的幸福;我们越追求就离目标越远,于是他出版了一本全是失去的小说《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诉说幸福人生的毒素,向他所羡慕的海明威致敬。

“别指望能读到幸福美满的大团圆故事。”村上春树的中文御用翻译林少华,在2015年3月中国正式上市发布前接受媒体采访说。

“作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的一个,我衷心地祈祷。除此之外,好像再没有能做的事。此时此刻,大概。”

在这本让村上只能祈祷的小说里,主人公们一次又一次地失去:《驾驶我的车》中,家福跟妻子的夫妻生活一直都不错,他一直觉得自己跟妻子的关系不错,而妻子却频频跟别的男人做爱,直到妻子死后出轨原因依旧是个谜团;《昨天》中木樽是东京人,却学了一口纯正的关西腔,有一个女朋友,却从来没有做爱,他让“我”跟他女朋友约会;《独立器官》中渡会是美容医生,生活优渥,喜欢健身,在情感上和性爱上自足,导致他的生活出现裂变,他发现他疯狂爱上一个跟他交往的有婚之妇,最终导致他的死亡……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落入尘埃里的光景,是“妻子睡到别人床上去”。男演员的太太生前也是个女演员,总是和一起搭戏的男演员合作到床上去;无缘进名校的复读生,硬要撮合青梅竹马的初恋和好友在一起;事业有成的整形医生只愿做已婚女人“雨天用的男朋友”;永远人在旅途的跑鞋推销员, 回家推门撞见妻子骑在最要好的同事身上,美丽的乳房上下颤动……女人们优雅地出着轨,男人们从容地原谅。

“所幸这些事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感谢在过往人生中有幸遇上的许多静谧的翠柳、绵软的猫们和美丽的女性。如果没有那 种温存那种鼓励,我基本不可能写出这样一本书。”这是村上在完成《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后,在日文版中写的自序。

海明威:写作中的“厌女症”与生活中的“情圣”

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给朋友写信时,曾经这样评价海明威的创作规律:“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海明威每写一部成名的著作就需要一个新的女人。在写短篇小说集和《太阳照样升起》时,他有一个。接着他爱上了鲍莉娜,就写出了《永别了,武器》这部巨著。如果他再有新的成名之作问世,我想我们将发现海明威会有另一位妻子。”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海明威的性欲望与其创作的关系。

海明威可谓是个性早熟者,13岁就有过性行为。海明威深知,性爱是他从事创作的原动力。他在回忆录中形容无性的男人是可怜的:“我在意大利陆军里被一发榴散弹击中了阴囊,在泌尿科病房里住了不少日子,我亲眼看到过那些可怜的家伙,他们的下身全都炸掉了。”

按照海明威的理论,性是承载男人一切负荷的大海。所以,海明威的创作总是与女人和性爱联系在一起,他一生中有过许多女性,除了结过四次婚,有过四个妻子以外,还有许多情人。

然而这本《没有男人的女人》一书中,海明威这么写道,“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这是海明威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故事依然发生在战地医院、军营、拳击台和斗牛场上。在海明威那儿,所谓“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说到底是一群“不需要女人的男人们”。

有时候钓鳟鱼的男人们无所事事地躺下,“睁大眼睛,回想一下平生所认识的姑娘,她们会做什么类型的妻子。”这些爱垂钓的男人们能毫不费劲就记住河流里的弯弯绕绕,可是姑娘呢,“想了她们两三回以后就印象模糊了,脑子里记不清了,终于都模模糊糊,变成差不多一个模样。”在另一个故事里,阿尔卑斯山的农民在冻土时无法埋葬死了的妻子,只好把邦邦硬的尸体横放在砍柴间的木头上,每天晚上劈木头时,还可以顺手把灯笼插进妻子张开的嘴里。

海明威的轻蔑与野蛮,惹恼了当时伦敦布鲁姆斯伯里的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她像《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小姑娘一样恳请海明威,“求你,求求你,千万不要再讲了,好吗。”

偏偏有人喜欢冷冰冰,喜欢这个一点也不爱女人的海明威。《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出版后,纽约的文学圈里一片赞誉,当时只有28岁的海明威,一夜之间成了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写作者。

海明威觉得自己文学的小树苗被一言九鼎的伍尔夫肆意糟践,气急败坏地写信给Perkins:“这真他娘让人恼火……我挺乐意这个中午就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衣裳扒干净,准许她走在歌剧大道上,让每一个人、真理、现实,所有她喜欢的东西,都与她贴体而过。”

作家永恒的孤独和丧失:

人生无法解决和战胜的

“贴体而过”是海明威生活与写作中的线索,这里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有的指确实没有,有的是指不在身边,还有的是已经失去和即将失去。短篇《在异乡》里的海明威通过少校先生说道,“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丧失是海明威在文学作品中“讨厌女人”的原因。给出版人Maxwell Perkins的信中,他格外解释了什么是“没有女人”,“所有这些故事没有了那种使人软弱的女性影响——无论因为训练、纪律、死亡还是境遇”。

这种不需要女人源于恐惧和痛苦。1917年,海明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肉体下部受伤,后被运到米兰的战地医院治伤和疗养。在此期间,海明威和护理他的护士阿格尼丝建立了爱情,尽管他只有十九岁,而阿格尼丝已经二十六岁。

但海明威回国后,情况就变了。刚回国时,他们的通信还缠绵悱恻,但不久阿格尼丝就来信说她与一个那不勒斯的美貌青年相爱了。那是一位富有的公爵继承人,自然比“毛头小伙子”海明威更适合于托付终身。海明威愤恨、恼怒、惶恐不安,直至大病一场。

对他来说,女人的背叛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在他后来的小说中总是把女人作为妖女来进行抨击。后期的《老人与海》里,女性根本就不曾露面。《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这两部小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材于海明威的受伤和恋爱经历。

《五万元》里的那个为了让妻儿过上舒坦日子的拳击手,他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因为思念妻子一直失眠。因为失眠,他整个人看上去都空空荡荡了。但在拳击场上,当他发现这是一场骗局时,不服输的他就用犯规的方式“赢”了对方。

就像海明威所说,生活会让人遍体鳞伤,但总有人能在受伤处更加坚强。读完整本书就会明白,其实海明威在暗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本质上就是斗牛士和拳击手,狠、准,而且执著。海明威也一样。

至于村上春树的这本同名小说,第一次翻译村上作品的岳远坤和陆求实,都觉得《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某种程度上是映射了当下的现实。

从事日本文学研究的岳远坤认为:“就我自己翻译的那篇 《山鲁佐德》来说,一个男人在一个远离大陆的孤岛上,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有女人来找他,但当那个女人离开他后,他就与世界完全隔绝了。这是非常极端的现象,但和日本社会当下年轻人心理趋向自闭化很相像,不婚比例和离婚率越来越高,整个社会都蔓延着一种孤独感。”

无论海明威还是村上春树,你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疏隔感,人和人本质陌生、冷漠,一夜之间陷入孤绝的境地。这种感觉在都市里的人们,其实或多或少,甚至一瞬间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作家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绝境,是人们永远无法解决和战胜的。”翻译家林少华说,“这部短篇小说集里的大部分主人公放弃了寻找的努力,导致我们看到的全是孤独的人们。”

猜你喜欢
海明威村上春树妻子
长大的瞬间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