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制度图书馆学的视角

2015-07-22 06:22任金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漯河462002
图书馆 2015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制度

任金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河南漯河 462002)

理解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制度图书馆学的视角

任金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河南漯河 462002)

〔摘 要〕以制度图书馆学为视角,通过引入一个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四层次分析法,构建理解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内在机理的分析框架。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是在公共图书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治理的基础上实现的。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要通过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完善法律制度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来实现。这一分析框架将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整合进制度图书馆学,有助于加强制度图书馆学理论关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社会支持 公共图书馆制度 制度图书馆学G251.3

1 引言

通过社会支持汲取社会资源,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张铁[1]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的一切社会连接构成了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社会连接的断裂将导致公共图书馆陷入困境。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理论为推动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途径,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公共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要“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然,公共图书馆发展是嵌入在国家与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之中的。现有的研究围绕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目标、机构、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考察,但对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内在机理的研究,即公共图书馆为什么、凭什么获取社会支持,其逻辑合理性在哪里,符合哪些图书馆学原理,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关于图书馆研究对象的界定中,相对于“知识交流说”、“信息资源说”和“知识组织说”等理论,将图书馆看做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形成了鲜明的理论范式。制度图书馆学就是从制度及其变迁角度研究图书馆现象,关注制度安排及其实施机制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2]可以说,制度图书馆学揭示了公共图书馆所隐含的“公共图书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制度关系,为分析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理论工具。

基于此,本文以制度图书馆学为视角,引入一个制度分析框架,以分析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为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实践提供对策性建议;同时,希望这一研究有助于检视制度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制度图书馆学应用领域。

2 文献评述与分析框架

2.1 制度图书馆学与公共图书馆制度

制度图书馆学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叙事范式,为认识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蒋永福认为,图书馆遭遇的问题,“必须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首先加以确认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才能在现实中得以落实”[3],图书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程度”[4]。在制度图书馆学的视野中,公共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它赋予每个公民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5]国内制度图书馆学在十年的研究历程中,形成了诸如知识自由、弱势群体服务和图书馆立法等十大研究领域,与技术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一并成为当今图书馆界的主流学术话语。[6-7]

因此,制度图书馆学的理论范式为认识图书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为公共图书馆发展取向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和政策分析工具,也为认识公共图书馆与国家、社会之间的社会网络构建、社会服务与资源交换提供了理论分析工具。

2.2 公共图书馆制度与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

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关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出,图书馆欢迎社会各界通过资助、捐赠、媒体宣传、志愿者活动等各种方式,参与图书馆建设。范并思[8]认为,图书馆界通过宣传自身宗旨、解释行业立场和管控突发危机的公共关系有助于获得图书馆发展所需的社会支持。张铁[9-10]以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嵌入性理论为基础,整合当前分布在图书馆基金会、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社会捐赠和民办图书馆实践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作为社会连接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概念,进而提出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支持的社会组织、社会机制和制度安排。王晓健[11]认为,公共图书馆寻求社会支持是国际通行做法,可以通过社会捐赠、企业赞助、志愿者活动、社会舆论、民间藏书等途径来实现。邓银花[12]认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贯穿了整个图书馆发展史,更契合当今慈善理论、非营利组织理论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

上述研究表明,当前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研究侧重于从实践层面描述,从政策层面论证。从局部看,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获得是一个单向的社会资源汲取过程,当前的研究对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就公共图书馆发展所秉持的“公共图书馆、国家与社会”的制度视角看,对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内在机理的学理分析尚有不足。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反映了作为社会制度的公共图书馆与“国家与社会”的其他社会制度和组织进行互动和资源交换的过程,体现着阮冈纳赞“图书馆是生长中的有机体”的深刻内涵。公共图书馆制度为分析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

2.3 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的分析框架

以制度图书馆学为视角,首先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创始者之一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的制度分析框架,然后尝试在这一框架下分析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威廉姆森[13]将制度分为四个层次,较高层次对较低层次具有限制能力。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社会嵌入层次,包括规范、习俗、传统、宗教等;第二层次是制度的环境层次,部分是演进的结果,但主要是人为设计的,主要包括正式约束,包括宪法、法律、产权;第三层次是治理制度,尽管第二层次规定了契约与产权,但还不包括能实现良好治理的实施体系,因此通过契约安排和争端解决机制规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才可能保证社会交易进行,构成了制度分析的第四个层次,即达到供求平衡,形成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实际上,威廉姆森的制度分类与另一位新制度经济学创始者诺思(Douglass C.North)的制度分类异曲同工,诺思将制度分为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后者的分类是制度图书馆学的理论结构的基础。[14]但威廉姆森的制度分类更有助于完整展示特定制度框架下社会交易的全过程,这也是本文选取这一制度分类框架的原因。

根据威廉姆森关于制度分类,可将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公共图书馆正式制度与公共图书馆治理分别对应于威廉姆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制度层次来分析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而将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获得看做威廉姆森的第四个制度层次即社会交易的达成(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制度分析

3 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分析

3.1 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社会嵌入性基础

威廉姆森认为作为顶层的社会嵌入层是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习俗、传统、宗教等,这些因素对制度、制度变迁和组织绩效具有最高的约束力。诺思更加明确地提出,许多信念系统、宗教或其他的,都包含了有关组织的结构、制度和人类互动的观念。信念不仅形塑了个人的选择,还形塑组织和制度。[15]由此可见,一个组织或者制度的社会嵌入性是其存在、发展和进行社会交易的基础。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图书馆价值和精神构成了社会嵌入性的基础,是获取社会支持的核心因素。程焕文[16]认为,图书馆制度由外在的结构体系和内在的价值体系构成,合理性与公正性以及对增进社会福祉是公众检验和评价图书馆制度的标准。蒋永福[17]指出,维护和保障信息知识的秩序、共享和自由是图书馆共有的精神,这一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制度内涵,决定着图书馆制度性的功能定位。由此可见,在当今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环境中,不包含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的图书馆活动只能是一盘散沙,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而失去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社会交易的基础,因此不可能获得社会支持。

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为社会成员提供稳定的、有效的和可预见的知识资源获取渠道,减少社会成员获取知识的社会交易成本;同时,也为图书馆赢得声誉和信任,进而维护和拓展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资源的社会交易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公共图书馆与国家和社会的连接,即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资源、进行社会交易的制度基础。

3.2 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制度基础

威廉姆森第二层次的制度分析是正式制度如宪法、法律和规则构成的制度环境,这一制度环境为生产、交换和分配提供了博弈规则。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只能在公共图书馆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共同形成的制度环境中通过社会交易来实现。格兰诺维特[18]认为,行动者具有目的性的行动都是紧密地嵌入在真实的、正在运转的社会网络之中的。不难理解,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这种获取社会资源的行动也是嵌入到一系列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社会制度网络之中的。格兰诺维特[19]将嵌入性理论和制度理论相结合,认为制度是“凝固化网络”(congealed networks),从而解释了社会资源获取活动具有的社会互动和制度安排的含义。这为通过公共图书馆制度来理解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公共图书馆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如公共财政制度、社会捐赠制度、志愿者制度和公益慈善制度等是相互嵌入的,在相互嵌入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社会资源的交换以满足各自发展的需要。正如著名的新制度主义学者西伦(Kathleen Thelen)指出的,制度的存续并不是通过静止不动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它们自身对外界政治、市场以及社会环境变动的适用性调整与再磋商来实现的。[20]需要强调的是,国家/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制度的维系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制度安排一般是通过国家立法实现的。为保障公民知识权利而建立公共图书馆制度,是国家/政府正义性与合法性的体现,这形成了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因此,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是在制度环境中实现的,这种制度环境为公共图书馆制度提供了社会交易的规则基础,形成了清晰可见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机会机构和激励机制。这种社会交易过程既要求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反映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又要求在共同博弈规则的基础上实现各方的利益诉求,这就引出了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命题。

3.3 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与公共图书馆治理

威廉姆森第三层次制度分析表明,制度的产生既是交易成本所决定的,又会决定交易成本的大小,而过高的交易成本会致使社会交易无法进行。为使社会交易的行动正常进行,良好的、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必不可少。制度图书馆学认为,公共图书馆治理就是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实施机制。[21]周茜[22]在徐引篪、蒋永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图书馆治理就是公共图书馆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图书馆的所有者、政府、管理者和员工,社会公众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如企业、社会团体等)基于共同利益,依据共同的制度对公共图书馆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同时,公共图书馆治理以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为最终目标。[23]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治理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进行社会交易的平台,也为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提供了一系列可实施的机制。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资源的社会交易要在治理的过程中实现,这一过程既要求公共图书馆坚守核心价值和精神,又要求公共图书馆在一系列制度环境的约束中提供服务以换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源。

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实现有赖于公共图书馆事务的利益相关者在共同的制度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协调,并同时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公共财政压力,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企业对公共图书馆的捐赠可以通过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得到利益补偿,还有助于建立社会声誉和信任机制用以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战略的核心”[24];志愿者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服务有助于其自身价值在马斯洛需求层次意义上的完整实现;民办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提供社会支持的过程中,也可以在注册和准入、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获取收益;公益基金机构对公共图书馆的支持有助于优化社会捐赠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进而推动基金会可持续发展。

3.4 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实现

威廉姆森认为,在实现上述三个制度层次的基础上,第四个制度层次即通过社会交易实现供求平衡。从制度图书馆学的视角看,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的弘扬,公共图书馆正式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实现路径。第一,弘扬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和精神。向全社会宣示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和精神,系统阐述公共图书馆责任和使命,通过普遍开放和平等包容服务消弭信息不平等、关怀弱势群体[25]的实践打造时刻在场的服务,进而实现社会交易获取社会资源。第二,完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清晰地界定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是公共图书馆进行社会交易的制度基础。政府对公共图书馆负有制度供给、积极回应和适度规制的责任。[26]对我国来说,当前最需要的就是制定颁布《公共图书馆法》,明确公共财政投入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比例;明确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发起和准入,运行、管理和基金使用的规则;明确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渠道、主体、使用、反馈和评估的机制;明确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权利和义务,奖惩和退出制度,规范志愿者管理的计划、设计、程序、招募和遴选、培训、监督、绩效评价等机制;明确对社会力量参与办馆现象的规范,确保公益性图书馆得到制度保障,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馆行为。第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公共图书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通过建立理事会来负责日常事务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实现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7-28]通过建立和完善机构法定、理事会治理、岗位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向社会展示公共图书馆精神,落实公共图书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公共图书馆规范高效运行。完善理事会构成机制、推举机制、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培育理事的社会基础是公共图书馆通过治理获取社会支持的关键所在。

4 结语

获取社会支持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根植于公共图书馆所隐含的“公共图书馆、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关系之中。本文以制度图书馆学为视角,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的制度分析框架来分析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是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嵌入性、正式制度和治理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弘扬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完善法律制度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共图书馆获取社会支持的实现路径。借助对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分析,拓展了制度图书馆学的应用范围;将公共图书馆价值和精神明确地整合进制度图书馆学,有助于加强制度图书馆学理论关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

(来稿时间:2015年1月)

参考文献:

1, 9.张铁.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研究.图书馆建设,2014 (10):1-3,7

2.蒋永福,王株梅.论图书馆制度——制度图书馆学若干概念辨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6):10-13,24

3, 4, 14, 21.蒋永福.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06,314,36,155

5.范并思.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图书馆杂志,2002(11):3-8

6.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的制度研究:十年回顾与述评.图书馆杂志,2013(7):9-15

7.蒋永福.图书馆学话语的谱系学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12-16

8.范并思.图书馆公共关系的行业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20-24

10.张铁.从制度视角谈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图书馆杂志,2012(8):10-12,32

11.王晓健.关于公共图书馆寻求社会支持的探讨.图书馆建设,2004(3):93-95

12.邓银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缘由、模式和激励.图书馆杂志,2014(2):14-19

13.Williamson,Oliver E.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aking Stock,Looking Ahea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0,38(3):595-613

15. (美)诺思,瓦利斯,温格斯特.暴力与社会秩序.杭行,王亮,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50

16.程焕文.图书馆权利的界定.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 (2):38-45

17.蒋永福.知识秩序·知识共享·知识自由——关于图书馆精神的制度维度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10-13

18.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 (3):481-510

19.Granovetter M.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Acta Sociologica,1992,35(1):3-11

20.(美 )西伦.制度是如何演化的.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

22.周茜.2003-2014年国内公共图书馆治理研究进展述评.图书馆建设,2014(11):11-14,18

23.梁欣.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治理模式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17-24

24.(美)阿尔特,谢泼斯主编.实证政治经济学.王永钦,薛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2

25.范并思.现代图书馆理念的艰难重建.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6-11

26.蒋永福.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图书馆论坛,2009(6):79-82,53

27.蒋永福.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图书馆学研究,2011(1):40-45

28.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图书与情报,2014(2):1-6,9

〔分类号〕G251.3

〔作者简介〕任金红(1970-),女,大学本科,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of Public Library: A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Library Science

Ren Jinhong
(Library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Abstract〕The paper build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library science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mechanism of social support for the public library by introducing a four levels of social analysis from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public library obtains social support that based on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 formal institution and governance, and through promoting the spirit and core value of the public library,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analysis framework integrates the spirit and core value of the public library into the institutional library science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 research.

〔Keywords〕Public library Social support Public library system Institutional library science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图书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