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筛查及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5-07-23 06:04竺建辉李锡珍竺雪红
护理与康复 2015年4期
关键词:孕产妇母婴筛查

竺建辉,李锡珍,竺雪红

(奉化市人民医院,浙江奉化 315500)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已逐步为人们重视。妊娠、分娩是女性正常而又特殊的一个过程,无形中造成了其心理及精神上更大的压力[1-2],使部分孕产妇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明显影响分娩及母婴的心身健康,有产前抑郁倾向的孕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更大[3]。2013年6月至12月,本院产科对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状况进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标准:本院产检的孕妇;孕周≥28周;定期在本院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病性障碍;患有内分泌系统和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智能发育不全者;拒绝随访者;不在本院分娩者。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孕妇348例,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27.8 岁;孕周28~42周。

1.2 方法

1.2.1 筛查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产前筛查。包括反映抑郁心情、身体症状、精神运动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症状体验,根据自己1周内感觉自我评价,采用1~4 分的4 级评分,总分<53分为无抑郁组,≥53 分为抑郁组,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 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干预由本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兼有产科护理经验的护士完成。每1~2周1次预约需心理干预者,同时完成产前检查,每次干预时间40~60min,如产后有心理干预需求者继续心理干预。

1.2.2.1 无抑郁者 常规产前检查及产前宣教,参加孕妇学校,告知围生期的注意及配合事项,同时培训相关分娩知识;产后对产妇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此外告知其新生儿的照顾及哺乳知识,及时解答孕产妇的疑问。

1.2.2.2 轻度抑郁者 参加常规产前宣教同时予团体心理辅导。全面了解孕妇的病史、家族史及合并疾病,予以积极治疗,介绍分娩相关知识,婴儿喂养护理知识,观察孕妇的生活行为及与家庭社会沟通交流情况,评估孕妇的社会关系、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等,综合社会支持系统对本次妊娠的影响,引导孕妇多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分享朋友、亲人的分娩经历,科学应对孕期应急事件。团体心理辅导:相同孕月或相同妊娠合并疾病的孕产妇,每次约8~12例予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孕产妇相互沟通交流,促使孕产妇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加对安全分娩信心,降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发生。

1.2.2.3 中度抑郁者 在轻度抑郁者干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干预,通过改变孕产妇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对本次妊娠的不良认知。分析和解释孕产妇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正性的认知模式,正确面对孕期、分娩和产褥期,使认知、情绪、行为三者和谐[4];对持久焦虑或抑郁状态孕产妇,予个别心理干预,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引导整个心身放松,以对抗由于心理应激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达到消除紧张目的。

1.2.2.4 重度抑郁者 重度抑郁倾向者是本次干预的重点对象,极易发展成产后抑郁症。在给予上述干预方法同时,予个体化及系统的心理干预,同时增加产时、产后的干预。对部分孕产妇予SCL-90 症状自评量表测量,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孕产妇人格倾向,针对性予心理干预,对自身人格特点予一对一的心理指导。学习放松技巧,给予不同的音乐疗法,焦虑紧张者听《水上音乐》《花好月圆》等;抑郁者听《悲痛圆舞曲》《悲怆交响曲》,待情绪稳定后再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喜洋洋》等[5]。给予人际心理治疗,采用Zlotnick等[6]4次人际心理治疗干预:第1次,介绍妊娠原理并进行心理教育(如生育计划和产后抑郁等);第2次,确认妊娠带来的角色转换以及与这种转换相关的改变,确定可以达到的目标,强调孕妇即将成为母亲的现实;第3次,关注既定目标,培养支持系统,确认潜在的人际冲突,尤其强调孩子出生以后的冲突;第4次,教给孕妇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回顾主要的干预方式。同时通过交流全面了解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让部分家属也参与分娩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心理疏导。

1.3 评价工具及方法

1.3.1 抑郁评估 产前对孕妇进行SDS评估,产后14~42d再次对产妇予SDS量表复测。将产前筛查结果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

1.3.2 分娩方式评估 统计产前抑郁组和无抑郁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1.3.3 分娩并发症评估 统计产前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前筛查结果 产前SDS量表测试显示无抑郁孕妇227例、抑郁患者121例,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孕妇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孕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产前产后孕产妇SDS评估情况 见表2。

表2 产前产后孕产妇的SDS评估情况 例(%)

2.3 产前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见表3。

表3 产前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例

2.4 产前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分娩并发症比较 见表4。

表4 产前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娩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 论

3.1 围生期抑郁的危害 临床上将妊娠至分娩后1年这一特殊时期发生的抑郁称为围生期抑郁。围生期抑郁分产前抑郁及产后抑郁,产前抑郁是一种在孕期出现精神问题、心理问题,产后抑郁是指在产妇分娩的72h内,身体中的荷尔蒙出现严重变化,使得产妇出现睡眠困难、头发脱落、头痛、焦虑等不良情绪。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使孕妇更易感觉焦虑和抑郁,易于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重度产前抑郁,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诸如自残、自杀等,累及胎儿的性命。产后抑郁可伴有思维和行动的改变及躯体症状。特别是抑郁症造成的母婴连接(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障碍对婴儿有不良的影响,会损坏孩子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的管理功能,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使婴儿因照顾不周发生伤害,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据不完全统计,产妇在分娩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严重的会有杀婴、自杀、哭泣、暴躁等症状[7]。因产后抑郁存在着诸多危害性,将对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必须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

3.2 产前抑郁筛查及心理干预的优势

3.2.1 降低了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在妊娠期妇女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中,产前不良的情绪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有较强的危险性[8]。分娩时承受压力大,更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发生产后抑郁症危险性增加[8]。通过孕晚期抑郁筛查,及早发现产妇抑郁倾向,尽早给予专业心理干预,降低产妇可能出现的焦虑不安情绪,消除孕产妇紧张心理。本研究根据产前筛查结果,对轻度抑郁者在常规健康宣教同时,通过予团体心理辅导,孕妇间相互学习、交流,积极引导增加正性能量,增加分娩信心,缓解抑郁症状;中度、重度抑郁倾向者,在轻度抑郁者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一对一心理干预,增加认知行为疗法,情绪宣泄,人际心理治疗,人格测试等专业干预,并予以产前、产时、产后的连续干预,及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参与,减轻产妇负面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产前筛查,348例孕妇中有121 例存在抑郁阳性,产前抑郁发生率34.77%,经心理干预后,产后抑郁阳性30例,发生率8.62%,低于宋玉萍等[9]报道的产后抑郁发生率18.20%。

3.2.2 提高母婴安全 女性的妊娠、分娩是激素变化期,极易发生抑郁症状,对孕产妇应用药物治疗存在诸多局限,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避免药物对母婴危险;通过产前抑郁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有效缓解孕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了孕产妇心理应激能力,达到了心身健康,同时在分娩方式选择时更加积极、健康,产后并发症也相应减少。表3、表4显示,产前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赵建英.产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213-214.

[2]张颖.479 例妇女产后抑郁情况及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3]童盛华.产妇产褥期发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1):15-17.

[4]顾水琴,崔菊芬,邹建英.不同时期干预对改善孕产妇抑郁症状的作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3,12(6):511-513.

[5]宋修兰,周素丽.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预防围生期抑郁症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9(4):202-203.

[6]Zlotnick C,Johnson SL,Miller IW,et al.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women receiving public assistance:pilot study of an interpersonal-therapy-oriented group interven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1,158(4):638-640.

[7]钟燕栏.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93.

[8]史新广,李萧,夏艳婷.近10年产后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6-17.

[9]宋玉萍,李宛谕.社会支持与产前情绪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909-910.

猜你喜欢
孕产妇母婴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