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路 与心同行

2015-07-27 11:02顾月华
人民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柔性苏州现代化

顾月华

假如有机会推介一下苏州教育,我不敢说我们的改革与探索有什么成绩或者经验。假如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描述教育人的心境,我也觉得并不矫情,因为即便在苏州,教育的制度生态依然不容乐观。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里,我们正在思考教育治理的转型,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正在研究教育的系统改革,聚焦有学上、上好学交替并行的双重压力;我们正在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与多元化的质量评估;我们正在试图找准新的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与路径。因而,我渴求有一份表达的机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何其艰难,又何其重要。

比如,作为一个向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转型的地级市政府,苏州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教育目标责任年度考核机制,如何重构以大数据、常态监测为特征的区域教育绿色评价体系?我们期待得到您的关注与研究。

比如,作为2013年5月18日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启动城市,袁贵仁部长在现场认定会上强调,这是中国义务教育史上可以面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的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那么,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利用一次国家督导的契机来推动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履行主体责任,同时又力图使教育回归价值本位,走向公平、普惠、优质、适切?我们所定义的“苏式教育”其内涵特征又是什么?我们期待借您一双慧眼重新去发现和解读。

比如,作为刘延东副总理批示肯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首个主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地级市,苏州究竟有何新的立意和风向标?如此艰难的改革项目,作为一个地级市,它是否还存在着缥缈的现象?今天的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行走方式及其姿态究竟如何?我们期待您的持续关注与深度剖析。

比如作为坚持人才强教的地级市,2013年教师节期间,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用全新的视角,也即“购买服务”的理念,突破行业部门、突破体制机制开创性地推出了柔性使用人才的政策制度。这样的柔性使用对水城苏州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柔性的意义、柔性的软实力、柔性的巨大潜力在苏州教育究竟发生了怎样鲜明的变化?我们期待您的实地调研与深度追踪。

比如这个城市从1994年至今一直把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面旗帜,以政府的名义一届又一届进行制度化传承,鼓舞推动全社会对教育实行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形成了关注支持苏州教育现代化的全民动员。那么,今天每一个苏州人实际感受的教育现代化究竟怎么样?今天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乃至社会各界期待的理想的苏州教育现代化又有怎样新的要求?一个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新路径又将如何展开?我们期待您的诊断与评析。

什么叫立足苏州,面向世界,培养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什么叫未来课堂、未来教师、未来教育,“互联网+”时代一个以未来教育为主题的智慧教育新格局的苏州,这里的教育变革可谓是静悄悄的革命。如此静悄悄的教育变革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晨光初现?我们期待您的发现与揭示。

再有,什么是系统培养、合力育人?苏州教育构筑的大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特点?“教育就是服务”的精神怎么推动跨界思维、协同创新,这里的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如何运用教育的力量推动书香苏州、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我们期待您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个城市里有太多太多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教育故事。我所有的故事里都咏唱着同样的旋律——“亲爱的小孩,你今天有没有哭,我期待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那是一首电影主题曲,我一直记着那样的旋律,那是一种宗教般的情怀,我期待在这样一个过度竞争的教育生态中传递一个有责任的、有良心的教育人,对生命的珍视,对个性的包容。尤其对生活在这个城市边缘的,虽说家在苏州,但仍在弱势之中的一个个新苏州人,我们必须同样给予他们尊重与呵护,去关心一颗颗同样纯真的心灵,因为那是教育必须为这个社会履行的一份最神圣的使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艾青的诗句。我爱苏州,教育就是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张经典的名片。在这个城市做教育,我始终充满感恩、感怀。尊重历史,敬畏生命,善待传统,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每個人都将对历史负责。作为一个继任者,首要的是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和超越,所以从理念到决策,从思想到行动,需要理想与激情,更需要理性和担当;需要智慧与勇气,更需要坚守与执着。只有这样,才能博采众长,坚守个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文化自觉。而所有一切的一切,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当下与未来,装着每个家庭乃至于整个国家民族的理想与追求,我们的教育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不失去本真,才能勇往直前,一路高歌,永葆教育人的精神底色和阳光形象。

猜你喜欢
柔性苏州现代化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智动柔性充电弓亮相上海
我的女巫朋友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