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课堂的“中国式”审美追求

2015-07-29 09:01吴建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天鹅中国式母语

吴建英

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重意会、重虚实、重具象”(申小龙),具有“情境建构”的特点:句读简短,形式松弛,组合自由,充满弹性,以神摄形,情趣盎然,气韵生动,意义遥深,具有“以象见意的诗性特征”(辛国刚),富有独特的人文品格。

汉语的特点决定了母语课堂应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课堂,应有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追求,其主要体现在:

一、美智相映

母语教学的过程是美的欣赏与创造的过程,具有直觉意会的特点。它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体验。意象合一、身心合一、知情合一。柏拉图认为:人在直觉中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美感。受这种美感驱使,直觉者会以一种执着的癫狂进入思维过程,从而呈现出知情意一体化的结构。母语教学应以美为境界,发掘文本的语言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通过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绘、角色扮演等策略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进入那种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的“癫狂”状态,使他们的兴趣、激情、智慧和灵性得以激发和张扬。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选择明快的古筝曲配乐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到诗人喜悦的心情。美的氛围。为学生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则用简笔画再现情境,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把学生带入情境。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情。听到画外音。从而活跃了思维。更好地理解了诗句。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获得母语学习的“智趣”。

二、动静相宜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偏动,动不舍静”。两位智者不约而同地阐述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母语教学中,“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表演等,“静”是指学生默读、思考、想象等。“动”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母语课堂应重视运用“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安排教学方式,构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死、动而不乱、动静相宜、活而有序的生态课堂。

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中,三次出现了“你们愿意帮我吗”这个问句。从字面上看,这个问句毫无难度。却是一个包含着父爱的感悟点。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入文本,挖掘问句背后所包含的深爱。这个问句就仅仅是七个字加一个标点而已。教学时,一位老师先让学生默读1至7自然段。要求学生尽情地读,静静地想:“这个简单的问句出现了三次,它们背后所传递的父亲的情感一样吗?”在静思默想之后,有的学生把父亲与众人的表现进行了对比,有的则展开了充分的想象……随后,再让学生朗读这三个简单的问句,他们声情并茂。读出了一份浓浓的情、一份沉沉的爱、一份重重的承诺。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静思默想的时间,不仅能让他们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还能对有感情地朗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随后的“动”更有意味,更有深度。

三、虚实相生

在中国绘画、文学、书法、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虚实相生,并把它作为艺术家造诣深厚的重要标志。如文学创作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等,强调的都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的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母语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也应注重教学“虚”与“实”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引领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个性化的想象,化虚为实。赋予抽象感情与哲理具体生动的形象,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境界,从而进入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意境,启发学生思维,获得审美趣味。

如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时,没有对课文进行一一分析。而是抓住课文中诸葛亮说的一句话来启智引思:“‘诸葛亮笑着说,诸葛亮在笑谁呢?笑什么呢?”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去研读课文。激发了他们钻研文本、角逐智慧的兴趣。事实证明,学生经过探究。发现这个“笑”很有意味,不但理解了这个“笑”是对鲁肃、说曹操、笑周瑜,而且把“笑”的丰富内容也剖析得丝丝入扣,句句在理,各有千秋。这一环节既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体验,也重点理解了文本的内涵。粗略看,这与老师的精设巧问是分不开的:细分析,就能发现这巧问正是教学中“虚”与“实”的正确处理:虚问切题,实处求证。

四、形神兼备

“形神兼备”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种。“形”,万物之象:“神”,万象之魂。“形”是“神”的外在表现,“神”是“形”的内在本质。母语教学追求形神兼备,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深度挖掘,精辟分析,甚至于细微之处放大、延伸,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找到“神”之所在:然后以巧妙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技巧、真挚的教学情感和妙趣横生的教学内容。形成一种“场”效应。学生被吸附浸润其中,受到全身心的感染、熏陶,一步步感悟,一步步深入,从而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升华,真可谓“神无可绘。真境通而神境生”。

请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段:

师:老天鹅不断地扑打着,不懈地努力着,这时别的天鹅,……只听得——(出示:“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水面在慢慢地扩大。)齐读。

师:假如你们就是那一只只被惊呆的天鹅,看着眼前这位破冰勇士的壮举,你们在想什么?

生:我们得赶快破冰。就能找到食物了!

生:我会想。我也要去。我还要喊我的同伴一起去战斗。

生:我会想,我要去帮忙!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干哪!加油!

师:范读。(出示: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师:此时你的眼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天鹅群在老天鹅的带领下齐心破冰。

生:我仿佛听到天鹅们齐心破冰的劳动号子。冰面破裂的声音。天鹅扑打冰面发出的“扑扑”声。

师:你听到了文字背后的声音,你用心去体会了。湖面上不时传来“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教师引领学生分排读)

师:这声音在贝加尔湖上空此起彼伏。奇迹终于出现了——(指名读)

(出示:“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师:他们仿佛在说些什么?你听懂了吗?

生:我们有吃的了,这多亏了老天鹅呀!

生:我们渡过了难关,我们可以生存下来了!

师:是呀,所有的天鹅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它们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昂着头。挺着胸。欢呼起来——“克噜——克哩——克哩”。让我们的欢呼声更响亮些吧!——“克噜——克哩——克哩!”

本段教学把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抓住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通过想象情景、联系上下文、多种形式的品读点燃学生的情感点,同时循声读文,通过比较、体验、建构。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教学境界。

五、情理相谐

中国文学历来都是草木皆情。载道显志。母语教学中,如果缺少“情”,就会变得枯燥、机械;如果缺少“理”,则容易流于肤浅、片面。“情”是血肉,“理”是灵魂;“理”统帅“情”。“情”在“理”中发展。所以。母语课堂应注重“情”和“理”的交融相通。互生互长。通过扣住文本中的“情”和“理”。创设情境。体味情语。在学生神飞思驰。情动于中之时。再引导学生因文循理。进行理性的追问与思考。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从而把学生的感悟与思想引向深入,让理性伴随感性深深扎根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中。

如我教学《月光启蒙》时,引导学生静心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领悟隐藏在歌谣背后的东西。学生抓住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并通过对两个“长”含义的理解。读出了黄河岸边淳朴的民风孕育了那里淳朴的人们,勤劳的人民用最质朴的民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读懂了那块贫瘠的土地世世代代流传歌谣的原因。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的不仅仅是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之后,通过语言描述再次把学生带人情境进行想象:“我”依偎在母亲怀里。听母亲讲故事。听着听着,看着高深莫测的夜空,“我”好像看到了些什么呢?……学生完全浸润于母爱的情感体验中。一个能说会唱、天资聪颖、勤劳、美丽、爱孩子的母亲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记忆深处。学生对“启蒙”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是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故事、谜语播下了一颗颗爱生活、爱文学的种子,使它们生根、发芽、生长,使孙友田成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月光启蒙实则就是爱的启蒙”。这段教学真可谓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相谐。

六、冲突融合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可以说。矛盾统一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极具魅力的多彩世界,母语课堂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因而也存在诸多相互冲突的语文教学观:“言”和“意”、“情”与“理”、“讲”与“练”、“师”与“生”……“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母语教学中,教师应以一种开阔的胸怀和辩证的思维,注重设置有价值的“冲突”,“冲突”呈现后再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学、问、思、辩”中达成“视野的融合”,从而构建智慧、灵动、丰满的母语课堂。

挑起思维“冲突”的可以是语言文字上的冲突,可以是表现手法上的冲突,可以是情意层面上的冲突,还可以是理解层面上的冲突等。如教学《二泉映月》时,可引导学生讨论:阿炳长大之后。眼睛瞎了。又是一个中秋之夜。来到二泉边,为什么只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唯独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呢?这不是和小时候父亲说的话矛盾了吗?教学《嫦娥奔月》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嫦娥吃了仙药升天成仙,这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为什么她飞上天的时候还“飘飘悠悠”的呢?这样。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冲突”,从而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他们学得更主动、积极,最终实现融合。

七、韵味悠长

作家刘锡庆说:“韵味是一种隽永的情致。悠长的回味。有独至的性灵,又有独到的思索,自会有独特的韵味。”母语之韵味犹如一杯窖藏百年之美酒——醇香、甘甜。品之,动情人心;忆之,余味无穷。母语教学追求韵味悠长,要体现一个“趣”字,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情趣盎然:要突出一个“导”字,可遵循学生阅读母语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启发。环环紧扣,达到峰回路转、重峦叠嶂、柳暗花明的教学效果;要讲究一个“变”字,张弛有度、动静相衬、急缓兼施,从而让学生感受母语的丰富内蕴、韵味无穷。使之“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请看《爱如茉莉》的教学片段:

师:此时的爱。既不是豪言壮语,也没有甜言蜜语。但却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再来看看妈妈的话。面对这样的爸爸,此时的妈妈心情怎样呢?妈妈会怎样说?(出示:妈妈说:“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生:妈妈甜蜜地说——(生有感情朗读)

生:妈妈疲惫地说——(生有感情朗读)

生:妈妈虚弱地说——(生有感情朗读)

师:是啊,正如作者在原文中所写的,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静静地流下泪来。课文有这么多令我们感动的细节。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着爱。体会着爱。这份爱虽然平凡,却是那样的真切又富有诗意!这样的爱不正像一首诗吗?我们就以“爱在……”这样的句式,写出读了文章后你感受到的爱。

生:爱在爸爸的一句叮嘱里。

生:爱在爸爸蹑手蹑脚的动作里。

生:爱在妈妈麻木的腿脚里。

生:爱在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里。

师:是的,爱在心里,爱在细节中。充满细节的爱,总是这样一次次温暖我们的心灵。

以上教学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则幽香缕缕、清香袅袅。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气息,师生在交流、对话中经历了对文本的审美过程,像一首清丽的小诗,令人回味。

猜你喜欢
天鹅中国式母语
中国式民主
母语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天鹅之死
母语
天鹅
中国式失败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