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取向的语文阅读教学背后的规律

2015-07-31 19:40葛戴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哈默阅读教学目标

葛戴丹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校以“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载体,以“学习分类目标导向教学”的理论为指导,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了“科学取向的教学”。其主要优势在于:将科学原理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指导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明白教得怎样,指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明白学得怎样。

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科学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四步骤:第一,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第二,进行阅读教学任务分析。第三,选择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四,检测教学结果。

本文以写人文章《尊严》的教学设计为例,尝试着分析科学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背后的规律。

一、确定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语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语文能力和情感价值。其中,语文能力又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基本技能、语文高级技能)和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进行正确的情感熏陶和价值引导。

课文是学习的例子,我们选择了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写人文章《尊严》。课文写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逃难路上,他饥寒交迫,但再三坚持先干活儿再吃饭,他的尊严让他得到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赞赏,留下来成了庄园里的一把好手,最后他获得了人生的巨大成功,成了石油大王。

我们思考:根据课标年段要求和实际学情,通过《尊严》一课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应习得什么知识和技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平时使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

在研读教材、研读阅读训练目标序列之后,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逃难、面呈菜色、疲惫不堪、例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沃尔逊、杰克逊、善良、朴实、款待、目光灰暗、喉结、思量、捶捶背、蹲下来、僵硬、狼吞虎咽、许配、富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即“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读懂哈默的故事,理解“尊严”的含义与价值。

4.能说出本文的表达方法:(1)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2)恰当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有助于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

第1、2条目标,属于语文基本技能;第3、4条目标,属于语文高级技能(其中,部分属于语文综合能力)。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年段要求和阅读训练目标序列,中年级应该是习得写人文章的阅读方法和正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高年级则是运用这些方法来阅读文本。

以上目标设置,明确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是比较科学的。

二、根据阅读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明确目标类型

任务分析的价值在于,能让老师清晰地明白:(1)每条目标属于什么类型。(2)学生要达成最终学习目标,需要的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以及一般的步骤和方法。

我们运用布卢姆两维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版),研究开发出了“小学语文能力两维目标分类框架”。将《尊严》的教学目标放入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目标的类型和达到的水平。

目标1、2,字词、朗读都是属于语文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这两个目标到了高年级,基本上不用教师手把手教,可通过课前预习达成90%。教师的工作重点是引导学生优化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目标3、4,阅读、表达,属于语文高级技能的学习和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其中,目标3包含两个目标:(1)运用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的阅读方法学文,应该属于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达到运用水平。(2)理解尊严的含义和价值,应该是语文高级技能,达到理解水平。目标4是表达技巧,因为本课不要求学生写作,所以只是达到理解水平(其中,恰当的动作神态有助于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这个目标在本课中属于新授)。

我们尝试对目标3进行任务分析:

(一)终点目标

学生能运用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读懂哈默的故事,理解尊严的含义与价值。

(二)达成条件

1.达成上述终点目标的内部条件。

(1)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不存在困难。

(2)学生已习得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的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

(3)通过中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正、侧面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方法。

(4)学生能配合教师的引导,积极进行猜测、假设、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

(5)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2.达成上述终点目标的外部条件。

(1)教师提供逃难、哈默的相关背景知识。

(2)教师提供文本,引导学生运用已习得的阅读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从对人物的各类描写中概括出人物的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的阅读教学常常指向内容,达到理解水平。可考试时,却要求学生能够表达,做到运用及以上的水平,这是存在问题的。问题在于,以往的阅读教学没有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目标。《尊严》一课的教学,从目标来看,不仅要达成内容的理解,更要实现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选择科学的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学有规律、教有优法

目标类型不同,所采用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也就不同。针对一类目标,当教师“教”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固定之后,经过一定训练,就能转化成学生“学”的程序和方法,这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所以,我们提倡“学有规律,教有优法”。

语文知识的学习,讲授法最佳。语文技能的学习,需要经过大量练习才能逐步形成自动化。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六步三段”的教学模式最适合于语文技能的学习。

以《尊严》教学目标3为例(能运用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读懂哈默的故事,理解“尊严”的含义与价值),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激活旧知

作为第二课时,教师采用这样的导入语:“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哈默的尊严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哈默这个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一起来——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既明确了学习任务,又激活了学生头脑中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这个旧知。

2.呈现例子

老师把文章中最典型的运用写人方法的句段呈现给学生。经过长期训练的学生,在看到典型文本材料时,就会自动地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圈出关键词,简要批注体会。

3.理解例子

“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这个阅读方法,确实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它又只是个弱方法,掌握了也未必能透彻理解人物和文本。这就需要在具体语境中,不断运用这个方法,直到转化为熟练技能。

我们先设计放手让学生运用“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的阅读方法进行自学,然后师生互动交流。交流中,教师不断地强化这个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实效。

(1)课堂上,教师要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引导。

“你注意到了他的语言”;“ 你从他的动作中感受到了可贵的尊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看其行”;“尊严就在哈默的一言一行中”……

(2)设计一些学习小支架、小策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①补充状语,情境朗读,体会人物形象。比如:年轻人______地问,杰克逊大叔______地说。

②为逃难者补充一组照片和一组词语,帮助学生联系前文的环境描写来理解人物和文本。

③运用对比的方法,在哈默与其他逃难者的不同动作、语言中,深层挖掘人物的特质。

④用走进人物内心的方法,去想象和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达到熟练运用阅读方法的目标,而且要实现理解课文中心、体会人物品质的目标,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4.变式练习

为了巩固阅读方法,教师将描写哈默的内容分成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每一个句段都有语言、有动作、有神态,显然和尊严密切相关。第二板块,只有哈默的动作,而且与尊严的常规理解形成反差,如“狼吞虎咽地吃”,很容易认为这是没有尊严的表现,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地方,深入理解,就属于变式练习。

5.技能迁移

文中,关于杰克逊大叔的描写也非常精彩。作者对杰克逊大叔的描写对于表现哈默有什么作用?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再次提示学生运用“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的方法自学,使得这个阅读技能在新的情境中得以迁移。不断运用、不断迁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再以《尊严》教学目标4(2)为例(恰当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有助于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具体教学设计也基本一致。

1.激活旧知(略)

2.呈现材料

(1)老师所写:这个年轻人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原文所写: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3.对比理解

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得出结论:句(1)没有动作神态描写;句(2)有动作神态描写。对人物形象刻画的力度截然不同,所以应该对人物进行动作神态的描写。

4.变式练习

呈现另外两段话:

(1)老师所写:这个年轻人的眼睛眨了眨,他的手摇了摇,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原文所写: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得出结论:句(1)的动作神态描写不精准;句(2)的动作神态描写恰如其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显现出鲜明的差异,所以应该对人物进行恰当的动作神态描写。

5.技能迁移

本篇课文中,没有适合迁移的情境,故不作设计。但相信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或多或少会对这些表达方法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四、评价教学结果——对照目标、检测成效

教学是否有效,检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设置的教学目标。如果目标实现了,那么教学是成功的;如果目标没实现,那么可能是目标设置有问题,也可能是教学方法有问题,须及时补救、持续改进。

在《尊严》一课教学的最后环节,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吗?”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成果,目的是测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否达到目标。课堂反馈显示,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以下两方面作答:

1.内容收获

理解了尊严的含义和价值,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2.方法收获

阅读写人文章,要运用“听其言、观其色、看其行、揣其心”的阅读方法。写出人物特点和品质,要运用正侧面描写的方法和恰当的神态动作描写的方法。

这些和课堂伊始师生共同提出的学习目标吻合,说明学生清楚自己在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

除了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教学结果之外,还可以进行课后的形成性小测试——运用方法阅读类似的片段或文章,以此来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成败。

通过这样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科学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这对于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习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我们仍然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价值的形成,最终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哈默阅读教学目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哈默卖酒
给别人铺条路
哈默卖酒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