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术对颈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观察

2015-08-03 05:59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湖北大悟4328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造影术管腔颈动脉

梁 斌 (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湖北大悟432800)

0 引言

颈动脉斑块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这种症状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的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同时粥样斑块的脱落也会导致患者脑梗死,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的斑块类型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并分析[1].我院通过CT血管造影的方法对颈动脉斑块患者实施检测,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2/2015-02我院收治的需实施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出现头痛头晕以及手足发麻等相关症状.患者年龄45~76(平均63)岁,其中男11例,女9例.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需使用CT血管造影手段对其实施检查.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OMATOM Sensation 64层的CT机,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检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患者的静脉内部注射优维显作为非离子型的对比剂,将浓度控制在330 mg/mL左右,注射的速度5 mL/s.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可以将扫描的准直设置为1 mm,层厚设置为1.3 mm,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设置为120 mA.将视野设置为180 mm,螺距设置为1.1 mm.对患者实施2 s/周的扫描,并在对患者实施扫描完成后,在0.625的间隔准备对患者进行扫描重组的检查.本研究中,将CT血管造影扫描的范围设置为主动脉弓到患者的外耳孔,将扫描延迟的出发阈值设置为110 HU.所有的患者在实施CT血管造影扫描的类型为MIP、VR以及MPR.

1.3 疗效标准 为了较好的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诊断,在本次研究中,需要根据斑块的实际CT值,将患者的斑块类型分为硬斑块和软斑块.

2 结果

本研究中,20例患者均检出斑块的情况,12例患者为颈动脉分叉部为的斑块,8例患者为颈部总动脉斑块.颈内动脉斑块的患者有3例,颈部外动脉斑块患者1例.硬斑块患者11例,软斑块患者5例,纤维斑块患者3例,混合斑块患者1例,如下图所示:

图1 右颈动脉内部起始混合斑块的局部管腔狭窄

图2 右颈动脉起始部位软斑块形成局部管腔狭窄

图3 右颈动脉起始部位钙化斑块形成局部管腔狭窄

3 讨论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同时也是目前临床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在临床上,颈动脉斑块多发于患者的总动脉的分叉位置,同时在目前也有较多的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和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此过程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是血栓的脱落,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的症状[2].

斑块的形态以及斑块成分在临床上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较大的不同.一些较软的斑块在临床上极易出现脱落或是破裂的情况,同时也会导致局部血栓的形成,突向患者的管腔,因此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管腔的堵塞症状,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而一些钙化或是纤维化的斑块,由于其较硬的特点,并不容易出现脱落或是破裂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有着较好的预后性[3].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在临床上找出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行诊断并对其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4].本研究中,使用CT血管造影术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诊断效果较好.目前在临床上除CT血管造影术外,还有MRA以及DSA等方法,但DSA是一种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在对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且对于斑块的性质往往也无法较好的进行诊断.同时在对患者实施MRA的诊断过程中,扫描的时间较长,伪影像较多,因此对于血管钙化严重的患者或是出现血管明显狭窄的患者在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其诊断效果不佳,也并不准确.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CT血管造影术的检查,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CT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无创检查,在临床上能够在不对患者造成创伤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多层CT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扫描过程中的放射线剂量以及造影剂剂量也能够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杨晓燕,胡元明,魏 玮,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6):472-474,480.

[2]赵雁鸣,郭应林,刘白鹭,等.颈动脉斑块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64排CT血管造影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0):1473-1476,1484.

[3]Zureik M,Touboul PJ,Bonithon-Kopp C,et al.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of comm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with parental history of premature death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9;19(2):366-371.

[4]张 军,耿道颖.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评价颈动脉斑块影像学特征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6):539-541,545.

猜你喜欢
造影术管腔颈动脉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