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对青少年学习方式的冲击与挑战

2015-08-11 12:00陈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嬗变学习方式挑战

摘要:MOOC,即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2012年以来日益受到瞩目,是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它具有在线性、开放性、大规模和动态交互性等特点。MOOC时代,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学门槛、学习费用的消失,普通青少年“名校梦”的成真;班级上课制的失落,大数据时代云学习的催生;学习时间、空间限制的克服,自主学习的实现;灌输式学习的退场,探究性学习的粉墨登场。同时,MOOC也带来了挑战:MOOC易使青少年淹没在海量课程和复杂网络之中,迷失学习的方向;MOOC易造成青少年同辈群体间学习的缺失;MOOC要求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学习上的自我控制、管理能力;MOOC易使青少年得不到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

关键词:MOOC 青少年 学习方式 嬗变 挑战

MOOC,这个2012年初诞生于美国的教育模式,犹如一块石头突然坠入平静的水面,掀起了全球教育的阵阵波澜,悄悄地刮起教育革命的风暴。在引领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同时,MOOC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MOOC及其特征

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开放教育资源,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通过网络免费进行在线学习的课程,由很多愿意通过分享和协作以拓展和增强知识的学习者所组成。

MOOC起源于美国大学互联网络上的开放课程。2007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戴维·威利教授应用wiki技术平台开设了一门网络公开课,世界各个角落的用户都可以参与课程的学习,共享课程资源。2008年,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和布赖恩·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MOOC这个概念。之后,MOOC在美国得到迅猛的发展。一些著名学府更是秉持“接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的教育理念,相继建设MOOC网络学习平台,向全球学习者提供大规模的、免费的在线课程。自2012年1月,美国相继创立三大MOOC平台即U-dacity、Coursera、edX,由此形成了MOOC平台三巨头。[1]

这股风潮迅速席卷中国,爱课程和网易云课程等MOOC学习平台在中国也迅速地创立和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小学生都开始进入MOOC平台,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据悉,仅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有50余万人体验了中国MOOC在线学习平台,中国MOOC的用户呈现出“全龄化”的特点,更有一部分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十分活跃。[2]随着MOOC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不少中学也纷纷加入MOOC平台,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绍兴元培中学等都推出了自己的MOOC课程,青少年运用MOOC学习已成为新时尚。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曾做过一项调查,在过去两年之内中国MOOC的学习者中,中学生的比例急剧增加,成为MOOC学习的主角。2013年参加MOOC学习的中学生比例是7%,而在2014年则达到近20%。[3]

MOOC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和发展前景,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首先,在线课程。“在线”是指MOOC的学习是在网上、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完成的,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同时,它也是课程模式,因此,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样,它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包括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注册、以观看教学视频为主的课程学习、在线进行随堂小测试、通过网络论坛展开讨论、在线期末考试及颁发证书等环节。

其次,开放性。与一般传统课程模式不同,它是开放的,没有人数、时间、地点的限制,任何人,无论国家和种族,无论富有和贫贱,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免费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只要有上网条件,登录任何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并注册,就可以免费学习优质课程,这些课程资源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

再次,大规模。这点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的数量上。传统课堂教学最多能容纳几百名学生,而MOOC可支持成千上万的学生同时在线注册和学习。如Coursera平台上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就有190个国家(地区)的16万学习者在线注册和学习,不仅如此,这门课还被志愿者翻译成了44种语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4]MOOC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动态交互性。在MOOC课程学习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学习的中心。互动一般通过邮件和网络论坛来进行。从学生注册开始,课程教学团队就会给学生发邮件,提示课程的重点、最新动态等。通过网络论坛,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或其他学生都可以来回答或讨论,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

二、MOOC时代青少年学习方式的嬗变

随着MOOC的迅猛发展,它猛烈地冲击着传统教育。但最先感知和直接面对这种冲击的,莫过于青少年了。青少年是MOOC课程学习的主要实践者和先行者。据果壳网一份针对MOOC中文用户大规模的调查表明:MOOC学习者中,在年龄上,15~25岁的用户最多,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在职业上,青少年学生用户达到56%,在职人员占40.34%。[5]可见,在MOOC的学习人群中,青少年成为主力。MOOC给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所采取的途径、形式、程序和手段。[6]MOOC时代,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入学门槛、学习费用的消失,普通青少年“名校梦”的成真。如何才能进入国内知名学校或国外著名学校学习呢?传统的做法当然是成为这些学校的学生,但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成为知名学校的学生,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通过考试、面试等较高的入学门槛,而且还要交纳不菲的学习费用,这往往使一些表现平平的青少年望而却步,进入名校学习只能是他们一个遥远的梦想。

而在MOOC时代,这一切都改变了,普通青少年的“名校梦”也可以成真。MOOC的理想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使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获得顶尖学校明星教师的课程,甚至取得学位。MOOC也的确是这样实践的。MOOC集结了哈佛、MIT、斯坦福、普林斯顿等美国名校及北大、清华及其附属中学等国内优质学校的资源,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及课程内容。由于它具有在线、开放性,学习者无需考试、面试,只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青少年就可以足不出户、免费共享世界优质教育资源,他们只需登录MOOC教学平台并免费注册,选择所感兴趣的课程,就可以开始MOOC学习之旅了。一根网线,便可以使普通青少年的名校梦变成现实;一根网线,便可以让偏远地区连接上世界最顶尖学校的最牛老师;一根网线,便可以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海洋中遨游。endprint

其次,班级上课制的失落,大数据时代云学习的催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学习,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并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每个班级或专业都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地点。每一位青少年都属于固定的班级或专业,都有自己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互相交流,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

MOOC的出现,摧毁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云学习。“云”的核心思想是资源的集中共享,即将所有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先进的平台上,使资源在统一平台的统一管理调配下,具备最大的灵活性和利用效率,最终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7]云学习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基础上的互动学习技术和网络,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互动[8],在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上散布的网络资源建构的一个供上网者学习的学习方式[9]。MOOC的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云学习:世界名校的知名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发布到一定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只需要持有网络终端(电脑或手机),访问网络教学平台就可以获取学习资源、提交学习作业、讨论交流学习内容、接受教师的点评和指导,真正实现了云学习。在这里,不再有固定的班级,不再有固定的教室与教师,不再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与地点,也不再有熟悉的同学。有的只是处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互不相识的学习者共享教育资源。

再次,学习时间、空间限制的克服,自主学习的实现。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因此,有固定的教室、有固定的上课时间。青少年必须准时到固定的上课地点,才不会错过教师的教学。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没有融会贯通,也不可能要求老师再讲一遍。如果想要获得本校以外甚至国外名师的指导,就必须要克服时空等的限制。

MOOC的出现,轻而易举解决了这些难题,使青少年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MOOC的学习是通过网络免费进行的,主要以线上观看教学视频为主,辅以论坛讨论、提交作业、在线测试等环节。自课程开始,教师就把教学视频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随时观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也可随时无条件地退出。因而MOOC赋予青少年很强的学习自主性: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网络学习平台;在平台上众多的课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所学课程;自主决定观看视频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如果对教师的讲解不甚明白,可以自主决定观看视频的次数;自主决定阅读多少资料和投入的精力;自主决定是否参加论坛讨论和在线测试以及参加的时间地点;自主决定是否继续学习等等。这就使青少年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最后,灌输式学习的退场,探究性学习的登场。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学习动机是“要我学”,学习过程通常是“你讲我听,你打我通”,教师决定学生的需求并通过教科书、讲解等方式向学生提供知识,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知识,一般用固定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MOOC改变了这种学习方式,MOOC下的学习更多的是“我要学”,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学习当中让学生成为研究者,让学生成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主体。[10]探究性学习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与问题性。在MOOC课程学习初始,教师就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学生该课程的安排需要课前了解的资料,并提供少量预先准备的学习材料,这样,青少年就会主动、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并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同时,网上教学视频的设计也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理念。这些教学视频主要是板演,并配以教师的讲解,一般时长8~12分钟,更关键的是,视频在播放过程中,会停下2次左右,进行随堂测试,学生只有通过测试才能进行下一节的学习,这能有效地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努力思索,积极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还表现在学习的参与性与合作性上。如前所述,MOOC具有动态交互性,每门课程都有网络论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青少年就可以在论坛上求助教师或同学,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促进自己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的进步。

三、MOOC对青少年学习方式的挑战

MOOC在给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挑战。

首先,MOOC易使青少年淹没在海量课程和复杂网络之中,迷失了学习的方向。MOOC是开放的,没有入学门槛,无需交学费,任何人,只要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注册就可以开始课程学习。而MOOC课程又多如繁星,自从2012年美国三大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MOOC开始在全球遍地开花,从欧洲到亚洲,MOOC在线教育联盟不断成立,各个MOOC学习平台层出不穷,而每个学习平台上又有大量的课程。这就容易使青少年淹没在海量课程之中,不知道学习哪些课程,或盲目选课,或仅凭一时的兴趣来选课,而没有系统的学习规划。即使在同一门课程的学习中,虽然每周都有特定的学习主题,但围绕这一主题的学习内容却是没有边界的。在一门课程的网络论坛中,大量的学习者会提出学习上的疑问、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解答他人的疑问等,从而生成海量的信息,形成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造成信息过量和认知过载。如果青少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系统规划,这些很容易使他们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而不知所措,迷失学习的方向,甚至产生学习焦虑。

其次,MOOC易造成青少年同辈群体间学习的缺失。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青少年同辈群体间的学习,不仅可以满足他们情感交流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青少年间不仅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学习上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有时彼此间还开展竞赛,这都有利于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且青少年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学习,使他们能自由探讨学习上或价值观上的一些疑惑,自由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认知水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而在MOOC时代,传统的班级消失的无影无踪,青少年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同窗”,而同窗正是青少年同辈群体间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MOOC下的学习是一种云学习,在这种方式中,学习者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和价值取向,而且学习者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今天还有联系的学习者也许明天就暂时或永久退出了学习,而有的学习者则可能是刚刚注册参与进来的。这就使青少年难以形成同辈群体的学习,也难以形成具有共同传统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同辈群体。这样,青少年就难以从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学习中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学习上的火花碰撞和价值观上的沟通交流。endprint

再次,MOOC要求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学习上的自我控制、管理能力。MOOC下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这一方面提高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会造成自主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懈怠。由于MOOC没有任何强制措施,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选择的课程不再感兴趣,或者由于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因素,学生就会延迟学习,甚至退出课程学习,造成了飙高的中途退课率。一份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研究显示,只有4%的注册用户上完了其报名的课程,而一半的人甚至一节课都没上过。在Coursera平台上注册,学习《人工智能导课》的16万名学生中,只有14%完成了课程。而在2012年初学习一门电路课程的15.5万名学生中,只有2.3万人完成了第一套习题,约7千人即5%通过了这门课程。[11]可见,要完成MOOC课程的学习,青少年必须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而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填鸭式”教育的束缚,有些青少年养成了学习上的被动和依赖性。这就对青少年在学习上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最后,MOOC易使青少年得不到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MOOC下的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这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强烈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果。但由于MOOC一方面具有虚拟性,教与学都是通过不会说话的计算机和虚拟的网络来进行的。教师只看到呈现在计算机上面的抽象的学生名字及其基本情况简介,至于这个学生的性格、学习上的特点与优势等个性的东西,教师是一无所知的。另一方面,MOOC也具有大规模性,一门MOOC课程可以同时供成千上万,甚至是几十万人一起学习,而教师也就是那么一至两个,不可能对所有学生提出的疑问一一做出解答。即使教师想通过网络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学习,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的。在课程网络论坛上,学生如提出问题,产生与教师或同学的互动,从而获得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提的问题只有在网络互动平台上获得投票支持后,才能得到回答,否则就会在论坛海量的信息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很难得到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从而也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明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兴起[J].世界知识,2013(14).

[2] http://bbs.aieln.com/article-6837-1.html.

[3] http://i.yanxiu.com/blog/9819712/18016102209565!cateId=0.

[4] TAMAR LEWIN.Education Site Expands Slate of Universities and Courses[N].The New York Times,October 09,2012.

[5] 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EB/OL].http://mooc.guokr.com/opinion/437530/.

[6] 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7] 王铁军.云学习时代[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9(4).

[8] 杨艳艳.基于云计算探析云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10(9).

[9]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5Hyf7nCYJsJ9PMSMdIdzMjoSQWp582kWWj1gBiEhIqIjt-_uR98IxIhyK_ZQVCCAjIya45Bv5qy-W_AathMceWZsuCGTENRCSEIK0Pd_sum.

[10] 孙志璞.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6(4).

[11] 王文礼. MOOC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

[作者:陈华(1977-),女,湖北荆门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嬗变学习方式挑战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