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STS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2015-08-15 00:54董亚军
科技视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策划生物

董亚军

(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甘肃 陇西 748100)

STS教育强调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紧密结合,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劳动素质得到提高,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即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生物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技术教育,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对于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磨练学生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意志,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动手动脑的各种实践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培养各种智能主要通过师生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这种模式是以素质教育为目的,通过生物实践活动教学达到教师的输出与学生的吸纳的优化组合,是培养学生生物能力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1 理论依据

1.1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核心就是培养人才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善于思考、敢干探索、勇于创新的创造型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始于学校的课堂,始于教师指导下的创造性学习。

1.2 课堂教学应是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统一,应同时发挥学与教的两个积极性

学为主体就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应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学生,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为主导应是教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决定教学内容和教法,切实做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以教助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为学服务。

1.3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程度上自已参加的活动,教学的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先天和后天的内在潜能和动力,对于每一个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需要经过感性到理性的教程,经验证明感性越清楚,理性认识就越深刻。生物课堂主体性实践教学过程是教师对生物知识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把抽象的、深奥的、无形的生物理论通过精心的策划、艺术的处理转化为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实践、感知、思维等活动,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就会发挥得更好,因此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是策划设计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2 策划和设计

学生获得生物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解、演示、分析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已的主体地位,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地学习。凡是能让学生自已思考的,要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凡能让学生口头表达的,要鼓励学生说;凡是能让学生演示的实验,要让学生动手做;凡是学生能总结出答案的,要引导学生自已做出结论。没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是不可能形成生物能力的。生物课堂主体性实践教学模式的策划,是根据教学方针和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规划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具,教学重难点等。其中教学目标应策划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和心理品质等素质目标,教学结构的策划是根据生物教材内容,教师所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逻辑程序,策划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各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个教学实践活动,并用方框图的形式编织出完整的教学网络,从而构成每节课堂教学都有要遵循的教学结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策划的具体体现,在教学策划的基础上,具体设计每一教学环节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连接。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2.1 设计教学动机切入点

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动机,即本节课讲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学生的学习也有其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志向、理想等都有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只有当教学的动机被学生学习动机所接受,而且两者融洽时,这节课才能进行下去。

2.2 设计知识实践点

教学设计首先要排列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平铺直叙讲授给学生,但如果运用布鲁纳的发现法,设计几个合适的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已总结概括发现其规律,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学生获得的知识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些知识认识得深刻,同时也获得了研究知识的方法。

2.3 设计能力创新点

生物教学要求的能力包含两个方面,即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离不开创新,知识实践点还是能力实践点,其实际活动都需要思维,都需要创新,思维就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设计各个教学实践点时,需要设计思维的创新点,用以引起学生头脑思维的“火花”,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头脑的思维。教学过程要有涨有落,理想的做法是掀起几次教学浪潮,涨落交错,张弛有效,在跌宕起伏中扬帆前进。

2.4 设计学生“说”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智力参与,让学生以主人翁和探索者的姿态去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主动、能动的认识活动为目标,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合理的发挥,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2.5 设计让学生动手“做”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改部分演示实验(特别是性质实验)为边授课、学生边动手操作,进行探索式教学。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了该部分的知识内容,培养了操作技能,同时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是教学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1]梁英豪.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技术——社会(STS)[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2]教育部基础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策划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本期策划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