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微学习系统

2015-08-15 00:54肖锦龙
科技视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二维码智能手机

肖锦龙

(东莞理工学校,广东 东莞 523000)

0 背景

1)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的发展,为微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4G时代的到来,现在学生每人都有一台智能手机。利用移动互联的新技术,结合微课教学理念,开发了基本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引入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将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APP软件应用于学校的教学,摆脱了传统PC便携性差、操作不便、上网麻烦等弊端,又拥有极高的通用性和便携性;微课理念的引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微学习。

2)学生学习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化也出现在中职学校中,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少学生整天沉迷在手机游戏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如果学校不加以管理的话,智能手机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严重的后果。而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可以利用新技术让智能手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微学习系统的功能

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就是开发基于移动联系的微课程系统,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为教学服务。在开发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采用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微课技术、二维码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由服务端和客户端二部分系统组成。学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终端访问应用(也可以用PC访问),同时教师可以通过PC终端进行系统数据维护与管理(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本系统用于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与考核、娱乐。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微课

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学习。学生通过APP访问服务器,可以在线学习任课老师上传的微课,也可以把微课下载到手机进行离线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后,还必须使用智能手机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学完一个项目后,可以进行微测试,自我考核,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APP自动收集学生学习的情况、考核成绩发送到服务器,记录在学生个人档案中,建立学生微测试数据库。系统会自动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任课老师继续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1.2 微游戏

学生通过访问下载服务器上的微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把知识点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如,创建一个打飞机的游戏,本身系统给的飞机弹药不多,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为飞机补充弹药。补充弹药的操作可以在游戏开始前,也可以在游戏进行中,但每次做题会有时间限制。学生每玩一次游戏,系统自动把学生玩游戏的分值上传服务器,并建立排行榜,这样就会产生激励机制,让学生在互相竞争的过程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1.3 系统管理

本系统提供PC终端的管理。系统管理员和任课老师可以登陆服务器,进行系统设置、系统维护、数据导入等功能。任课老师可以上传做好的APP、微课、微游戏上服务器,制作发布二维码;检阅学生微学习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微学习进行调整,也可以对微游戏的题库进行更新,以配合课堂的教学进度。

2 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所用到的新技术

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微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高新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一次尝试。系统中主要用到以下新技术:

2.1 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

移动互联网开发也称为移动开发,或叫做手机开发。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简称MI),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是指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开发工作,由于这些随身设备基本都采用无线上网的方式,因此,业内也称作为无线开发。利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智能手机进行微学习。

2.2 微课技术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可以让任课老师对教学内容做分解动作,把大的、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分解,分为一个个相关联的小知识点,并为每个小知识点创作教程,同时也对每个小知识点进行微考核。开发相应的微小游戏,在小游戏中植入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玩游戏的时候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2.3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利用二维码技术,系统管理员、任课老师可以对每一个微课程、微教案、微学习材料和微游戏等制作二维码,并发布给学生。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学习。

3 结束语

新技术要成为教育的助手,不能成为教育的绊脚石。4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成成为了现实。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而微课技术让学生实现了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在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本系统对常规教学有良好的促进和补充的作用,学习效果显著。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虽然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功能不是很强大,但其针对性强,可以在中职教育系统加以推广,提高中职生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本系统中还可以增加教学管理模块,升级为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管理系统,是我们研究的新方向。

[1]刘伟毅,张文.获利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大卫·琼斯.赢在互联网思维[M].苏立,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梁晓涛,汪文斌.移动互联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二维码智能手机
二维码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