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拓展中感悟,在感悟中拓展

2015-08-15 00:51◆董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情景想象课文

◆董 力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第三小学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感悟,又要开展阅读。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在引进生活中感悟

语言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感悟的基础。不少课文中有很多语义丰富而又深刻的语段,其内涵的领悟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凭借,以学生的人生体验为依托的。只有把语言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画面,依靠自我体验,语言的内涵才能化作生活的真切感悟。

《威尼斯小艇》中最后一段有这么几句话:有时候,水面渐渐沉寂,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大建筑物矗立在前面,残破的桥梁横在水面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寂静笼罩着威尼斯。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在品读中,知道了写月亮的摇晃,人们的哗笑是为了突出威尼斯之夜的寂静。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景吗?学生一个个陷入沉思,片刻便有人举手。

生:那天我去爬山,登上山顶,只听见耳边小鸟的鸣叫,而且这个鸣叫不是叽叽喳喳的,偶尔几声,让我感觉山上特别静。

生:那天,我们班有很多老师听课,我紧张极了,教室里只有老师说话的声音。忽然,我的笔不小心掉到地上,“咚”的一声,我觉得声音特别响。平时下课的时候,我的铅笔盒掉到地上,声音还要响,但教室里叽叽喳喳的,似乎听起来就不那么响了。

生:那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到外婆家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迷迷糊糊的,忽然“啪”的一声,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感觉那个夜晚安静的有点可怕。

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写人们的哗笑、水中月影的摇晃都是为了突出威尼斯之夜寂静的意境感悟更深刻了。在感悟中,也知道了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的反衬写法。

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产生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一个人生活经历越丰富,就能在阅读中随机引进与生活的联系,加深感悟。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在丰富学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实践积累的前提下,巧妙地把生活活水引进阅读。

二、在具体情境中感悟

小学语文课本,有一部分记叙是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文章,属于文学作品范畴。这些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是靠语言文学描述的景象和包含着的感激制造一种文学境地,使人感化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我们想更好地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语言文学描述的景物。

情,即情感、情趣;境,即境界、景象。情景使学生形成好、恶、怒、哀、乐的心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充实或变化,用叶老的话说:就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进入了情景,便可见可闻。

情景感化,是这类课文思想教育的特定手段。情景教学,是结合教育情景展开应用理论陈述的实践教育学,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情景在教学中的出现,可以通过从“境”入手,以“理”入心,从而引起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课程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进而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课文内容、课文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如《林海》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景物描写:“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的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教学这一段,如果情景教学做的好,学生的思维就会随课文展开,头脑里先浮现出大片的绿色林海,接着浮现出落叶松的波涛、白桦的浪花;再看的见底的小河、河边花丛、听见小河流水的声音,闻到野花的香味……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形象思维过程,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欣爱喜悦之情,随之形成热爱祖国的观念。

三、在启发想象中感悟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的过程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艺术的语言说,就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功夫。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没有形象与联想,就没有语言的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联想,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验,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知。

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课文凝聚着作者对小珊迪诚实、善良品质的赞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课文开头读小珊迪的语句时,应该读出“请求和乞求”的声调,让学生想象到小珊迪受冻挨饿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说了一段话,这段话,是小珊迪发出的呼唤。教师在范读时,就应该读出对当时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的控诉,对小珊迪本身遭遇的同情的语调,如此范读,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四、在体验角色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多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角色的定势,使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多把自己至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共鸣。课件,引导学生角色体验,进入课文情境,促进内心的感受化为自我流露的情感是多么重要。事实证明“角色体验”是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心理差,同时,因为各自不同的体验,拓展了课文内涵,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的感悟、真实地感受。

五、在诱发情感中感悟

我们知道,海面的波浪源于海风的推动;海浪的高低源于海风的大小。如果把心灵比作大海,精神则是心灵之海中的水,精神活动变化如同起伏的海浪。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让课文情境、课文情趣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心灵的大海掀起大浪,使他们心灵的潮水自由奔涌。从而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得到语言的发展、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人生的启迪……

六、在延伸课文中感悟

小语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具有供人想象驰骋的空间,而小学生爱追根究底,课文阅读后,他们总会牵挂着文中的事情,惦记着文中的人物。根据学生上述心理,在课文阅读后引导探究,启发想象,延伸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情节的延伸和内容的拓展中,加深对课文情理的感悟。

七、在走出课堂中感悟

课文读完后,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更多的兴趣走出课堂,进一步去查找资料,去调查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中,学生会对新获取的信息进行取舍、加工、重组,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思想内涵的领悟进一步升华。

猜你喜欢
情景想象课文
情景交际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楼梯间 要小心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