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5-08-15 00:51甘维青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课程

◆甘维青

(甘肃省渭源县龙中亭学)

一、概述

政治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所应用的原始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对象,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主体,教师为桥梁,将所学习的政治思维传送给学生,学生只需被动的接受,而与原始的教学方法不同,生活化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有本质的不同,在学生已经备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经验的情况下,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他为学生指明宏观的方向,让学生完全自主的去学习、研究政治这门课程,这不但能使学生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自主地去探索政治领域的知识,不再觉得它离我们那么远。

二、必要性

(一)目标

政治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时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二)要求

1.以学生为主体

在政治原始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对象,老师传授什么知识,学生就一味地接受什么知识,从不会去深入的思考怎么样才能真正学好政治,学生学习成绩低下,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地去学习政治知识,能激起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2.转变授课方式

原始的授课方式导致了教师教课的一大缺陷,过于看重书本上的内容,而不是活学活用。在老师讲完一个章节之后,学生接受的内容只有“第二段是重点,考试肯定出题,背下来”等之类的话,即使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不悉心指导,导致学生对政治这门课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不懂也不问,只是盲目的背书。但是政治这门课程是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否具有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息息相关的,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门课程,所以必须转变授课方式,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3.与时俱进

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里,一切都有可能变化,我们不能抱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来解决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因为人的思想也在随着社会在变,今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可能对明天的人们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把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把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反过来学生们在接受知识之后,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学会活学活用,放弃以前背书的习惯,真正的用心去理解政治、理解生活。

三、原则

(一)结合实践

对于初中学生,已经备有一定的政治常识,所以关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他们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他们看问题还不是很透彻,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引导者,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如过去发生的汶川地震、吉林发大水等问题,这就是政治知识的现实例子,通过党和政府的一系列努力,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政府完成政府职能的一面,而对于我国的红十字会中郭美美炫富事件,也让同学们反思,这可能是政府职能尚未完善的一面。

(二)结合时事

课本中的内容总是局限的,它只是把最重要的精髓记录在里面,其余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补充说明,很多的知识与例子都不是时事,导致学生们在阅读到此时,都会觉着这些与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就像一句玩笑话所说“历史在学我出生以前的事情,地理学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想要学好,真的不容易”,这时候学生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下,理论结合实际,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让学生感觉政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样才会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结合乡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谚语的表面意思可能学生都懂,但是要想体会这句话的深意,恐怕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首先热爱自己的家乡,学生只有学会怎样爱自己的家乡,才会去慢慢思索怎样爱国,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教学上也很受青睐。

(四)结合兴趣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把政治这门课程变得非常的枯噪无味,在学生们眼里,这仅仅是一门靠背书就能应付的科目,而实际上政治这门课程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电视上播出的新闻、周围有趣的事件等,学生要擅于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挖掘其中有趣的话题,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政治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自发地去研究政治这门课程。

四、方法

(一)平等

在教学越来越生活化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以前大多数教师都觉得自己才是课堂上的主角,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学生就必须照着模子学习,但是每个学生对待问题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思考模式,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身份的关系。

(二)实践

学生在学习政治这门课程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背书,而不是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是绝对不行的,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健全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三)讨论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一个人学习收获的内容是很片面的,而与其他的同学勤交流、多讨论,比如参加辩论赛、知识竞赛等,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其他人的优点、思维模式,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这样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信息

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信息化与电子化的技术也可以给教学带来很多辅助的效果。例如,在课堂上,课本的知识过于抽象,单凭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使学生理解,这时候可以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将其转化为动感的形象让学生了解,使课堂变得高效率、高水平。

五、总结

政治学习来源于生活,整个政治思想体系都是从生活和实践出发的,所以要想真正学好政治这门课程,必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会用政治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生活化思维的引导,让学生真正了解政治的内涵。

[1]潘智林.论新课标下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1,(02).

[2]王向华.论初中生道德习惯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9.

[3]潘琳.实践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l,(10).

[4]王丽.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政治课程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