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

2015-08-15 00:54何梦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夹板前臂屈曲

何梦娟 马 莉

(宁夏吴忠张氏回医正骨医院 宁夏 吴忠 75110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约占儿童肘部骨折的75%,约占儿童全身骨折的10%。多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根据受力姿势及骨折位移方向可分为伸展型和屈曲型,其中以伸展型为主。而临床上广泛使用Gartland分型,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法,若治疗不当,可并发前臂缺血性肌痉挛、肘内翻,导致肘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儿预后[1]。我院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9岁,平均6.5岁;左侧骨折66例,右侧骨折54例。所有患儿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伸展型骨折108例,其中尺偏型56例,桡偏型52例;屈曲型12例,其中尺偏型5例,桡偏型7例。就诊时间为伤后2h-3天。

1.2 治疗方法:(1)体位与麻醉:患儿仰卧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不麻醉。(2)手法操作:对于伸展型骨折,两助手分别握住伤肢上臂和前臂腕部,顺势行拔伸牵引,远端助手根据骨折远端旋前或旋后程度,矫正远折端旋后或旋前移位;术者双手置于患肢骨折远端,根据骨折侧方位移情况相对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术者两手置于患肘后,两拇指用力抵住尺骨鹰嘴推远折端向前,其余手指挤压骨折近端屈侧用力后拉,牵引前臂助手缓慢将肘关节屈至90-120度,即达复位。对于屈曲型骨折,牵引前臂助手在屈肘位顺势牵引前臂近端,于术者纠正侧方移位后,旋前或旋后前臂纠正旋转移位,术者两拇指于肘前推按骨折远端,余下手指环抱近折端,同时用力向前上方提拉。若是尺偏型骨折,术者两拇指抵于骨折断端外侧,其余手指环抱远近折端,使前臂略向桡侧伸展。同时,牵引前臂助手维持牵引并逐渐用力将患肘屈曲,伸展尺偏型骨折屈至110度位左右,屈曲尺偏型骨折屈至50度位左右,保持前臂旋前位,暂用小夹板外固定。摄X 线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3)固定方法:根据骨折类型进行相应的固定方法。伸展型骨折采用超肘关节前后、内外侧夹板将患肢接近屈肘110度前臂旋前位固定。屈曲型骨折者采用超肘关节前后、内外侧夹板将患肢接近屈肘50度旋前位固定。复位后上臂外展30-60度,伸展型骨折屈肘90度左右,屈曲型骨折屈肘120度左右。尺偏者前臂旋前位牵引,桡偏者前臂旋后位牵引。用牵引绳悬吊于床边“点滴架”上。肘部离开床面约2~5cm。利用肢体自身重量牵引以保持复位后的位置。并行床边x片复查。之后根据远段骨块移位情况进行牵引位置调节。若远段骨块向后内侧移位,常内旋或内翻成角,将前臂置于旋后位,并增大肩关节外展角度;若外侧移位,常外旋或外翻,肩关节可外展至小于90度。牵引两周,待骨折稳定后去牵引,屈肘位夹板固定1-2周.去夹板后肘关节功能训练。

1.3 皮牵引护理:对牵引患儿应注意观察伤肢血循环情况,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松散或脱落的绷带或胶布,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纠正。

2 结果

120例患儿均1次性手法复位成功,治疗后X 片复查骨折均达到近解剖或解剖复位,全部骨性愈合,时间为4-6周。经6-24个月的随访,120例患儿中优84例,良28例,可6例,优良率为95%,无缺血性挛缩、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及肘内翻发生。

3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移位程度及伤肿情况与受伤时间成正比,因此骨折复位时间应尽早及时。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传统手法。在手法复位前,应先根据X 片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充分诊明骨折端旋转及移位情况,以明确是否适合手法复位。对适合于手法复位的患儿,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而复位过程中,务必注意操作的准确性,以防损伤患儿的血管及神经。因此复位后,应密切观察患儿肢端血循环、感觉、活动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正确复位是骨折良好愈合的前提,合理固定则是防止再移位的关键[2]。因此,选取合适外固定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

总之,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

[1] 李晓明,左炳光,赵秀泉.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2例[J].中医正骨,2013,25(11):47-48

[2] 王泽.手法整复外敷中药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6):40-41

猜你喜欢
夹板前臂屈曲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