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结合 体验探究

2015-09-02 18:58杨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金鱼生字

杨芳

沌口小学“希望—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点燃希望”。它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对学生明确要求、指导学法,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自学内容。学生课前通过自学,基本完成目标内容,以便带着成就和展示的欲望、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

体验探究,点燃希望。

《科学家的问题》讲的是一位科学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遇到事情要学会亲身尝试的道理,对孩子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就不是这样。为什么?”初步预习课文,孩子们都说:“是金鱼喝掉了水,所以水才没有漫出来!”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建议学生回家买条金鱼或其他鱼试一试,然后再来学习课文。

第二天一早,笔者一进教室,就被他们团团围住了。

“老师,我昨天试了一下,金鱼没有把水喝掉,水漫出来了!”

“我妈妈买的是鲫鱼,也没有喝水,水还是漫出来了!”

听到他们天真的话语,笔者趁机追问:“科学家为什么要提一个错误的问题呢?”

有的说:“科学家希望我们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有的说:“科学家希望我们能学会做实验!”有的说:“科学家希望我们遇到问题时多想一想,多试一试!”在学生的谈论中,课文的重难点被突破了。

这样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获取知识,动手动脑,不仅能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点燃希望,而且让课文的重难点在体验探究中迎刃而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目标导向,稳步发展。

笔者执教《小花猫找汗》,安排孩子们预习课文时,设计了如下导学案:

[《18. 小花猫找汗》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8个生字,会认两个偏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弄清楚小动物们的汗都在哪个地方。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一、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标上序号,用○标出一类字,用____划出二类字。

1. 我会读

找汗   奇怪   摸摸   凉快   汗淋淋   身体  乘凉  舌头  原来  他俩

2. 我会写,用红笔标出重点笔画

身体   原来   吐舌头

二、整体感知

1. 通读全文,标注自然段。

2. 重读全文,把课文读流利。

3. 再读课文,弄清小动物的汗都在哪里。

三、练习展示,转化能力。

老牛的汗          脚掌里

小马的汗          舌头上

小狗的汗          鼻子上

小猪的汗          身上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查阅资料,找找看其他小动物的汗在身体的什么地方。\&备课组修改意见:\&]

导学案的设计从知识与技能到过程与方法,再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螺旋上升,难度依次增加。而且,笔者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变成衡量学生预习效果的标准之一:会读词,会写重点笔画,说明基本功扎实;能流利朗读课文,正确完成划线题,说明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如果还知道其他动物的汗藏在什么地方,说明是个知识丰富的学生。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金鱼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可爱的小金鱼
生字辨识大闯关
《青铜葵花》选段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