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IL-23、IL-22水平变化

2015-09-05 05:07李玉美罗勇强林东子曾今诚
山东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李玉美,罗勇强,林东子,曾今诚

(1 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东莞 523008;2 广东医学院)

近年来糖尿病(DM)发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伴随患者营养代谢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极易继发各种感染,特别是结核感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PPTDM)根据临床起病形式分为先患肺结核后患糖尿病(PTB-DM)和先患糖尿病后患肺结核(DM-PTB)两种,预后不佳[1]。前期研究[2]发现,PPTDM起病形式不同血清细胞因子(如IL-17A和IL-23)水平存在差异,然而PPTDM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变化的关系少见报道。2013年6月~2014年1月,我们以PPTDM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血清IL-23和IL-22水平,探讨其在PPTDM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新发肺结核患者30例(结核组),男15例、女15 例,年龄(40.4 ±2.7)岁。PPTDM患者30例(PPTDM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 ±2.5)岁;PTB-DM、DM-PTB 各 15 例。DM患者30例(DM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3.8±2.9)岁。肺结核诊断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肺结核诊断标准(WS 288-2008),DM诊断参考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DM诊断标准。以上病例均无其他免疫相关性或免疫性疾病或冠心病,且4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同时选取同期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体检科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0.3±2.1)岁。四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IL-23、IL-22检测 四组分别采用肝素抗凝管空腹采血2 mL,1500 r/min,离心5 min,收集上清 -80 ℃冰箱保存备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检测采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表示。血清IL-22和IL-23检测采用IL-22和IL-23 ELISA试剂盒(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仪器为芬兰MK3-酶标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IL-23、IL-22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比较PPTDM组、结核组、DM组、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分别为(4.693 ±0.246)×109、(4.113 ±0.226)× 109、(3.671 ±0.198)× 109、(3.493 ±0.111)×109cells/L,结核组、PPTDM 组与对照组比较,P 均 <0.05。PPTDM 组、结核组、DM 组、对照组单核细胞绝对值分别为(0.440±0.024)×109、(0.369 ±0.021)× 109、(0.365 ±0.020)× 109、(0.336±0.017)×109cells/L,PPTDM 组与对照组及DM组比较,P均<0.05。PPTDM组中PTB-DM者与DM-PTB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分别为(5.247±0.339)×109、(4.140 ±0.303)×109cells/L,两组比较,P<0.05。PPTDM 组中 PTB-DM 者与 DM-PTB者单核细胞绝对值分别为(0.463±0.025)×109、(0.411 ±0.024)×109,两组比较,P >0.05。

2.2 四组血清IL-23和IL-22水平比较 见表1。PPTDM组中,PTB-DM者与DM-PTB血清IL-23水平分别为(14.40 ±1.71)、(24.17 ±3.83)pg/mL,血清 IL-22 水平分别为(64.62 ±8.59)、(44.21 ±2.68)pg/mL,二者比较,P 均 <0.05。

表1 四组血清IL-23和IL-22水平比较(pg/mL,)

表1 四组血清IL-23和IL-22水平比较(pg/mL,)

注:与 PPTDM 组相比,*P <0.01,△P <0.05;与结核组相比,○P <0.01。

组别 n IL-23 IL-22 PPTDM组30 19.29 ±2.25 54.40 ±4.81 DM 组 30 35.65 ±2.42*○ 72.36 ±5.12△○结核组 30 26.36 ±2.32 45.36 ±5.88对照组 30 40.11±2.36*○ 68.32±3.08△○

2.3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IL-23、IL-22的相关性 PPTDM患者血清IL-23与IL-22呈负相关(r=-0.351,P <0.05);PPTDM 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与血清IL-22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5、0.512,P 均 <0.01);PPTD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与血清IL-23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

3 讨论

目前,有关PPTDM发病机制的阐述还不够深入,多数研究认为PPTDM发病与物质代谢、机体免疫紊乱、瘦素分泌及药物代谢等密切相关,尤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致机体易感性增加,是引起PPTDM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可能发挥重要作用[3]。研究[2]发现,PPTDM患者外周血血清 IL-17和IL-23水平均存在异常,提示PPTDM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发生紊乱。已知结核感染能加重DM患者糖代谢紊乱,从而促使血液含糖量增高,改变血液微环境,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3]。本研究发现,PPT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高于肺结核患者、DM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尤其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提示PPTDM患者确实存在外周血白细胞功能的异常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起病形式PPTDM患者中,PTB-DM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显著高于DM-PTB者,然而,两者间单核细胞绝对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可能对区分不同起病形式PPTDM患者具有参考价值。

研究[2,4,5]发现,PPTDM 组外周血血清 IL-23 水平显著低于DM组和对照组,尤其在PTB-DM者下降更为明显。IL-23主要由活化的DC细胞、巨噬细胞分泌产生[6]。PPT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显著增高,而PPTDM患者外周血血清IL-23水平显著降低,提示IL-23在启动PPTDM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与肺结核患者不同。此外,研究发现PPTDM患者外周血血清IL-22水平也存在异常表达,尤其是在DM-PTB患者中显著降低。在外周血中IL-22的主要来源为活化后的Th1细胞及NK细胞,提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可能影响了外周血IL-22水平,或外周血IL-22水平增高影响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殖[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PTD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外周血IL-22水平呈正相关,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与外周血IL-23及IL-22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说明IL-22较IL-23在PPTDM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中起更重要的作用。PPTDM患者外周血IL-23与IL-22水平呈负相关,提示IL-23与IL-22均参与了该免疫调节过程。最近Nikoopour等[8]认为IL-22的产生主要由芳香烃受体(AhR)和IL-23介导的通路引起。本研究进一步提示,在PPTDM发病过程中,尤其是PTB-DM患者,IL-22的产生可能与IL-23介导的通路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否与AhR介导的通路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PPTDM患者确实存在机体免疫机制紊乱(细胞因子失调),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肺结核患者和DM患者,PPT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检测及细胞因子检测在区别不同起病形式的PPTDM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1]黄建飞.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进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0(2):365-368.

[2]叶宁华,罗勇强,林东子,等.白细胞介素17A和白细胞介素23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6):664-666.

[3]Kant S,Lata H,Natu SM,et al.Diabetes mellitu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a double trouble[J].J Indian Med Assoc,2013,111(3):187-191.

[4]罗勇强,林东子,曾今诚.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和血清IL-17A、IL-23含量检测[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4,3(1):21-24.

[5]叶宁华,曾今诚,罗勇强,等.肺结核患者血清IL-23和IL-22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7):817-818,821.

[6]杨景英,陈学利,吴文钦,等.白细胞介素-12家族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6):443-446.

[7]Qu N,Xu M,Mizoguchi I,et al.Pivotal roles of T-helper 17-related cytokines,IL-17,IL-22,and IL-23,in inflammatory diseases[J].Clin Dev Immunol,2013,2013(2):968549.

[8]Nikoopour E,Bellemore SM,Singh B.IL-22,cell regeneration and autoimmunity[J].Cytokine,2015,73(2):72-80.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285-3p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英文的中性TA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单核细胞18F-FDG标记与蛛网膜下腔示踪研究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